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眼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今年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开局之年,攻坚行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正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打开崭新发展空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持续用力”,深入落实《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来自政府部门、建筑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围绕深化重点区域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展开热议。
保护更新并重,加速历史城区焕新
历史城区是百年青岛的发祥地,是城市文化的源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快历史城区保护更新。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通过专家全程参与、部门联合审查等方式,分层级建立保护规划体系,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引方向。”作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行动的主阵地,市人大代表,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存东表示要“坚持保护与更新并重”。市南区在历史城区0.81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内,统筹谋划中山路区域“一纵、三横、八大片区”业态功能定位,完成核心区域10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修缮,22万平方米协同区域立面整治;发布时尚消费等八大消费场景,推出20万平方米招商载体,落户商文旅项目68个;成功举办首届“上街里啤酒节”,中山路片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百年老街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2023年,我们将继续提速历史城区焕新,全力推进策划把控线、项目建设线、业态招商线、文旅发展线等109项具体任务,着力打造5A级景区标准的历史街区。”
市人大代表、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才带来“协调推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建议——对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类的工程项目,要根据施工难度及特殊工法工艺,科学合理确定规划方案和工程工期。持续加强保护更新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征集各有关学科专家、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际工作者、修缮施工单位等意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不留遗憾。
深化系统整治,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对于2023年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473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启动张村河北岸等24个城中村改造等,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加快实施城市微更新,让城市空间更精致、市民生活更舒心。
对此,市人大代表,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表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旧城改造”,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年以来,崂山区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一方面,为彻底改变城中村居民居住品质低的现状,锚定村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快速完成9个城中村的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工作,累计签约4388处,其中6个社区签约率达100%。另一方面,为全面提升城区品质形象,在完成28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启动了33项公园城市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推动49处停车场、2万余个停车泊位实现错时共享。“2023年,崂山区计划安排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192个,其中新建131个、续建61个。我们将按照‘奋力在全市打头阵、蹚新路’的要求逐一梳理项目,全力破解土地、征迁、资金等难题,聚力打造一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新标杆。”
“作为建设行业的一名代表,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智能建造为途径,对提高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效率及品质大有裨益。”市人大代表,青岛建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杨昆带来“加强智能建造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建议。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成立智能建造产业专班,从土地出让、建设指标扩容、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工程造价专项预算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出台智能建造行业培育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编制智能建造行业标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
用足“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仅是当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关系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城市精细化管理也划出重点,提出要着重开展市政道路、市容秩序等十大环境品质整治提升行动,保持攻坚态势坚决防止违法建设问题反弹回潮,大力实施铁路和公路沿线、主干道路两侧、前海一带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市人大代表、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林夕宝带来“提高青岛韧性城市建设水平”的建议。他认为,青岛应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应对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中暴露出的超大城市治理短板,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为谋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同时,青岛应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大力实施水、气、热、电力等地下管线改造工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筑牢生命线系统。推进社区微基建,围绕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配置应急避难场所,打造韧性社区生活圈。
数字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人大代表、青岛鸿亚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轶建议,全面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为更加高效的城市现代化治理赋能。一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全力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构建更高效更灵敏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二是不断完善“一网统管”运行机制,建立城市建设与运行的联动处置机制,提升城市治理中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智能处置水平,实现“统管”能力的全方位升级,在机制层面提升数字化转型下的城市治理精细化能力。另外,逐步完善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对城市治理的“疑难杂症”及时协调开发新的治理应用场景,解决好智能场景需求与数字化建设开发滞后之间的矛盾,在开发应用场景层面提升数字化转型下的城市治理精细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