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去世的周令钊是国徽设计者之一。他还设计了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戴八角帽的主席画像、共青团旗,少先队星星火炬等,包括一些现在还随处可见的已深入普通百姓生活的各种标识……
设计共青团团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两天,周令钊出生于湖南平江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大家庭。1932年,13岁的周令钊考入湖南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1948年,周令钊受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受命布置会场时,周令钊结识了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美术编辑娄霜。一天,娄霜找到周令钊,请他帮忙设计一稿“共青团团旗”。
“全国各族青年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刚听完娄霜关于团旗理念的介绍,“一颗被一个圆圈环绕的五角星”就出现在周令钊的稿纸上。没等解释,娄霜已经兴奋地叫好,“简洁明了,太贴切了。”就这样,5分钟不到,一面鲜艳的“团旗”诞生了。
画毛主席画像
1949年9月,开国大典筹备处把绘制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交给了国立北平艺专。周令钊此前已多次在重要会议会场布置中绘制过毛主席画像,这次又是他出马。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有20多天的时间。周令钊不敢怠慢,带着新婚妻子——他在央美实用美术系的第一届学生陈若菊,登上了搭建在天安门城楼上东墙根的大型脚手画架。
两个年轻人背着画具,带着干粮水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打格、放大、调色、绘画、调整,攀上爬下、远观近改,饿了啃一口凉馒头、渴了喝一口热开水,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
“像,非常相像!”画像绘制接近尾声时,聂荣臻元帅亲临现场,他的话让周令钊夫妇吃了定心丸。画像完美收工时,已是开国大典前夜。回到住所还未休息,天安门便又来人。因为周总理觉得画像下面,一行“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远看又小又花,很不协调,提议“马上改”。
于是,在由三个直梯绑成的长梯上,周令钊一手拿照片、调色板,一手握画笔,再一次爬到了聚光灯下的巨幅画像前。梯子挪动十几次,爬上爬下几十次,满意收工时天已大亮。
人民大会堂的“满天星”
1958年,北京十大建筑正处在紧张建设当中。当时正在民族文化宫建设工地参与美术设计工作的周令钊接到通知,让他迅速到中南海参加重要会议。受制于当时交通条件,参会人员迟迟没有到齐。等待中,按时抵达的周令钊便主动向周总理询问,得知原来是人民大会堂主会场的穹顶吊灯设计安装遇到了难题。
之前在政协礼堂施工中,吊灯因承重问题坠落,造成几十个座椅损坏。而号称“万人大礼堂”的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高度和纵深都比政协礼堂大得多,“按照比例,建筑承重怎么解决?”周总理说。
周令钊有个习惯,随时随地笔不离手画速写。听了总理介绍,他说,“这个容易,‘满天星’,‘满天星’嘛……”随手在稿纸上画出了众星环绕“五角星”的“满天星”设计草图。周总理接过草图,连说,“好!就是它了!告诉大家别来了,散会!”
从1950年起,周令钊参与了不少重要的“国家形象设计”: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大型历史油画《五四运动》、大型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 强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