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3:五月风
葡萄架下的中秋节

  ●青影

  老家的房屋拆迁已经很多年了,建成了欧洲小镇的模样,可是,我经常会在梦里浮现奶奶家那个大大的院落,爬过半面墙的金银花,那棵不知疲倦结出很多果子的无花果树,还有在那棵葱葱郁郁葡萄树下过中秋节的情景。随着年龄增长,这样的梦境居然越来越多了。

  那棵葡萄树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小小的我看着小小的它从墙根一点点长起来,慢慢地长高长粗,爷爷就搭了葡萄架,葡萄蔓从西到东,越爬越多,繁茂的枝叶在架上铺絮着,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垂在架下,中秋节前后也正是葡萄最甜的时节。

  那时,爷爷奶奶都还健在。每年到中秋节,父亲兄弟三人都会拖家带口赶回来。我们这些稍大点的孩子打打下手择择菜,奶奶、母亲和婶婶们忙活出一桌在当时看来无比丰盛的菜肴。“八月十五”在农村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大家坐着板凳或者马扎,围在饭桌旁有说有笑,热闹而欢畅。

  孝顺的姑姑们提前将好吃好喝的送回来了,包括鸡鸭鱼肉和各种月饼。菜品摆上桌,大家用最直白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美好的祝愿。父亲排行老大,要配合爷爷完成一些传统的礼数。因为我是女孩子,没有传承下来,唯一记得的是爷爷和父亲脸上的凝重,以及俯身跪拜时的虔诚。

  我们这一代全是女孩子,都安静老实,规规矩矩坐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聊天。我经常是吃了饭就盯着广袤深邃的天空发呆,大而圆的满月高悬夜空,月光如水。我悄悄寻找着月宫的桂树,想象那刻的嫦娥和玉兔会做什么。院落里灯火通明,偶尔微风拂过,头顶的葡萄叶子就发出簌簌的声响,间或小飞虫直扑到脸上,大人们朗朗的笑声飞出院外。

  我一会看看月亮,一会看看头顶上的葡萄,一会好奇地观察大人,快乐和知足就写在他们脸上,而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拥抱着,多像我们一家人呀,收获的季节里更收获着节日的喜悦和亲情的温暖。

  那时的人们不说“中秋节”,只说“八月十五”,奶奶和她的几个儿媳吃完早饭,大多谈论着当年的收成、生活中的趣事,还有我们的学习成绩。爷爷和父亲他们喝酒,喝高兴了就划拳,抑扬顿挫地吆喝着,仿佛不吆喝显示不出技术高超,几个回合下来,父亲还能赢他的兄弟们几杯酒,兴高采烈地拍着肚子。

  最后,象征团圆幸福的月饼摆上桌,每个人都要吃。不喜欢吃月饼的我,每次只是将月饼溜边啃一圈,剩下的偷偷塞给奶奶,奶奶也不嫌弃。那若干年,奶奶承包了我啃完皮后剩余的月饼馅。

  夜渐渐深了,团圆饭也差不多吃完了,母亲和婶婶们会齐心协力收拾卫生、洗刷碗筷,将院落打扫干净,收起方桌。要好的奶奶会给我们每家都打点一些东西。我们道别后,轻轻掩上奶奶家的大门,爷爷从里面关上门栓,一年的中秋节就这样过完了。月光皎洁,每次和父母走过那条长长的胡同,渐渐长大的我都会对着明月默念“但愿人长久”。

  葡萄架下的中秋节,年年都是相似的,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长大的我走过一段段清简的岁月之后,在点点滴滴的回味里才渐渐发觉,原来,相伴就是最好的团圆,这恰如浅酌的光阴般明晰了然。

  如今的圆月依然照亮夜路,洒落清辉,只物是人非。也终于明白,中秋节最美的月色都留在了童年,留在了那棵枝繁叶茂的葡萄树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政青岛
   第A04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5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6版:我们的节日中秋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一线探访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星光岛
   第A13版:五月风
   第A14版:地产
   第A15版:业界
   第A16版:天下
征稿启事
葡萄架下的中秋节
中秋月饼
沦陷的月光
青岛早报五月风A13葡萄架下的中秋节 2024-09-19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