金秋十月,青岛市即墨区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和田野上火热秋收场景相对应的是另一番繁忙场景:在汽车新城、科技园区和商贸城服装车间里,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不知疲惫地运转着,一辆辆解放汽车、小轿车从这里下线,一件件即墨服装销往全国各地……
多年来,即墨区着力推动以纺织服装、汽车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涌现出了即发、一汽解放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开辟了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转向新兴、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快速发展道路。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3.3亿元,增长6.2%,增速居十区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居十区市第三。
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4.7亿元、增长6.6%,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4位,较上年提升1位。成绩的背后,是六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是汽车、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增量崛起……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即墨坚持聚力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即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传统产业新活力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千年即墨,自古经济发达,商贾云集。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即墨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这里集聚了纺织服装服饰企业380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约8亿件,年产值约700亿元。即墨区纺织服装产业入选省“雁阵形”集群,获评省轻工纺织行业数字“三品”示范区。
即发集团是即墨区最早成立的纺织服装企业,近70年的发展中,企业由小到大,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主导产业涵盖纺织服装、医疗器械、国际贸易等领域,集团下设30多个公司和分厂,是全国大型纺织服装和发饰品生产制造基地,拥有员工2万余人,生产的服装、发饰品等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即发集团的无水染色车间,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生产,整个染色环节不用水就能完成,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这项技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十大颠覆性技术之一,荣获中纺联技术发明一等奖。如今,凭借超临界CO2无水染色项目,国际上最大的智能化无水染色生产线已在即发正式运行,年产1000吨。
“如今的即发,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跨国运营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即发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希超表示,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即发正在依靠科技、数字、文化、绿色、设计赋能,厚植以质量、技术、品牌、服务和标准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即墨区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一批优势传统企业迸发出新的活力。红妮制衣绿色无菌可视化智能工厂项目达产,酷特智能与华为云全面合作,打造柔性制造智能体集群,纺织服装服饰产业入选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名单,全省唯一。商贸物流产业持续整合资源,蚁家人品智公元项目改造升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赋能,加快打造“研产供销游”一体化产业创新综合体;电商直播新业态持续壮大,1—7月份,全区网络零售额达到87.9亿元,同比增长26%。
支柱产业稳增长
汽车产业释放新产能
在即墨的六大主导产业中,汽车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目前,即墨已汇聚四大整车项目、400余家零部件企业,正向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目标迈进。
上半年全区整车产量18.92万辆、产值340亿元。其中,奇瑞新能源车型风云T9、瑶光C-DM开启预售,预售订单超过5万台;瑞虎8L今年8月上市发布,正在加快扩产;奇瑞整车产量产能持续爬坡,高峰月产量达2.4万台,1-8月份,产量6.49万辆,同比增长256%,产值75.9亿元,同比增长247%,奇瑞零部件产业园全部完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销两旺,整车生产8万余辆,同比增长6.9%,销售9万余辆,同比增长16.9%。一汽大众项目正在导入升级新车型。一汽智能锻造项目设备进场调试。一汽解放微卡等11个汽车产业链项目落地,宁德时代进入即墨区汽车供应链体系。森麒麟轮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模式”入选工信部“2024年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整车制造再创新高,汽车产业“链上加码”,目前,青岛已形成以一汽解放、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青特集团、一汽富奥国轩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完善产业链……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即墨汽车产业加速抢夺“制高点”,向“新”提速,抓住汽车产业这一集群优势,推动一汽解放、一汽大众、奇瑞三大整车基地新上新能源车型,促进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年产突破6万辆,跻身全省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
在一汽解放总装车间,20秒安装好驾驶室前窗玻璃,30秒完成轮胎从抓取到安装全过程,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辆卡车下线……自落户即墨以来,一汽解放已生产卡车近150万辆,全国路上跑的解放卡车,有一半是“即墨制造”。
眼下,位于即墨汽车产业新城的一汽解放公司“火力全开”,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下,即墨区汽车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培育、引进汽车及配套生产企业400余家,年产各类商品车逾70万辆,以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为主要集聚区,打造了汽车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省25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同时,一汽解放新项目接续“上马”。作为提升生产能力的重点项目,一汽解放轻型车业务整合及技术升级项目正加快推进。该项目占地45亩,新建3万平方米厂房,并购置相关设备,主要从事一汽解放青岛整车事业部轻型车车架等业务整合及技术升级。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安装调试设备。
此外,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在国家级智能工厂及绿色工厂的基础上,2024年新增投资近1亿元,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及绿色环保水平能力。工厂大范围使用视觉识别技术及AI算法,在两者支持下的工厂节能优化、人形机器人的试点在整车生产环节的应用等智能化场景,使工厂的生产运营更加科学高效。截至目前,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累计产量近150万台。2024年,华东基地在新产品方面积极发力,10月份新奥迪A3投产,新A3较上一代在色彩、外观、动力、安全、内饰、智能化方面实现大幅跃升,实现“入门即豪华”,11月初上市。另外,据透露,在未来两年内,一汽大众华东基地还将有多款车型投产,包括SUV及新能源车型。
聚焦智能制造,持续迭代关键工艺技术,推动全产线自动化率大幅提升。一汽解放围绕作业自动化、业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三个方向,广泛应用机器人、AGV等自动化装备,全产线实现自动化率大幅提升;持续推动生产数据采集分析、制造工艺仿真和生产线虚拟调试;AI视觉、智能立体仓储等数智化实践行业领先,打造智能制造工厂。
聚焦科技创新,狠抓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即墨汽车产业被列为全省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年产能70万辆,2023年产值突破700亿元,将进一步发挥一汽解放等四大整车带动作用,全力打造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做强新兴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抢占汽车光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赛道,积极培育宇霆光电等科技企业;纳晖新能源产业互联网生态园落户,打造全国标杆级低碳示范基地;国实科技集团成功入选首批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创新奇智入选全省支柱性雁阵集群“头雁”企业名单;北沃医疗等企业平稳发展,百洋制药二期药剂生产车间及配套项目主体完工……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一直是即墨区重要的产业布局。记者在即墨采访过程中,所看到和触及的,是一个个活力四射、内驱动力很足的实体经济场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即墨这座千年商都的经济基因和勇于创新奋斗的开拓精神。
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即墨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未来赛道,依托百洋制药等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专注于医药产业的企业,在短短几年中,竟然成了一匹新兴产业领域的“黑马”。这得益于即墨区在发展实体经济中,为企业提供的良好成长环境。正缘于此,这家名叫青岛百洋制药的企业,发展势头持续突破新高。
据介绍,青岛百洋制药是一家专注于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以缓控释制剂技术为核心的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盐酸度洛西汀等高端制剂。2022年度、2023年度,青岛百洋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1.26亿元、2.30亿元,公司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另外,位于即墨的高端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两次“零缺陷”获得美国FDA的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产品可实现中美共线生产、同报同销。青岛百洋制药自主研发生产的渗透泵控释型盐酸二甲双胍产品打破了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专利封锁,不仅于2018年底通过美国FDA上市批准,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目前已被纳入医保,实现了高端制剂的国产替代。随着产线升级及扩充,产能提升,青岛百洋制药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长。
作为IT服务产业的先锋企业,山东慈云信息科技入驻即墨不到10年时间,迅速成为IT服务行业的翘楚。核心团队拥有10年+互联网技术沉淀,服务100+客户,拥有CMMI3软件能力成熟度三级,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认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证书、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维证书、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近30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最终目标。近年来,即墨区依托厚重的实体经济基础,加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力度,不断挖掘新型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入挖掘壮大新能源产业,先后引进建设中电建海上光伏、海尔纳晖新能源等龙头项目,宇霆光电钙钛矿电池技术正加快产业化布局,实现前端有研发、中端有产能、后端有应用的链式发展。
找准突破路径
让新质生产力聚群成势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高效化、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这与新兴产业的特点紧密相关。今年即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在竞逐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即墨区已“点燃”产业向新、向高、向上进阶的新引擎。
位于青岛蓝谷的美谷生物项目现场,一栋栋办公楼和在建厂房拔地而起,未来这里将成为海洋生物产业的新高地。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领衔,依托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聚焦海洋生物美妆产品这一细分领域,建设集新品研发、智能制造和品牌孵化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制造项目。
当前,蓝谷正处在产业发展“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的酝酿期,加快提升蓝谷产业发展质量已成为广泛共识。依托科研优势,青岛蓝谷狠抓产业起势,布局了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4个千亩产业园,美谷生物项目正是海洋生物千亩产业园的链主企业。目前,四大千亩产业园稳步推进,涉海重点项目加速集聚。
今年,即墨区瞄准海洋产业链前沿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产业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专精特新项目。推动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千里新材高性能氮化硅制品总部基地、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鳌山湾海洋文旅等项目建设,持续壮大提升海洋产业规模。
即墨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创新奇智、鹏博士电信传媒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企业,拓宽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实“工赋青岛 智造强市”专项行动,支持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平台型企业赋能传统产业,新培育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10个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00家,打造更多数实融合样板企业。
梳理后不难发现,即墨大力发展的这些新项目科技含量高,或聚焦海洋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或通过技术创新补齐传统产业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是新质生产力项目的代表。
聚力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科技强、体制活,则产业兴……近年来,即墨不断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聚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全方位融入青岛主城区中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奋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