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16日讯 3月16日,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赵保东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5G环境下相隔近100公里的远程机器人辅助精准口腔种植手术及即刻修复。
操纵100公里外的机械手
三个月前,高密的王先生因龋齿拔掉了一颗前磨牙,他前往高密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希望能种植缺失的牙齿,并尽量缩短时间,以满足面部美观和社交的要求。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博士滕敏华恰好在此支援,她接诊了王先生。经过与高密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冷主任的反复讨论以及与王先生的充分沟通,决定联合开展远程机器人种植手术,并在术前通过数字化手段制作预成修复体,进行种植即刻修复治疗。
“即刻修复技术可以缩短缺牙时间,而传统的即刻修复需要在术后制取模型、设计制作修复体,操作时间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种植精度的提高,种植牙手术可借助CAD/CAM技术预先制作临时修复体,术后几分钟内戴牙,进一步缩短了操作时间、优化了诊疗流程。”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主任赵保东介绍。
术前,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赵保东主任团队通过5G网络,与高密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共同采集患者信息、讨论治疗方案、设计制作临时修复体,并通过远程控制机器人种植系统,完成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并确认手术规划。
“隔空种牙”顺利完成
3月16日14时,手术正式开始。手术过程中,种植定位、逐级预备种植窝洞、植入种植体等操作均由机器人按照规划路径在患者口腔内自动实施,直至完成手术团队认可的手术规划。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的手术现场,冷主任与滕敏华协助实施消毒、局部麻醉、翻瓣、更换钻头等操作。种植体精准植入后,滕敏华为患者戴入利用数字化技术预先制作好的临时修复体,恢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
口腔手术机器人将手术设计软件、光学跟踪定位仪和机械臂操作平台三者统一,分别作为医生的“脑”“眼”“手”的补充和增强。手术机器人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构建并校准三维空间,按照术前的手术规划自动完成种植窝洞的制备和种植体植入,手术误差控制在1°和0.5毫米以内。钻孔过程中,机器人还可以实现随动校准,确保更精准、更微创、更安全,为良好的修复效果打下基础,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
手术机器人的远程应用,为基层医院患者治疗提供了便利,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两地专家实时沟通交流,实现了不同地区医疗质量的同质化,在普及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促进了基层医院的技术提升,可有效提高区域医疗水平。
本次远程手术的开展,是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贯彻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近年来,口腔种植科在赵保东的带领下,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导板种植技术、内窥镜下盘钻法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前牙自体牙片植骨技术及自体牙骨粉移植技术等多项国内外前沿技术的应用,为口腔科患者带来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青大附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