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蓝村街道 徐宁
我是一名蓝村的机关干部,提到我们美丽的蓝村,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蓝村火车站、蓝村皮鞋。但在父辈的记忆里,蓝村大米是历久弥新、难以忘却的乡味。
蓝村有个“稻香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水稻,凭借独特的盐碱黑土地,种出来的水稻吃起来格外香糯,备受欢迎,畅销胶东半岛。但是由于多以散户种植,缺失品牌意识,再加之水源短缺等原因,蓝村大米这道独特的乡味渐渐消失了,一晃就是40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部分村民有了传承乡味乡情的念头,让蓝村大米重新端上餐桌。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好政策的实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更大机遇。街道在了解到部分村民的想法后,经过分析研判,断定:恢复蓝村大米种植的时机到来了。
“打仗不能没有武器,种庄稼则离不开地。”前些年停种大米后,不少盐碱地都荒废了,解决土地问题成为恢复水稻种植的当务之急。对此,街道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按照“逐户过筛、综合评估”原则开展工作。灵活利用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档案资料查阅、实地丈量查验、走访调研印证等工作,全面厘清撂荒地。通过前期扎实的工作,盘活利用低效耕地900余亩,这为水稻种植积蓄了发展空间。
有了街道前期的“铺路架桥”,青香水稻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由几位志同道合的乡邻合伙成立,种植头年,本以为万事俱备,静待丰收之时,却遭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这给合作社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大片稻田惨遭绝收,第一年的投入和心血就这样打了水漂。
街道不能眼看着刚刚成立的合作社就这么垮了,我们与合作社结成共建对子,三天两头串农户、泡地头,除了安慰农户,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分析找到问题症结和发展瓶颈,为重整旗鼓做准备。翻开我之前的日记本,里面的文字记录下合作社最难熬的日子:2013年9月12日,下班后,像往常一样来到村民孙大哥家喝茶,疏导他的情绪,“大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同登山一样一定要穿越一个又一个山峰和峡谷才能登上最高峰,种水稻也不例外!”2013年9月19日,带领即墨区农技站的专家来到稻田,向合作社农户讲解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知识,重点介绍当前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用药等内容……时至今日,日记里的文字也成为见证蓝村大米成长最宝贵的记忆。
新农人不服输,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次挫折带来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科技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们为合作社聘请了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技术顾问,设立防病虫害试验田,并与中科院合作,对前期试种“稻花香”和“长粒香”这两个主打品种进行改良,同时,根据整个生长期水稻所体现出的抗盐碱能力及收割后产量多少来选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高产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下,蓝村大米终于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1200斤,亩均收入突破8000元。水稻产量上来了,品质提升了,自然市场行情也水涨船高。在见到希望的曙光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操旧业”,以入股出地的形式加入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种植,走“集团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青香水稻合作社也在全国小有名气起来,被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研发团队选中作为试验基地,用来研发新的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新品种,为青岛海水稻新品种试验作贡献。
经过几年的发展,蓝村大米已成为青岛农业的一张崭新的名片,今年还申请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如何放大“蓝村大米”的带动效应,赋能乡村振兴,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今年以来,街道借助即墨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契机,规划打造“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按照“一带、一线、两园、四区”的格局,形成“轴带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布局。
围绕延伸蓝村大米主导产业链条,培育大米酒、大米饼等高附加值食品深加工,依托辖区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培育出一条乡村精品旅游线,串联“百联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三泉河——小桥人家——大米文化节”等要素,打造“桃源稻乡八景”,勾勒出一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唯美意境。
目前,像青香水稻种植合作社这样的经营主体在蓝村全域遍地开花,共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70家,共有社员5000余人。通过党建统领发挥公共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村集体增收,形成推进乡村资源全域激活、全面提升、全面共享的强大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我们将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依托资源禀赋,实现特色产业“链”式发展,让“共富列车”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驰骋,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蓝村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