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因作业布置得太少、“性格太温柔”、在学生面前吃外卖,老师被投诉;一学生丢了块橡皮,家长见了两次校长,打了两次“12345”,警察来了3次……据报道,不少中小学老师遭遇过家长投诉,有些理由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教师行为不当,家长当然有权监督,也有权投诉。毕竟,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元主体”,家长对教师和学校有一定的监督权。事实证明,投诉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积极作用。比如,自教育部发布对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以来,部分教师体罚学生、学术不端、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礼品等失德行为,遭举报并且查实后,得到了处理,维护了学生的正当权益,对规范教学秩序也有推动作用。
但是,万事都有个“度”,一旦跨过合理的界限,就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前段时间,“子涵家长”变成了一个热梗,原因是在一张聊天截图中,“子涵妈妈”因自家孩子上学时被蚊子咬了一口,就对幼儿园老师“兴师问罪”,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虽然无法证明这张聊天截图的真实性,但很多老师表示自己被戳中了痛点,班里确实有这样的“子涵家长”,虽然不至于出现“被蚊子咬了一口”这种现象,但类似问题层出不穷。
当下,家长对孩子都非常关注,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分歧也逐渐扩大,对老师的意见可能增多。但还是应该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沟通,不要动辄投诉,更不能上纲上线。应该相信老师,毕竟教师是专业人员,经过了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其专业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有投诉就要有调查、有结果,但对那些不实投诉和举报,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有所担当,主动为教师撑腰。2023年8月,教育部就明确表态,对教师的不实举报及时澄清,公开正名;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这是应有的兜底、应尽的责任。
教师是教育的“燃灯者”,是广大学生的“引路人”,而他们也需要一盏“法治明灯”,为其扫荡阴霾,清除谣言。“尊师重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师和家长各归其位,各尽其职,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才有可能获得“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