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6:迎战寒潮
~~~昨日栈桥小青岛等被“蒸汽雾”笼罩 水温和气温20℃的温差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早报“问暖热线”第一时间为市民解决问题
青岛海面再现“雾气蒸腾”
昨日栈桥小青岛等被“蒸汽雾”笼罩 水温和气温20℃的温差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11月30日早晨,小青岛周边海面上升腾起雾气。

  “青岛大海又冒烟儿了”“像是蒸馒头一样”“这种现象可能叫‘海浩’吧”……11月30日早晨,有市民发出青岛近海部分区域的海面上飘逸雾气的照片及视频,早报记者当天在栈桥景区看到,栈桥及小青岛周边海面上确有一层薄雾流动,就像海水在冒热气一样,海面上停泊的船只以及回澜阁、小青岛等都被笼罩在雾气中。这种现象在去年1月7日也曾出现过,当时根据气象专家的解释,这种现象叫“海浩”。当天,早报记者采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了解到,这种现象在我国北部近海及俄罗斯、日本等海域常发,学名应该叫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海浩”的称呼可能是来源于大连的民间说法。

  青岛大海“又冒烟儿了”

  11月30日早晨,我市胶州湾以及市区、西海岸新区近海海面上出现了一层“雾气”,这“雾气”随风移动,就像大海“开锅了”一样,远看去海面上“白茫茫一片”,船只在其中若隐若现。稍遗憾的是,由于当天早晨青岛市区迎来一次冷流降雪,导致能见度稍低,和2021年1月7日早晨青岛出现的“海浩”现象相比,观赏度稍差一些。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的消息,11月30日青岛近海的水温在15℃左右,而当天早晨青岛市区的气温降到-5℃左右,有20℃的温差。当太阳出来后,陆地气温提升较快,大气与海水温差缩小,这一现象逐渐消失。当天早晨,网友及摄影爱好者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在网上传播,很多人表示这种景观少见。

  2021年1月7日早晨,由于强冷空气突袭,青岛近海水温和空气温度相差超过20℃,青岛近海出现了“白茫茫云雾”的奇观,被很多网友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来。当时,青岛市气象台气象专家解释:这种现象叫“海浩”,是指当海面上方的气温骤降,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因此呈现出好像“白茫茫云雾”的现象。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的消息,2021年1月7日,青岛近海的水温为5.3℃,胶州湾水温为3.2℃,而当天青岛市区的气温骤降到了-15.9℃。

  由于气温低,2021年1月7日,青岛沿海还出现了“冰浪”的奇特天气现象,就是在海边的局部区域,低温把波浪冻住,形成美丽的冰冻浪花,这是因为气温太低,加上岸边原本就吸收了太多的寒气,波浪来不及退回去,瞬间被冻住。

  “海浩”其实就是“海雾”

  “海浩”一词的出现,使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发生在海上的新的大气现象。对用“海浩”一词来形容这种现象,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并不认可,对所谓的“海浩”现象和“海浩”一词进行追根溯源,“海浩”并不是气象专业术语,经过大量调查,“海浩”一词是大连獐子岛一带的地方说法。“海浩”只表音,用来表意并不恰当。去年1月份,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就曾公开发布过这一观点。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傅刚教授认为,所谓“海浩”并不是发生在海面上的一种新的大气现象,而是严寒天气条件下常发生在我国北部、俄罗斯及日本等地近海的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其本质就是俗称的“海雾”。这种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展海雾研究的学者、海洋气象学科开创者王彬华《海雾》一书早有记载和讨论。

  黄海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海雾发生地,海雾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的一个主攻方向。团队成员分析研究了2021年1月初的所谓“海浩”现象的图片和视频报道,结合王彬华教授的 《海雾》一书的相关内容,形成了《关于对“海浩”一词的说明》: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经过温暖的海面,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成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由于从北方过来的冷空气整体上是干燥的,因而雾只存在于水蒸气比较充沛的海面附近。一般情况下,当出现-30℃以下气温时往往出现的是冰雾,-10℃以上是水雾,-30℃至-10℃之间是冰水混合雾。

  “海浩”一词源于大连方言

  许多人对“海浩”一词感到既陌生又新鲜,在2021年1月初席卷我国的寒潮天气过程中,“海浩”一词开始在各种媒体上被广泛传播。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经过调查发现,其实“海浩”一词早在2015年就见诸报刊了,2015年11月27日,大连一家媒体刊发《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一文,团队判断这是在国内首次使用了“海浩”一词,至今也尚未发现还有更早使用“海浩”一词的国内外媒体,并且“海浩”这一叫法在学术文献中也未发现。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傅刚教授提供给早报记者的资料,他们团队对“海浩”一词的来历作了详细的追溯,通过电话及微信方式访问了大连市及长岛县的气象部门、高校教授、记者、企业员工等,得出调查结论:“海浩”一词源于辽宁大连獐子岛一带海域老百姓的说法,冬季强寒潮爆发后,当强冷空气流经较暖的海面时,海面上蒸汽腾腾,这种巍巍壮观的景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出hao了”(hao 发音是二声),但没有调查到“hao”的发音对应的汉字。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影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迎战寒潮
   第A06版:迎战寒潮
   第A07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08版:发布
   第A09版:一线探访
   第A10版:身边事
   第A11版:都市圈
   第A12版:天下
青岛海面再现“雾气蒸腾”
暖气不热 多因“积气”
青岛早报迎战寒潮A06青岛海面再现“雾气蒸腾” 2022-12-01 2 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