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9月17日讯 9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国内外150所高校的370件作品进入总决赛。此次大赛立足“10年风华 赋能未来”的主题,设立“海洋能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装备”“新能源制备装备”等六大赛道,参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多个技术领域,从深海到航天,从高端顶尖技术到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体现了石油装备的创新发展趋势和石油装备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价值。
370支团队集结总决赛
本届大赛自今年6月份启动,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从1654支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的370支团队集结总决赛,决赛团队通过路演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比拼。
在路演现场,来自浙江大学团队研发的深海仿生机器人以狮子鱼的独特外形,吸引了大量专家驻足。团队成员阮东瑞介绍,这个项目从深海狮子鱼的身体结构中获得了灵感,造就了这样一只可以在深海遨游的软体机器人,首创了“软基体-硬散布”的融合体设计理念,将电子器件的耐压本领提高120%,使其可承受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超高水压,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得到了Nature杂志等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面向生产生活、注重实际应用则是此次大赛的又一看点。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带来的“新能源电动车散热用水力悬浮微型泵”项目的部分专利已经转让给华为终端公司应用,项目成果已小批量出售给爱立信、华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企业。赛场上亦有对农业领域的研究作品,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全液压智能莲藕采收作业装备团队所研发的多孔旋转射流结构装置,解决了藕塘作业过程中射流回路堵塞装备的难题。在答辩现场,370支团队带着各自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向评委汇报作品的创新点、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等。
打造创新交流实践平台
经过一系列角逐,深海仿生软体机器人等36件作品获一等奖,核电厂堆内构件水下智能维修系统等75件作品获二等奖,北斗导航双碳节能多能源驱动海水制氢集群等251件作品获三等奖,授予浙江大学深海仿生软体机器人、西安石油大学超强低损伤射孔弹综合优化设计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废料”变”燃料”——新一代工业有机废液高效清洁焚烧关键技术与装备3件作品能源装备之星称号,同时评选出44个优秀组织单位及36位优秀指导教师。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人才交流会和企业招聘会。“这次比赛有一项金属表面防腐与密封技术令我大受震撼,他们将喷射电沉积应用于密封,从最经济的角度切入,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令我受益匪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镍基枝晶型水分解电极制备装置与工艺探究团队成员吴鸿坤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张孝鹏 通讯员 张睿 汪小婷 商雅琦 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