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2:文娱
第11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昨晚重回茅盾故里 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被誉“史诗般的美学风范”~~~
~~~2023青岛·大剧院艺术节落幕 更多演出项目即将上演
第11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昨晚重回茅盾故里 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被誉“史诗般的美学风范”
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主办方供图

  11月19日晚,第11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举行。这也是自2008年后,茅盾文学奖再次回到茅盾先生故里颁奖。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等5部长篇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在颁奖仪式上,青岛作家杨志军登台领奖,并坦言“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一个写作者的远方既是可以前瞻的地平线,也是可以后顾的历史深处。”杨志军创作的《雪山大地》全景式展现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正如本届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词所言,“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追求大地般的重量和雪山般的质感。青藏高原上汉藏两个家庭相濡以沫的交融,铸就了一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碑。在对山川、生灵、草木一往情深的凝望和咏叹中,人的耕耘建设、生死歌哭被理想之光照亮。沧桑正大、灵动精微,史诗般的美学风范反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历程。”

  登台领奖的杨志军深情地表示,父辈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我出生在一个雪山和草原连绵不绝的地方,那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山的挺拔、水的清澈、地的辽阔,以及孤远而沉默的生活,几乎占据了我童年的全部记忆,后来我来到了青岛,从零海拔的滩涂仰望高海拔的故乡,肃然而清晰的凝望中,是青藏高原的当下崛起,《雪山大地》这部作品,便是从苍茫记忆中抽取而出的山的一石、水的一浪、地的一角,我想用父辈们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用拓荒者的篝火点亮今天的夜空,用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以此来关照人性的纷扰和光芒,我知道此时的文学义务,就是建树关于人的理想,建树关于生死、荣辱、爱恨、美丑的人性坐标,为此,我喜欢精确到位的现实主义,喜欢情绪饱满的理想主义,也喜欢人类直面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着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在颁奖礼现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薇作为杨志军的书迷登台亮相。这位从事杨志军文学研究和评论的学者几乎研读了杨志军出版的所有文学作品,其中读到杨志军的第一部作品便是《环湖崩溃》,这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小说,“1984年,我大学毕业时与同学到青海湖游玩,上到了青海湖的鸟岛,一不小心踩碎了一窝鸟蛋,当时根本不在意,后来读到了《环湖崩溃》,想起这件事,非常羞愧,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部小说让我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张薇坦言,自己与杨志军都是青海人,父母也是最早一代支援青海的建设者,所以读杨志军的作品特别有共鸣,读《雪山大地》更是感同身受,“在杨老师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美和善的故事,也能感受到精神的高地,对杨老师作品的阅读史,就是我的精神成长史。”

  面对着读者们的厚爱,杨志军深情地表示,读者对作家来说非常宝贵,他们不仅是作品的阅读者,更是能够进行潜在精神交流的灵魂伴侣,一本书只有通过千千万万读者的阅读和激活,他的生命力才能完全绽放。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3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周一见
   第A06版:周一见
   第A07版:一线探访
   第A08版:深读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身边事
   第A11版:身边事
   第A12版:文娱
   第A13版:瞰青岛
   第A14版:新气象
   第A15版:聚力·逐梦·前行
   第A16版:观天下
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艺术盛宴点亮“青岛生活”
青岛早报文娱A12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2023-11-20 2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