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8: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市北区河西剩余片旧村改造跑出“加速度”~~~
~~~明年1月10日起施行
地铁1号线上演生死救援 120医生远程指导地铁员工心肺复苏~~~
~~~东海一路楼顶“陈年”违建开拆
地铁1号线上演生死救援 120医生远程指导地铁员工心肺复苏
跪地施救5分钟,乘客脱险
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深夜的地铁站内,行人并不多,一名等待乘车的男子,却突然因心脏病突发失去意识……8日晚9时40分许,地铁1号线青岛站,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在地铁员工持续5分钟左右的跪地按压帮助下,男子从意识全无、呼吸异常到被顺利送医,最终转危为安。

  心脏病突发失去意识

  当晚9时43分许,1号线青岛站站台岗王文豪发现一名中年男子无力地倚靠在站台柱子旁。王文豪第一时间上前问询情况,发现其意识模糊,于是迅速将信息上报。值班站长葛宝玉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车站各岗位迅速联动,拨打120急救电话,携带AED等急救备品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跪地按压5分钟抢救

  晚9时45分,葛宝玉赶到现场,此时男子意识全无、呼吸异常。葛宝玉在120医护人员的线上指导下,立即为其开展心肺复苏。葛宝玉跪在男子身旁,动作标准地展开施救,持续了5分钟。晚9时50分,随着晕倒男子一声长叹,葛宝玉悬着心也放了下来:他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晚9时53分,值班站长杨卿瑞联系到男子家属说明情况,听到电话另一端的急切声音,杨卿瑞坚定地说:“我们会竭尽全力救助,请您放心!”晚9时55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接过“救援接力棒”,在对男子完成初步检查和救治后,杨卿瑞等人协助医护人员将其送往市立医院西院区。

  地铁配备体外除颤仪

  晚10时40分许,距离乘客离开车站半个多小时后,杨卿瑞等人终于收到了医护人员的反馈:男子已送至医院,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同时家属也打来电话,对车站工作人员的及时救助表示感谢。至此,这场救援终获圆满。

  本次对乘客施救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能保障,这正得益于青岛地铁在配置AED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开展AED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和操作资格取证。目前通过培训考核人员达上千人,确保满足“已配置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每台周边有不少于10名人员接受过使用资质培训”的要求,保证设备随时可用、随时能用,为市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相关链接

  医护远程指导救助发病男子

  14日上午,17路驾驶员宋磊驾车刚刚驶出汉川路定水路车站,车厢内一名坐在车厢中部的男子发生抽搐,仰面从座椅上摔下。宋磊观察到情况后随即停稳车辆,连忙嘱咐围观乘客拨打120急救电话,自己俯下身让男子就地平躺。“男子当时已经失去意识,摘下口罩后,发现嘴角有白沫流出,看症状应该是癫痫。”急救电话接通后,宋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清理口鼻并不停地按摩背部帮助顺气。没多久,120救护车赶至现场。此时患病男子已经恢复了意识,医护人员上车查看后确认已无大碍,身体状况恢复后便拿着随身物品下了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4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5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6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7版:区市采风
   第A08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9版:奋斗者 正青春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城事
   第A1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第A13版:教育周刊
   第A14版:小记者行
   第A15版:打卡世界杯
   第A16版:权威发布
回迁新房最小面积也有70平方米
我市全域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跪地施救5分钟,乘客脱险
向拆违“深水区”挺进
青岛晚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A08跪地施救5分钟,乘客脱险 2022-12-15 2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