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这个夏天,“巧克力大爷”成了青岛的又一“特产”。细软沙滩,漫长海岸。每当热情的夏季款步走来,红瓦绿树的青岛就会张开宽广的蓝色臂弯,用翻涌的浪花,和市民游客一道拥抱盛夏。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青岛漫长的海岸线上,不仅有承载城市发展的成片码头,还有记录青岛人城市记忆的座座浴场。相较于人工浴场或泳池,海水浴场规模庞大、环境优雅,能够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19世纪后半叶,随着铁路等公共交通技术的发展进步,前往海滨度假并进行海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位于黄海岸边的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海水浴场的城市之一,1901年,年轻的青岛就在汇泉湾畔建设了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海水浴场(今第一海水浴场)。青岛城市发展走过一百三十余个春秋,而海水浴场几乎与青岛城市发展同步,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点滴过往,如今洗海澡已成为青岛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座座海水浴场涌现,段段历史故事相连……
130多年前
汇泉成海水浴场的原点
青岛以城市的形象出现之前,虽然在南部的黄海岸边及胶州湾内分布着不少港湾,但均未被开发成海水浴场,这些港湾及沙滩不过是周边村庄渔户们晒网泊船之地。
二十世纪初,汇泉湾畔,这片东西宽600多米,进深40多米的海湾被开辟为青岛第一座海水浴场。这座海湾距离当时青岛城区很近,海湾大小适中,温柔的U形海湾将海浪强度大大减小,浪高仅1米左右。多座木制更衣室出现在海滩上,德国人的军乐队会定期在沙滩的木亭中演奏音乐。浴场沙质细软的沙滩伴着温柔的海浪,汇泉湾畔的海水浴场迅速成为青岛的旅游地标之一,出现在大量关于青岛的旅游介绍中,其规模位居当时远东第一位。
1903年,一座3层欧式建筑在沙滩北侧拔地而起。这座被称为海滨旅馆的建筑(今南海路23号)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1904年7月营业当月,就有72名游客因客满未能入住海滨旅馆。德国强租青岛时期,如今八大关所在地区被规划为别墅区。随着青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1910年前后,在今八大关以南的太平湾畔,新一处海水浴场被开辟出来。虽然汇泉湾到太平湾的直线距离仅1公里多,但二者之间被汇泉角和丘陵地形阻隔,且当时的八大关地区并没有多少建筑,这个荒僻的浴场使用率极低。
1914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无力东顾,悍然出兵胶东,非法强占青岛及胶济铁路线。日本将汇泉湾的海水浴场改称,于1915年4月再度开门营业。在日本非法占领青岛的8年间,数万日人来到青岛,一度占到青岛人口的20%以上。汇泉湾海水浴场无法承载日侨的海浴需求,开辟新的海水浴场被提上日程。
德占时期栈桥是军商两用码头,前海青岛湾一带的海滩被用作货物堆放。大港投入使用后,栈桥仅作为客货转运码头,为开辟浴场提供了可能。1917年前后,日本占领军将栈桥前的海岸沙滩整理开放,因这里邻近舞鹤町(今太平路),因而当时被称为舞鹤滨海水浴场(今第六海水浴场)。只不过因为此地邻近闹市,与海浴的隐秘开阔环境稍显不符,因而最初只有少数的临时性木制更衣室。日占时期,日本人在后海沿宝山路至新疆路一带开辟浴场(今大港一号与六号码头之间),称之为三日月滨海水浴场,青岛海水浴场的分布延伸进胶州湾。
值得一提的是,德日强占青岛时期,能够享受海水浴场的大都是西方人和日本人,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却遭受不公平待遇,难有机会去浴场游泳。但随着浴场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青岛海水浴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青岛城市拼图的重要一块。
海浴文化
文化名人记录并赞赏
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原本被外国人占据的海水浴场,也逐渐走入青岛居民的生活中。当时的青岛市政部门给各个浴场按所在地区依次命名,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汇泉湾的海水浴场被定名为汇泉湾海水浴场,又称第一海水浴场。
自此向东的浴场相继被命名为八大关(第二)、太平角(第三)、湛山(已不存,今东海西路一带)海水浴场。日本人在新疆路一带开辟的浴场(第五)因靠近大港船渠,也被称为船渠浴场或新疆路浴场,另有前海一带的栈桥(第六)海水浴场。
上世纪20至30年代,动荡的时局让青岛这座城市在历史的大潮中上下起伏。但这没有过多影响青岛人与海水浴场的联系,在盛夏时节去浴场洗海澡,成为越来越多青岛人的选择。
当时居住在青岛的许多文化界名人对青岛的浴场和海浴文化就大加赞赏,老舍和臧克家时常去栈桥旁的海水浴场散步,郁达夫则称赞第一海水浴场“恐怕在东亚,没有一处海水浴场能赶得上青岛”。闻一多先生更是在文章《青岛》中盛赞道:“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双驾马车载人到汇泉浴场去,男的女的中国人和四方的异客……”
上世纪30年代,伴随着八大关高档别墅区地块的开发建设,大量富商巨贾在此置办房产,八大关街区南侧的第二海水浴场和太平角的第三海水浴场得到较快发展。相较于汇泉湾海水浴场,虽然这里规模较小,但海水澄澈且不显拥挤,颇受喜好静谧环境的游泳者们的喜爱。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于1938年再度侵占青岛。青岛城市建设一度陷入停滞,日本侨民再度充斥青岛各大海滨浴场。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在第一海水浴场北侧的跑马场举行了青岛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观看的人群从跑马场外围延伸到南海路,海浪滔滔,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也因此见证了中国人驱逐外侮的历史时刻。
抗战胜利后,青岛各大浴场逐步恢复生机,特别是一浴周边的饭店、咖啡厅等服务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夏季进入浴场的人数日均超过一万人次。但普通青岛市民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海边体验休闲,夏季海岸边大大小小的遮阳伞下,是达官显贵们的家人亲属。据史料记载,当时有美军驻扎在青岛,湛山脚下的第四海水浴场变成美军专用浴场,大港一带的第五海水浴场也一度改为会员制,普通青岛市民无法进入。
四季之海
海水浴场承载城市文化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的各大浴场连同这座城市的一切又回到人民的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城区沿胶州湾继续向北发展。当时的四方、沧口等区是青岛的工业区。为了满足工厂职工及周边居民的海浴需求,1965年,今兴隆一路14号一带被辟为第七海水浴场,周边大量工厂在此设立更衣室。这里也成为四方区居民消暑的好去处。
第七海水浴场设立同年,沧口在西部沿海地带修建第八海水浴场(又称沧口浴场),初期面积1000余平方米,随着沧口各政府部门、驻军单位及工厂企业在此设立更衣室,浴场规模被扩建为6000平方米。
沧口浴场在海岸边修建有大中小三个海池,即便海水退潮,人们仍能在海池中游泳,也是这个浴场的一大特色。自此,青岛形成黄海(东西向)和胶州湾(南北向)交叉排布的八大浴场布局。
随着城市发展,湛山的第四海水浴场因规模小,入浴人数少而逐渐闲置,上世纪末随着青岛东部城区开发而彻底消失。胶州湾内的三座浴场,第五海水浴场因邻近码头作业区,水质变差且海底泥沙淤积,最终成为填海区。四方与沧口浴场则在上世纪90年代因青岛发电厂扩建和环湾快速路建设而消失。
青岛南侧一线的各大浴场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一海水浴场在1984年进行了升级改造,除新建更衣室外,还增设了钟塔、喷泉、雕塑等建筑。接待能力扩充到日均20万人次,是市民及中外游客消夏的首选地。第一海水浴场钟楼下的碰面、寻人及潮汐广播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记忆。
如今,青岛城区的范围早已突破胶州湾东岸的范畴,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拓展,崂山石老人、仰口;黄岛金沙滩、银沙滩相继建成新的海水浴场,现代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盛夏时节踏过细软却滚烫的沙滩,与清凉的海水来一场全方位的拥抱,是青岛人消暑的不二选择。
海水浴场的建设与青岛城市发展亦步亦趋,是青岛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无论是否会游泳,每一个青岛人以及来青岛避暑的游客,都会在脑海中留下段段海水浴场的记忆。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