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3: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
~~~从焖火工到摄影名家 高益恒用影像定格身边的美好
用相机寻味人间烟火气
从焖火工到摄影名家 高益恒用影像定格身边的美好
  组图:高益恒和他的摄影作品。

  扫码观看

  相关视频

  拍摄/剪辑

  记者 肖梦婕

  正是因为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使得摄影艺术的发展蓬勃而富有朝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相机从极为金贵的“奢侈品”渐入寻常百姓家,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摄影热,来自于工厂车间、机关学校等文艺积极分子不断地汲取着摄影的理论知识,并游走于大街小巷,用“摄影眼”观察生活百态,记录瞬间影像。高益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工厂车间走来,用相机定格身边的美好,而这也成为了他在那个拼尽全力养家糊口的年代里唯一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照亮人生海海。

  “不务正业”搞文艺的焖火工

  1967年,高益恒初中毕业,到工厂车间就业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青岛轫铁厂的焖火工,这是一个在工业科技尚不发达年代的一个特殊工种,现如今,输入“焖火工”这一关键词,很难找到相关的内容介绍。在高益恒的记忆中,这是一个苦行当,“窑炉里有1300℃的高温,车间里的温度高达40℃,长时间在炉火旁工作,工人的脸都被烤得起皮。”

  而自小熏染的文艺特长是高益恒暂时逃离艰苦工作环境的唯一通道,“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是家庭环境中还是有一种文艺气质在的,我的爷爷画山水、画仕女很厉害,父亲则写得一手好字,书法作品经常被朋友、邻居讨要回去挂在家中。”从小的耳濡目染,高益恒也成为文艺积极分子,能吹笛子,爱跳舞,经常跟着一些宣传队参加演出。在那个略显刻板的年代,高益恒的这些特长显得有些“不务正业”,车间领导几次找到他谈话,言辞之间颇有揶揄:“高师傅,我们厂子养不起你了,整天各种社会活动,今天俱乐部叫你去参加活动,明天工会让你去帮忙,你的班怎么排?活怎么干啊?”高益恒也只能跟同事换班,或是休息日加班,补足欠下的工作时间。

  那时候,繁重的体力劳动足已耗尽一个血气方刚小伙子的全部精力,但是与其他工友喝酒、打牌的娱乐方式不同,高益恒仍然挤出时间“搞文艺”,至今他仍记得在当学徒工的第一个月,领到了24元工资,第一时间跑到书店买下了“觊觎”已久的《芥子园画谱》。

  工资与美学素养同步积攒

  高益恒对摄影的向往是从一台相机开始的。“初中的时候,家中富裕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相机,偶尔会借我用一下。”凭借着天然的审美,高益恒拍摄的照片在构图、取景上颇有独到之处,这更激发了他对摄影的热爱,这也促使高益恒时刻关注着在青岛举办的各个影展、画展,既积攒着摄影理论知识、美学素养,也在积攒着微薄的工资,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将一台心心念念许久的海鸥牌相机收入囊中。

  “那时候威海路上有个大华照相馆,里面出售摄影器材,闲来无事经常过去看,柜台上的售货员都认识我了。”高益恒依稀记得他喊售货员尹老师,一来二去,尹老师也特别关照这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有时候会拿起货架上的照相机让他把玩许久,可是囊中羞涩的他始终无法将其收入囊中。直至结婚后,高益恒跟爱人商量要买一台照相机,“两个人都有工资,相对宽裕一些,另外我也跟爱人保证,买了相机之后多给她和孩子拍照片,后来终于攒够了100元。”高益恒回忆说,当时一台海鸥牌相机要120元,牡丹牌相机相对便宜些,要110元。“那时候买相机心切,拿着100元,又跟同事、朋友借了10块钱,急忙赶到大华照相馆,将那台牡丹牌相机买了下来。当时买相机有点类似于现在买奢侈品的配货,一个相机与五个胶卷捆绑销售,尹老师知道我买相机不容易,偷偷地‘破坏’了店里的规矩,直接让我把相机拿走了。”时至今日回忆起买入第一台相机的过程,高益恒仍心怀感激。

  下了夜班拿起相机就上街

  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高益恒的摄影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东拍西拍,那时候还是三班倒的工作,下了夜班,不睡觉,拿起相机就上街,也不知哪来的精力。”高益恒的摄影处女作是一张名为《勤奋》的景物照,一只小蜜蜂在桃花上采蜜,采取了对角线构图,意境取自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清风拂面,生趣盎然。

  从自发的爱好到自觉的拍摄,高益恒一直将摄影家任锡海视作引路人,也因此成为青岛本土系列摄影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每月5日在市艺术馆二楼会议室举行“青岛摄影月赛”上,都能见到高益恒的身影,在这里,他获取着国内外摄影活动的信息,听摄影同好们讲解摄影知识技术,也在作品的相互品评中查漏补缺。也正是这段时间,高益恒的摄影技艺飞速提升,摄影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等专业杂志,多幅作品赴国外交流展出,并成为国内各类摄影大赛有名的获奖专业户:主要作品《春光无限好》获全国福彩杯摄影艺术大赛金奖;《春天的故事》《往事》获全国两届当代摄影艺术大赛金奖;《补课》在全国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摄影大赛银奖;《江南风味》获绍兴全国摄影大赛铜奖;《秋水依依》获山东省第八届摄影艺术展铜奖;《跳动的爱》获山东省第九届摄影艺术展铜奖,他本人也被评选为“青岛市摄影十佳新人”。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受访者供图

  / 讲述 /

  按下快门的瞬间 与拍摄对象共情

  从挥汗如雨的焖火工,到背着相机采集美好的摄影师,这两种身份在高益恒身上并不突兀。在他看来,工厂车间的经历给予了自己来自于底层生活的历练,通过相机镜头捕捉到的瞬间是对真实生活另一面的挖掘,悲苦、辛酸、喜乐、快意皆是人间风景,所以从他的照片中能够看到与拍摄对象的共情。采访中,高益恒说起了《建设者》的拍摄过程。“当时我家所在的威海路拆迁改造,闲来无事就会跑回去看看建设进程,也因此关注到了建筑工人,我爬上高高的脚手架去拍摄他们的工作状态,但是他们并不配合,于是我给工人师傅们递烟、话家常,来自于生产车间的工作经历与说话方式迅速地拉近了跟他们的关系,也让他们卸下防备。”在高益恒看来,建筑工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许与他对新房的期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有着同频共鸣。

  现如今,人人皆是摄影师的时代,早已退休的高益恒显得有些落伍,不会修图,也不会PS,但他却以最为原始的方式延续着摄影爱好:每天早起,除了帮爱人干些家务事,剩下的时间则会揣上心爱的小黑卡相机,去海边慢跑之际,随手拍些小品。这是他一天中最为快意的时候,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味着人间烟火气,就如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既投入生活、记录生活,也观察和感悟生活——无关技术和器材,而是更高境界的创作和表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今日看点
   第A03版: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
   第A04版:发布
   第A05版:身边事
   第A06版:身边事
   第A07版:都市圈
   第A08版:都市圈
   第A09版:文娱
   第A10版:荣军敬老
   第A11版:优品
   第A12版:财富汇
用相机寻味人间烟火气
青岛早报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A03用相机寻味人间烟火气 2024-10-18 2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