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2: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
~~~本报记者试乘地铁4号线 “金腰带”接起沿线的景点、学校和医院
~~~
~~~组建7个重点产业链党建联盟吸纳成员单位184家 助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一线连山海 畅达初体验
本报记者试乘地铁4号线 “金腰带”接起沿线的景点、学校和医院
记者试乘地铁4号线带来初体验。徐美中 摄
地铁4号线线路示意图
4号线海泊桥站内景。
4号线大河东站内景。
4号线西吴家村站内景。
记者试乘地铁4号线带来初体验。
扫码看视频

  地铁4号线近日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了投入初期运营的前提条件。4号线列车整体呈绿色,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它为“青蜂侠”。4号线被称作青岛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金腰带”,沿线都有什么特色?目前准备情况如何?12月20日,记者随车试乘,带来4号线初体验。

  自然风光与青岛人文有机结合

  观太平旭日、享山海畅行。一线连山海的地铁4号线,自太平山脚下起,北上穿越老城区,由海泊河向东,从浮山后一路延伸到崂山,最后到大河东,连接起沿线的旅游景点、学校和医院。

  4号线的艺术设计从山海相依到海天一线,均折射出百年青岛的历史渊源。设计团队在实地调研和与当地文史专家充分沟通之后,通过对沿线文化深度理解,提取了“城市园林”的线路文化属性,将4号线线路主题定位为“太平旭日,山海畅行”。从城市底蕴、宜居之都、山海风光三个层面展开文化提取,将青岛地铁打造成沉浸式体验的公共艺术空间,把青岛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气质进行了艺术化表达。站内设计寻找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动态化地展现发展中的青岛,呈现出城市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一面。

  青岛地铁集团创新团队组织西安美术学院与深圳广田组成联合体开展青岛地铁4号线车站空间一体化设计工作,设计方案经过青岛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多次评议指导,最终形成了青岛地铁4号线注重功能性、设计风格简约,国际化视野的空间一体化设计实践。

  以海泊桥站为例,该站文化创意源自海泊河,站内公共艺术品《海泊流韵》展现了海泊河是青岛水源地的概念,采用了琉璃马赛克壁画特有的质感,来展现河水波光粼粼,汇入大海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大自然赋予海泊河的生命肌理创造出川流不息、浮光潋滟的意境。利用马赛克拼贴形成的曲线表现水流的韵律,设计提取的色彩与形态均源自河流,共同展现海泊河与青岛城市的历史变迁。

  在西吴家村站,这里的天花和墙壁都有老城区特色。据青岛地铁集团总工办资深主管孙冲介绍,西吴家村站的设计风格源自里院。里院作为青岛特有的一种民居方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遍及青岛,鞍山路一带是密集的居民住宅区,里院的院落大小不等,小到一户一里,大到百户一里,融合了中式四合院和西方商住式公寓的建筑风格,从中能够反映出青岛中西融汇的城市底蕴。艺术家通过对于青岛老城区日常生活的提炼,将特色建筑作为空间的主要表现内容,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提炼了里院“口、日、凸、回”等不同的几何形态,运用在空间设计中,将充满烟火气息的里院重新呈现在观者面前,色彩同样源自里院建筑红瓦黄墙的特点。公共艺术品《幻城》整体体现出街区概念,从中提炼出几何之美并加以新的艺术创造,将这些元素以抽象的方式表达,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变迁与幻城的诗意栖居。材料部分局部采用陶质,来展现里院建筑的文化质感。

  在劲松三路站,浮山的意象处处体现在车站里。劲松三路位于浮山区域,设计方面提取浮山九鼎的地缘文化,在站内选择九根柱子进行特色化设计,绿色代表着浮山是青岛的城市绿肺,与顶部流线型的方通组合,诠释出青岛特有的平流雾在浮山流淌、蔓延的景象。

  通达11所学校、8家医院

  4号线西起人民会堂,东至大河东崂山风景区,全长约31公里,共设25座车站,线路经过前海栈桥风景区、青岛科技街、中央商务区、错埠岭居住区、浮山后居住区、崂山科技城、沙子口片区及崂山风景区等重要片区,通达11所学校、8家医院,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教育线、医疗线、旅游线。开通后将极大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对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短短三十多公里线路,在建设过程中却凝结着建设者日日夜夜的艰辛与汗水。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处处长王铁表示,自2016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地铁4号线建设者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复杂等困难,创新应用多种新技术、新工法,拿出了亮眼“成绩单”,创造了多个“第一次”。

  青岛地铁贯彻落实“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急难险重”建设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建设分公司组建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确保4号线关键节点顺利实现。

  “随车医生”让列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4号线列车整体呈绿色,工作人员也是亲切地称它为“青蜂侠”。运营初期,4号线共配备列车37列,在设计上采用了城市轨道交通最常使用的B型车,6辆编组,最大载客量为1800多人,设计时速80公里,跑完全程不到一小时。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车体,外表更美观,使用寿命长达30年,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舒适美观等特点。整车满足国际上最严格等级的EN45545防火要求,采用43寸LCD电子地图、环保水性油漆、LED节能照明灯具等先进设计,整体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舒适性。

  4号线电客车是青岛地铁首次搭载采用智能运维系统的车辆,可以实现车辆运行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和智能运维管理。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一位“随车医生”,实时对牵引、辅助、制动等系统进行监视和深度诊断,可对整车及关键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数据支撑,实现车辆运维智慧化升级,最终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服役寿命”的目的,使整车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为保证地铁4号线工期,在调试阶段,4号线电客车采取“双段齐发、并线调试、多维联动”的工作模式。因前期4号线车辆基地尚未具备调试条件,4号线列车就先拉到了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基地开展车辆调试工作。这是青岛地铁首次采用这种跨越车辆段调试的方式,将整体工期提前了不少。

  为确保4号线高质量、高水平开通目标的顺利实现,9月1日起,青岛地铁4号线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环节,对设备功能和系统安全可靠性进行验证,参建各专业共计开展各级演练241项,并通过对演练全过程监控分析,新增、修编4号线适用规章119部。在1500余名新线筹备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试运行期间各项指标数据表现良好,上线列车数从最初的8列,增加至20列;行车间隔从20分钟最短压缩至2分钟;运行时间从每天8小时延长至每天19小时,4号线全线共计接收、调试4号线列车37列,累计开行列车21102列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正点率均达到99%以上,在国标要求的试运行20天跑图统计期内(11月11日-30日)列车运行图兑现率、正点率更是达到了双100%。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
   第A04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
   第A05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
   第A06版:保健康防重症 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第A07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核心价值观·感动每一天
   第A10版:火热的一线
   第A11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第A12版:艺术之城
一线连山海 畅达初体验
7座换乘站串成“金腰带”
西海岸:“链”动产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青岛晚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A02一线连山海 畅达初体验 2022-12-21 2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