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9:人文青岛
太平路75号“静寄庐”别墅轶事
1912年手绘地图局部,图中可见静寄庐。
刘锦藻晚年照。

  ■刘逸忱

  在青岛不乏富有人文气息的老房子,隐于太平路西端75号院落的“静寄庐”别墅便是其中一栋。与沿路众多著名建筑不同,这座百年老楼似乎身影依稀,只偶尔闪现于逊清遗老的诗文中或民国才女的旧影里……

  儒商刘锦藻

  1912年5月的一天,青岛湾南岸西侧一处小丘迎来了几位衣着讲究、江浙口音的踏勘者。他们在海滨荒地上测量谋划着,此种场面近来在租借地中越发常见。据统计,胶澳总督府年内卖给华人的房屋是前4年总和的3.6倍。小丘之上的客人显然也是为置产而来,他们很快便敲定了这块毗邻德华大学、可以俯瞰青岛湾的山地。不久胶澳总督府地籍图中,便用德语标注上了地块主人名字的音译“liu tschien p’au”(刘坚匏)。此为著名浙商刘锦藻的别号,“按匏同瓠,葫芦也,坚匏无窍,喻无用也”,出自他的自谦之语。

  刘锦藻,1862年生于浙江乌程(现湖州)南浔镇,原名刘安江,字澄如。晚清南浔多富商,曾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之说,其父刘墉便是“四象”之首,早年靠生丝出口发家,生意涉及盐务、典当、地产等多个产业。刘锦藻为刘墉次子,14岁成秀才,28岁中举人,34岁进士及第,为官几年后回乡继承父业。延续家族传统产业外,刘锦藻为抵制英美垄断,热衷投身民族实业,曾主持“浙路公司”,投资浙江兴业银行,创办上海大达轮埠公司等,商业版图不断扩张,成为新一代浙商代表人物。

  官场与商界之外,刘锦藻身上有着诸多爱好。他的几大爱好,一是藏书著述,1910年他根据藏书写成《清续文献通考》320卷初稿进呈朝廷,受封内阁侍读学士衔。二是造园建屋,在家乡南浔构筑刘氏小莲庄,在杭州建有坚匏别墅,还在上海拥有大量房产。此外还热衷慈善,兴办教育。笔者曾在十几年前顺访南浔小莲庄,记忆里那座十亩荷田中的江南园林很是秀美雅致,与之毗邻的嘉业堂藏书楼更是令人对这个儒商世家印象深刻。

  走近“静寄庐”

  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改天换地的年份,而刘锦藻在辛亥年过得并不顺遂。据其年谱中记载,4月,他甚为看重的次子刘承业不幸病故。岁末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素有保皇思想的他“北望京华,潸然雪涕”。刘锦藻此时“内顾家庭,外瞻时局,心绪之劣,不言而喻”。

  1912年晚春的青岛之行,为他打开了一扇面朝大海的窗户。当时吴郁生等逊清遗老已在青岛辟地建宅,吴刘两家交往甚密,又是儿女姻亲。4月来青后他在吴郁生等陪同下游览了崂山,感慨“余向登烟台,乐其山清海旷,此地更盛”,便计划购地筑屋来青避居。在遗老们的帮助下,很快便在青岛湾畔物色好了土地。5月,他又重返青岛,“购黑岚山地,经营造作”。黑岚山是德华大学东侧一座海拔20米的小丘,“黑岚”的出现也为黑澜地名之说提供了新的解读。正值50周岁的刘锦藻为别墅取名“静寄庐”,经过半年多的建造,终于在此年腊月落成,岁尾迁居。主人对这座新居非常满意,为此作了一首422字的《静寄庐落成喜赋》,其中写道:“信美非吾土,闲游作寓公。门临青岛近,山傍黑岚崇。相度三弓地,经营半载功。轩窗无俗韵,楼阁自玲珑。”

  在此后的历史影像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隐约看到“静寄庐”。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洋房风格简约、坐北朝南,与一街之隔的德华大学前排建筑基本平行。虽然楼高只有两层,但因筑于高出路面5米的高坡之上,而显得引人注目。建筑主体体量方正,下部采用了花岗岩筑基,四面坡的红瓦屋顶与环境相得益彰。立面采用中轴对称,两端的角楼和山墙分别向外凸出,增加了使用面积和观景角度。文史学者王栋认为:设计者显然刻意将两侧进行了不同处理,虽然打破中规中矩的平衡,丰富了整个立面的变化,同时使得建筑整体略显怪异和突兀,看得出是为满足华人业主要求所做的定制化设计。临街的庭院入口设长长的石台阶,向上通往楼前条石铺地的观景平台,在此可远眺青岛湾的海天一色与潮涨潮落。

  寓居生活

  “家塾休株守,他山赖玉攻。乘槎携稚子,负笈共邻童”,正如刘锦藻诗中所言,伴子求学也是他在此购地筑屋的目的之一。1913年元宵节刚过,刘锦藻就将14岁的四儿子刘承植送入德华大学预科班学习德语,同学有黄公渚、张铮夫等。新居与学校仅一街之隔,东边邻居是该校的德语系教师赞德(Hermann Sander),可谓是走读的最理想居所,“静寄庐”也成为了青岛最早的自建“学区房”。同年7月爆发二次革命,上海租界也有流弹飞入,人心惶惶,许多人避到青岛。见此情景,刘锦藻感慨“沧海横流,乐土难得,青岛较为安静,缘置市产,备营一窟”。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刘锦藻大部分时间在青岛度过。游山玩水、咏读陶诗之余,续修《清续文献通考》和编修南浔刘氏家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此外,他与在青遗老们多有交往。在1913年8月30日的日记中,五年后就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记录道:“午后访刘澄如,闲谈。澄如新筑楼于海滨,山海在目,地势甚佳,名之曰静寄庐。”另一位逊清名士王舟瑶旅青时曾作《题刘澄如同年静寄庐》诗二首:“结屋临沧海,寻山得黑岚(庐在青岛之黑岚山)。数椽避世宅,一角太平庵。山鸟作人语,松风助客谈。偏题彭泽句(楹联皆集陶诗),诗味许同参。”“一家得逵户,三径有羊求。莫问人间世,同为物外游。潮声来枕底,山色上楼头。六月不知暑,吾将长夏留。”

  进入夏天,“静寄庐”又化身亲友接待站,“故乡戚友,颇有来销夏者,宴饮方酣。”“葛词蔚来青约游崂山,前次仅至柳树台。今则遍历名胜,五日始归,颇觉劳顿”。书画大师吴昌硕与刘锦藻交往颇深,听闻他寓居青岛,曾为其题诗“前度相逢今未老,天台归比雪堂早。避秦不赋桃源行,赤壁尘生履青岛。(澄公近年寄迹青岛)……匏与土缶君二客,画里江山尤可识。”

  告别青岛

  “静寄庐”终未能遂主人所愿,成为一方长久的静养之地。欧洲战云突起,青岛7月开始实行戒严,寓公们纷纷离青躲避。刘锦藻最初认为战火不至延烧胶澳,可待日军对德宣战情势急迫时,海口已封,只好携子带眷乘坐铁路紧急撤离,一路颇为辛苦。胶济列车极为拥挤,不准多携带行李,到济南转乘津浦线,花费两天两夜才到达上海。日德战争结束后,刘锦藻得知“寓宅无恙,乃大幸也”。次年1月,上海《申报》登出一则名为《中国红十字会敬谢静寄庐大善士》的启事,感谢刘锦藻及几个儿子为因日德战争受困的青岛灾民捐款购买棉衣。

  也许仓惶而去令其心有余悸,史料中未再出现刘锦藻踏足青岛的记录。1934年,72岁的刘锦藻在上海去世,青岛筑庐往事也再被提起。在吴郁生为他亲笔撰写的行状中记述:“一登泰岱,两游崂山……皆信宿不忍去,于青岛买山筑静寄庐,于西湖之滨构坚匏别墅,而南浔则有小莲庄,水木明瑟,林壑尤美”,另有一副挽联写道:“远隐黑岚山地僻不停书画舫,招魂黄歇浦天涯何处孝廉船”。

  往事拾零

  刘锦藻离青后,在“静寄庐”设分账房管理在青产业,房间出租之余留给刘氏家人及亲友来青使用,各种逸事也充满了人文趣味。

  刘氏几位公子也与青岛有着种种联系。四子刘承植(字培馀)在德华大学预科班的学业因战乱无奈停止,1915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医工学校,后在父亲安排下改学法语。刘承植成年后曾长期担任浙江兴业银行董事。工作之余他喜爱摄影与书画收藏,其九弟刘旭沧(承东)是著名摄影家。1926年,刘承植与姐夫吴曾懃拍摄了一组崂山照片,配以文字介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书名为《中国名胜第二十二种劳山》。吴郁生在该书册之扉页题写“劳山胜境”四字,并撰写序言曰:“劳山峻而险,奇而深。余居岛久,不能遍历也!”这本图册也成为研究崂山的珍贵史料。刘锦藻长子刘承干(号翰怡)是刘家的第三代掌门人。这位鲁迅笔下的“憨公子”藏书成痴,在南浔家乡建起民国时江南最大藏书楼嘉业楼,曾延揽黄公渚为其整理藏书达十年之久。刘承干与其父一样以逊清遗民自居,与在青遗老们交往密切。

  2015年,张充和102岁高龄在美国辞世,在她的传记里出现了一张青岛静寄庐前拍摄的照片,旧影中这位“合肥四姐妹”里最年轻的一位身着短袖旗袍,侧坐于楼前平台的栏杆之上。1936年7月,张充和与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弟张宗和相约来到青岛度假,后者日记中对此行有着详细记录。此时原在山东大学任教的姐夫沈从文早已携三姐张兆和定居北京,因青岛旅店昂贵,便通过朋友介绍借住到静寄庐。姐弟俩在静寄庐中度过了闲适的夏天,张充和将青岛看作自己的福地,她严重的肺结核来青后好转很多,喜欢昆曲的她还曾邀请票友在这里举办曲会,而张宗和在此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孙凤竹。

  抗战结束后,此楼曾被山东省田赋粮食管理处青岛储运处使用。

  今天我们走过太平路的西端,远远便能望见这座掩映于绿树丛中的老洋房。步入庭院拾级而上,观景平台的看海角度已被对面高楼阻挡,张充和旧影里的一组宝瓶栏栅换成了水泥方柱。“敝庐容静寄,得句付诗筒”,只有隔壁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似乎可以看作是这座儒商别墅人文气息的某种延续。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走在前 开新局
   第A03版:青岛面孔
   第A04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5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6版:都市圈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周末嗨钓
   第A09版:人文青岛
   第A10版:文艺评论
   第A11版:汽车
   第A12版:天下
太平路75号“静寄庐”别墅轶事
青岛早报人文青岛A09太平路75号“静寄庐”别墅轶事 2022-07-09 2 2022年07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