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驱动青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提振消费,青岛有巨大的潜力。作为“北方消费第二城”,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32.2亿元,增长5.1%,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6600亿元,再上一个新台阶。
不只有规模优势,青岛消费正在孕育、展现出诸多新的增长空间。居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让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新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数字技术发展催生的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和数字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业态大多处于高增长的爆发期,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此外,作为知名旅游城市,过境免签时间延长至240小时等系列免签政策优化,以及青岛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品的丰富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均将促使境内外旅游红利进一步释放,带来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消费“连锁”增长。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提振消费是一道复杂的跨学科“综合题”。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如何提升关键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如何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太多的变量相互交织、互相影响,要求我们在“解题”时,必须聚焦关键领域,既要有立足长远的固本培元,也要有针对当下的应对之策。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旧换新是促消费的重要引擎,青岛以旧换新在去年带动消费195.82亿元,惠及消费群体突破145万人次。智能家电是青岛的优势产业,消费对于产业的全链条驱动作用,在以旧换新的过程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消费发力,带动整个产业规模扩大、能级提升。如海信受惠于以旧换新,全渠道销售额同比提升27%,高端产品占比也大幅提升。因此,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扩围”这篇大文章,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同时进一步探索二手商品流通和再生资源回收的新模式,做好“收旧”的下半场文章,发挥以旧换新的长效性,推动消费向绿色可持续进阶。
坚持供给端发力,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当下消费市场正处在转型的关键节点。需求侧,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正日益增长;供给侧,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提供更优质产品的要求更加紧迫。凡此种种,意味着消费市场新的空间正在打开。
要提振消费,就应积极鼓励发展新零售、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而另一方面,新模式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商业的过时。商业综合体、步行街这些重要载体,如果发挥好集聚人气的优势,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以新业态促进新消费,就会上演新的“王者归来”。同时,要创新多元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如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通过新消费牵动新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国际经验表明,从中高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时,居民消费会从以商品为主向商品和服务并重,再到以服务为主转变。青岛要主动适应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服务消费需求,同时促进文化、旅游、娱乐等休闲服务业发展,特别是推动“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及“博物馆之城”等新文旅品牌的建设,提高青岛旅游对高收入客群和国际客群的吸引力,通过新服务创造新增量。
提振消费,让消费者有钱花、愿意花是根本所在。而要破解这极为不易的课题,必须要有立足长远、久久为功的长效之策。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同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收入有预期,消费才能更有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