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4:五月风
笔之缘 笔之情

  ●刘正信

  笔,在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从上小学到现在,我经历了笔之六代转型。每一种都与我有不解之缘,有深厚的感情。

  第一代是石笔。我1951年上小学时用的是石笔。石笔分两种,一种是用滑石割成方形细条,比火柴杆稍粗,一根约两寸多长。一种是用淡青色石粉压铸成圆柱形,和过年时烧的香一般粗。与石笔配套的,是用青石磨成长方形薄片,四周用木框装嵌的石板。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写过可擦去。仔细用,一盒石笔一年也用不完。

  第二代是蘸水笔。蘸水笔的笔尖是铁制的,笔杆是木制的,一端较粗,一端较细。我一般不买笔杆,用筷子或树枝条绑上笔尖照样可用。用笔蘸墨水是技术活,蘸多了就会在笔尖上形成墨水滴,一接触纸张就形成一团墨渍。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那时,老师办公室,生产队会计室,桌子上都摆着墨水瓶和蘸水笔。我也听说过钢笔,对我来说那是极端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

  第三代是钢笔。我1957年上初中时才用上钢笔,是最廉价的那种,笔头后面有一个小皮囊,用来吸墨水。我用的墨水不是工厂出品的“高级蓝黑墨水”,而是在集市上买的药片大小的墨水片,把它放进瓶子里,兑上水就可以用了。这种自制的墨水会产生沉淀物,腐蚀笔尖,所以要常常清洗,墨水才不能堵塞笔尖。皮囊也会老化,不能吸墨水了,就要及时更换,其他部件也常常损坏,所以集市上出现了一些修理钢笔的摊位。我有时会在摊位前观看,也学会了简单的修理方法,常常给同学们修理钢笔。我还有独特的发明,就是用头发丝将笔尖缝隙里的污垢清除掉。同学们很羡慕我的聪明才智,都来找我修理钢笔。在我们老家,人们对钢笔非常崇拜和敬慕,认为钢笔是有文化有修养的象征。看到有人在上衣上口袋插着钢笔,便油然而生敬意。有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也喜欢插上钢笔显摆显摆。老百姓对这样的人也有说法: “一支钢笔是小学生,两支钢笔是中学生,三支钢笔是大学生,四支钢笔是修理钢笔的。”

  第四代是圆珠笔。我用圆珠笔是1961年当兵以后的事了。因对圆珠笔原理和构造不了解,俗称“原子笔”。“原子油”也很神秘,很长时间用不完。圆珠笔用途更多,可用来复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部队报道组写的稿子都是在稿纸里垫上复写纸用圆珠笔复写多份,分别寄给报社或杂志社。年终获得报社的奖励有时就是一支圆珠笔。后来在市场上看到有不锈钢帽的双色圆珠笔,非常精美,转动笔帽红蓝即可转换,我非常喜欢,探家时我会用每月6元津贴费攒下的积蓄买一些送给还在上学的同窗好友和弟弟妹妹们。

  第五代就是现在流行的签字笔。签字笔一兴起,就以颜色均匀流畅,使用和携带方便,物美价廉而取代了钢笔。到大小文具店一看,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功能众多,应接不暇。对我这个经常写字的七十多岁老人来说,不知道哪种笔好哪种笔更好,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柜台上又增加了哪些新品种。我孙子辈的那些中学生、小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一买一大堆,有新品种一出现,马上更新,有的笔芯还没用完就丢弃不用了。对他们这种浪费笔的现象,我看了有些心痛。实际上我根本不用买笔,孩子们不用了,捡拾他们丢弃的照样可以用。

  第六代笔当然就是电脑了。我赶上了新时代,科技进步使书写工具产生了质的飞跃,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笔的概念。我现在写文章,也可以不用笔而习惯用电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相约时尚青岛 共享好客山东
   第A04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5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6版:315消费维权在行动
   第A07版:315消费维权在行动
   第A08版:今日看点
   第A09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10版:身边事
   第A11版:都市圈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悦读
   第A14版:五月风
   第A15版:地产
   第A16版:家装
触摸秋天里光与色的脉络
一湾璀璨压星河
笔之缘 笔之情
青岛早报五月风A14笔之缘 笔之情 2023-03-16 2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