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4:新气象
~~~海草搭建的屋顶、海蛎子作的摇铃、鱼皮制的大鼓……红岛街道宿流社区有个渔岛记忆博物馆
~~~
老物件见证渔村的“前世今生”
海草搭建的屋顶、海蛎子作的摇铃、鱼皮制的大鼓……红岛街道宿流社区有个渔岛记忆博物馆
  博物馆里按照比例制作的渔船。

  博物馆里的渔船灯具。

  扫码观看

  相关新闻

  留住乡愁,寻找记忆,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好去处。城阳区红岛街道宿流社区渔岛记忆博物馆,保存着青岛海岛最初的耕海牧渔记忆。从三根长木捆扎成的小舟到机动船,从海蛎子制作的摇铃到鱼皮鼓……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在岁月的光影中感受老物件的岁月质感,聆听红岛渔村的光阴故事。

  博物馆里打造乡愁“老家”

  坐落在碧波荡漾的胶州湾中的红岛,在20世纪百年时光中,渐渐和身后的大陆连为一体。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红岛的风貌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保存历史、延续文化,让富有胶州湾特色的渔家文化不因时过境迁而被淡漠遗忘,红岛街道和宿流社区携手筹划、打造了这座“宿流社区渔岛记忆博物馆”,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回忆红岛历史、铭记渔家乡愁的“老家”。

  “博物馆于2017年4月启用,建设渔岛记忆博物馆是我们村民的夙愿,大家平时就留意、保存老辈人留下的物件,并详细整理各类资料,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也去居民家动员,最终收集了两千多件藏品。”宿流社区党委委员李淑霞告诉记者。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这里面积不大,物品摆放显得拥挤,但每一件都值得细细观看、品味。这里各种各样的渔具以及早年间的船上用品,每一件都像是在诉说着当年渔民们风里浪里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老物件重现当年渔民生活

  馆内有一处按照比例复制的海草房,里面房间设置与常见农村房屋一样,进门有做饭灶台,左右两边是卧室。屋檐下悬挂着玉米,更显得烟火气十足。

  “海草房的屋顶都是用海草搭建的,屋顶坡度也大,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会很快地流下来。因为海草隔热好,所以住在屋里冬暖夏凉。”博物馆的解说员小李告诉记者,海草房的墙体里掺杂着贝壳碎片,既防潮防水,又坚固耐用,而且墙体要比一般的房屋厚,这也是海草房冬暖夏凉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介绍,在海边这样的海草房曾经有很多,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几乎见不到了。这一处复制的海草房,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当年渔家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近距离感受当年的渔家生活。

  在博物馆里,小李向记者着重介绍了船上只有船长才能使用的一件“宝贝”——一个乌色的木头箱子。之所以说它是“宝贝”,因为它是用来存放财物的钱柜,“船出海时,如果时间长,就要带一些财物,另外在外交易时的钱款也要放在里面。”

  这个木箱的体积不小,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45厘米。箱子顶面上有个小口,用扣板盖着,扣板上的孔用来装锁。“船上所有贵的物品都会锁在里面,放在船长的卧室里。它是村民捐赠的,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馆内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有一些表现当年渔村生活的老照片。“这些都是村民们收藏的,照片里面的信息很丰富,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小李说。

  鱼皮鼓奏出渔家喜怒哀乐

  记者在博物馆里看到不少陶瓷坛子,虽然大小不一,但它们都有一个大“肚子”。据介绍这是过去渔民们在海上使用的浮漂。“肚子”大,排开的水就多,提供的浮力就大。除了当浮漂使用,这些坛子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腌制渔获。当年船上的保鲜手段有限,渔民们就将鱼放到坛子里,撒上盐,可以长时间保存。然而,做浮漂也好,当腌鱼的容器也罢,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这些陶瓷坛子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如今,它的另一项功能却正被有心的宿流村民重新拾起。

  “伙计们,二月二了,海上的冰化了,咱把船推出去吧……嘿呦嘿呦……”在宿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宿流社区文化管理员、鱼皮鼓制作演奏传承人吕帅帅边唱边打击着眼前的鱼皮鼓伴奏。这些鱼皮鼓就是用陶瓷坛子蒙上鱼皮制作而成。“在海岛上,渔民们没有兽皮和合适的制鼓材料,只能就地取材,用鱼皮和陶瓷坛子来制作。”吕帅帅告诉记者,早期的海岛生活中,人们需要用乐器伴奏抒发情感,这些看似简陋的器具,传递着代代渔民的喜怒哀乐。

  2023年城阳区发布的《城阳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红岛街道的宿流鱼皮鼓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记者手记

  魅力红岛时尚多元

  一个村庄建成一个博物馆,为村民们留住“乡愁”,供人们在此寻找曾经的记忆,从2017年至今,7年时间,红岛宿流社区的渔岛记忆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传承的音符,跳动在青岛这座海洋城市向海而兴的宏大旋律之中。

  青岛的魂魄是大海,先辈们在耕海牧渔时代里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需要传承。宿流社区渔岛记忆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都浓缩着这种精神。物件虽老,但精神历久弥新。小学生在这里学习鱼皮鼓的演奏,大学生在这里调研渔岛文化,市民们在这里感受历史的变迁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来,城阳区全面推进文化社区建设,推进文化设施健全完善、文化资源增值利用、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红岛街道,不仅有科技感十足的青岛科技馆、欢乐刺激的方特梦幻王国、古朴雅致的韩家民俗村、乐趣无限的蛤蜊节,更有承载着千年乡愁的宿流村渔岛记忆博物馆。在这一幅幅多彩的“打卡地图”里,一个时尚多元的魅力红岛正健步走来。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赵靓 摄影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周一见
   第A05版:周一见
   第A06版:周一见
   第A07版:一线探访
   第A08版:青岛与世界干杯
   第A09版:青岛与世界干杯
   第A10版:都市圈
   第A11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瞰青岛周刊
   第A14版:新气象
   第A15版:观天下周刊
   第A16版:聚焦
老物件见证渔村的“前世今生”
即墨:“线上”监管 环境执法更高效
青岛早报新气象A14老物件见证渔村的“前世今生” 2024-07-15 2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