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7:文史
二战期间日本把冰毒当兴奋剂

  冰毒,专业名称叫甲基苯丙胺。1936年,德国科学家迈尔发现甲基苯丙胺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这一点迅速被正在扩军备战的日本和德国注意到,在两国政府的授意下,德国和日本科学家很快独立开发出各自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并投入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在当时的日本,这些被称为“猫目锭”“突击锭”“特攻锭”的药物主要提供给士兵和军需厂的工人,以便使其能不眠不休地战斗和工作。后期则提供给神风特攻队员,用于消除他们赴死前的恐惧感。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进驻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接收了日本的一切,其中也包括日军为“本土决战”而准备的巨量苯丙胺类兴奋剂。1945年12月,根据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盟军将战后接收的价值接近一亿日元的医药品发放给医疗机关,随后向普通民众提供,其中就包括苯丙胺类兴奋剂。

  当时,苯丙胺类兴奋剂一方面能缓解日本人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又消除了工作的疲劳,可以连续不眠不休地工作,很快就受到日本社会的热烈欢迎。据一名作家回忆,早期主要是出租车司机、夜班工人等需要长时间夜间劳作的人员购买,后来作家、艺人和乐队成员等文艺界人士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受其影响,后来年轻人也开始滥用兴奋剂,1949年前后,这类兴奋剂竟然脱销。

  滥用药品的恶果很快便显现出来。因药品引发的使用者精神异常及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同时因混用针头注射药品导致的肝炎等传染病也开始流行,这一系列后果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最终在1951年,日本制定了觉醒剂(即兴奋剂)取缔法,对兴奋剂的生产、使用和研究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紧接着,由于法律限制,兴奋剂价格扶摇直上,黑帮乘虚而入,建立起了庞大的地下营销网络。日本黑帮也是冰毒在全球泛滥的最初推手。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日本黑帮为逃避政府打击,与韩国黑帮勾结,在韩国生产毒品后返销日本。随后,冰毒生产技术传入多地,并在90年代蔓延到全球,取代海洛因成为新一代毒品之王。

  宋海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时事坊
   第A03版:节气文化
   第A04版:婚恋与爱同行周刊
   第A06版:延年益寿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忆往昔
中澳建交的台前幕后
官场处处皆潜伏
澳大利亚曾两度被美国当炮灰
二战期间日本把冰毒当兴奋剂
老年生活报文史A07二战期间日本把冰毒当兴奋剂 2022-12-23 2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