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久失修”的心脏瓣膜是许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拦路虎”。如果把“心门”修复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会大大提高。在市立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兼东院心内一科主任邵一兵的带领下,微创手术即可帮助老年人甚至是高龄老人换“心门”,目前接受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4岁。本期《健康青岛》邀请了市立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兼东院心内一科主任邵一兵,与市民聊一聊心脏瓣膜病的话题。市民如有问题可拨打健康热线85702120。同时,市民可关注市立医院官微了解相关内容。
主动脉瓣是心脏往外打血的一个非常重要通路,而当其出现了重度狭窄时,单位时间内心脏打出的血液无法满足全身的需求,人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憋气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猝死等一系列的问题。今年75岁的彭先生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日积月累下出现了心脏供血不足,稍微走路就会气喘吁吁。主动脉瓣狭窄如同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剑”,随时会危及老人的生命。传统的瓣膜置换手术需要开胸,对老人的身体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而新型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手术)则可以不开胸完成置换术。最终,经过诊疗团队缜密的手术预判、精心的术前准备,彭先生顺利通过微创手术完成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二天,老人的身体各项指标正常,身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刀口,对手术效果很满意。其实,每一个新型手术的顺利开展,每一位患者的逐渐康复,每一次治疗效果的完美达成,背后都离不开医患双方之间的共同努力。 86岁的王老先生与邵一兵相识26年,彼此是医患关系,更是护佑心脏的“战友”。通过听诊器中格外刺耳的杂音,邵一兵猜测老人的主动脉瓣出现了问题,进一步检查证实了初诊的判断。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心脏随时可能会“停摆”,老人听从邵一兵的建议,决定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主动脉瓣置入手术。约2个小时的手术进展顺利,术后24小时老人便恢复了自主活动能力。心脏再一次修复如初,这让王老先生倍感振奋。八个月前,68岁的金女士因急性心衰入院,检查发现二尖瓣存在重度反流,属于结构性心脏病的一种。由于老人有糖尿病,一直担心手术治疗后伤口不易愈合。过去,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需要开胸,但现在有微创的手术办法,可以把关闭不严的瓣膜用一个夹子夹起来。术后半年,金女士前来复查发现,心脏的反流量几乎为零,生活可以完全回归正常了。
近年来,心脏瓣膜病在心脏疾病中占比越来越高。邵一兵建议市民,结合临床表现及心脏听诊是诊断瓣膜病的第一步,任何有病理性杂音的患者都应进一步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诊或排除心脏瓣膜病。对于明确心脏瓣膜病的患者还应进一步寻找病因,评估有无合并症,这也是后续治疗开展的前提。 于波 张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