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杰
宋春舫(1892~1938),戏剧家,藏书家,海洋科学倡导者(上图)。浙江吴兴人。13岁考取秀才,后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继而留学于瑞士日内瓦大学,游学于欧洲,精通英、德、拉丁多种文字。1916年回国后,做过外交官,曾任教于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最早推动西方戏剧及理论介绍与研究的学者,著有《宋春舫论剧》(三种)、《宋春舫戏曲集》,游记有《海外劫灰记》《蒙德卡罗》等。1928年来青,历任青岛观象台海洋科科长、图书馆主任、代理台长;一度担任青岛市政府参事,兼任过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1930年3月,在福山支路筑建褐木庐私人戏剧图书馆,饮誉学界;1932年10月,一度回沪主持上海银行业海光图书馆,并接续编辑《海光》月刊,往来于青沪之间;1938年在青岛病逝。
以诗人生活负科学之使命
1925年的青岛取道之行,无意间让坠马受伤的宋春舫成为了中国海洋科学的推动者。
其时的宋春舫已在戏剧领域饱具声名,1925年5月《清华周刊》文艺增刊第十期刊出的《余上沅致宋春舫书》里说:“希望先生早日复元,再出而为戏剧艺术之前驱。”这时候的宋春舫,已因病推开了诸多事务,他在《顺天时报》发布的《宋春舫启事》称:“鄙人近来身体甚弱,所有京沪报馆杂志邀请担任编辑撰述等事,一概谢绝。此启。”
宋春舫的病情,是因为坠马伤及肺部所致。瘿而咳血,让他只能辗转病榻。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读到了英国凡立而的《海洋与其秘密》,这本浅显而流畅的读物吸引了他,他一度打算将之译为中文,却并未真的动手。而在此之前,他与海洋学有过几次亲密接触,一是1916年夏天,他从巴黎到纽约然后经檀香山回国,船在停靠夏威夷时他参观了Waikiki水族馆,也就是1904年由夏威夷大学Manoa分校设立的威基基水族馆,这里以收藏的彩色热带鱼而闻名,也是全美第三间水族馆。“鲸鳝幽潜、鱼鳞杂还”的情形,让宋春舫感受到了与一般博物院的大为不同;1920年,宋春舫再赴中欧作一战战后经济状况调查时,他在瑞士日内瓦留学时的同学已经担任了蒙乃歌海洋博物院的副院长,这间博物院,就是位于蒙特卡洛的摩纳哥海洋博物馆。1921年春,宋春舫从马赛取道去参观,“光怪陆离、无美不臻”的印象,让他再度感受到海洋科学的生动之美,也彻底改变了他对自然科学比较机械化的印象。
这些经历,使宋春舫自北京南下,取道青岛坐船回上海时,有了新的认识与抒发。其间的因由是,他的朋友蒋丙然在1924年2月代表中央观象台接收了青岛气象测候所,开始执掌青岛观象台。福建闽侯人蒋丙然生于1883年,比宋春舫年长九岁。1912年11月,蒋丙然自比利时双卜罗大学获得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出任北京中央观象台技正,并在北京大学讲授气象学,与时在北京大学讲授欧洲戏剧的宋春舫结识。作为台长的蒋丙然在迎接宋春舫的同时,将新购置的各种海洋仪器拿给他看,不禁勾起了宋春舫倡建中国海洋研究所的动议。
1928年8月25日,宋春舫在青岛汇泉完成了《海洋学与未来之中国海洋研究所》一文,并交由《时事新报》发表于是年9月8日该报的第4版。
这篇文章在文末特别提到:“环顾国中诸海口,其市政建设之完备者,惟青岛足与之(摩纳哥蒙特卡洛)颉颃,以言地势,青岛处黄海西岸,纬度三十六度,扼南北道之咽喉,居全海线之中点,水静波恬、港湾环抱;以言气候,青岛之最低温度,为零下四度余,海水温度,最低者为零上半度,是以严冬之际,无坚冰封港之患,津沽视此,瞠乎后矣;以言科学之设备方面,则观象山上之胶澳观象台中,已有天文、气象、磁力、地震四科,海洋学与气象学,将从此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矣。有此数点,则海洋研究所之出现,当在胶州湾之青岛,吾国科学界之闻人巨子,或不以斯言为皮相乎?”
这篇文章发表后,青岛观象台海洋科于11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宋春舫出任科长。在1929年岁末印行的《青岛特别市观象台五周年纪念册》上,有关“海洋科之增设也”的过程,有了这样一段说明:“本台职掌,原有海温与潮汐两项。当以青岛地临黄海,而海洋之秘密,正为世界学者,共同探讨之时。当商询法国利沙工厂,托制海洋用器,承其代为计划,制造各种必需仪器,但因制造需时,于十七年秋始将各仪运到。本拟附之气象科,嗣以海洋一科,研究之范围,至为广大,而且重要,遂有另设一科之议。宋君春舫,适于此时旅青出其向所研究之计划,相助为理,当以既有专家赞助,决定增设专科以利进行,而科事即由宋君任之。现已有成规,异日当更扩充而光大之也。”
担任科长后,宋春舫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购置图书、搜集标本,间或也驾驶摩托艇到近海一带,探测海洋温度。用他自己的话说:“以诗人生活负科学之使命,亦殊非初料所及也。”
中国破天荒之水族馆
1929年6月,金中柱接替宋春舫出任海洋科科长,并有刘靖国、朱祖佑以技佐职作助手,开启了更为专业的工作阶段。11月9日,宋春舫在广莫庐写就的《海洋科成立之经过》一文中披露:“中国破天荒之水族馆,其地址已得青岛市政府批准保留”。据档案资料查证,这份馆址的确立是在1929年10月,位于莱阳路海滨公园东侧,占地为15亩,也就是说,经蒋丙然、宋春舫致力,青岛市政府已经为青岛水族馆的建设做好了准备。
1930年春,宋春舫出任观象台图书馆主任,将东大楼一楼作为馆区,把图书归置为天文、磁力、气象、地震、海洋、普通自然科学及杂书六类,其中天文一百七十余种,气象二百五十余种,磁力五十余种,地震七十余种,海洋一百余种,普通自然科学一百五十余种,杂书五十余种,这些图书经编号并分制卡片,后印行目录分发同人并寄往国内学术机关。
1930年8月,为给新营构的国立青岛大学丰盈影响力,蔡元培力倡促成中国科学社第15次年会在青岛召开。任鸿隽、胡适、李石曾、竺可桢、秉志、钱崇澍、胡刚复、颜任光等20多位名流云集青岛。蔡元培在年会开幕前几天到达青岛,与蒋丙然、宋春舫等晤谈,蒋丙然、宋春舫遂向蔡元培提议应在青岛成立中国海洋研究所发展海洋科学研究,蔡元培深以为然。在年会上,“青岛是中国最适宜的海洋科研要区”成为共识。据蔡元培回忆,“杏佛与予,并韪其议,商诸若愚及科学社,众意佥同,遂设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常务委员由时任青岛市长的胡若愚和蒋丙然、宋春舫组成,胡若愚为委员长,并议决分步实施建议,先行开办水族馆,接着再建中国海洋研究所。
1930年10月17日,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主持召开了中国海洋研究所第二次筹备会议,宋春舫赴南京汇报筹备计划,李石曾、竺可桢、蒋梦麟、杨杏佛等出席会议。会议议定,先行开办水族馆,建筑及开办经费预定22500元,由青岛市承担一半,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海军部、教育部、工商部、农矿部各拨2000元补助。择定海滨公园为馆址。
不久,青岛水族馆第三次筹备会议在上海举行。因青岛市长胡若愚已去职,筹委会公推新任市长沈鸿烈为常务委员长,并推荐蒋丙然为水族馆馆长,实际工作由宋春舫负责,委托青岛观象台海洋科负责设计并组织施工。
青岛观象台委派技佐朱祖佑绘制图纸,并赴大连星浦水族馆调查。在当时的亚洲大陆,只有大连有一座日本人营建的水族馆,朱祖佑等根据调查绘制了详细图纸和说明书向筹委会报告。筹委会根据报告,参酌各种意见,最终决定水族馆采用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古城垣式。
从沈鸿烈后来在水族馆开馆仪式上的致辞中可以看出,不采用青岛流行的西洋化建筑形式,主要是想借水族馆在洋化的青岛 “表现吾国固有之文化”,因为青岛欧式建筑触目皆是,但能够体现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凤毛麟角,民族形式的水族馆若能落成于游人如织的海滨公园,必然会给中外游人“深切之印象与优美之观感”。
全面延拓海洋科学事业
水族馆民族风格的建筑也在无意间开启了青岛新一轮建筑潮的民族化,随后出现的栈桥回澜阁营建、海滨生物研究所,以及湛山寺增建均采用民族建筑形式,这些区位优越的建筑与欧式建筑共存共生,同构为青岛海滨另一道建筑风景线,也顺应了民族文化心理的回归。
青岛水族馆1931年1月在保留地块的西侧动工,1932年2月建成,据说当时的法籍白俄建筑师弗拉基米尔·尤力甫也参与了设计。水族馆一层展厅平面为长方形,自莱阳路向海边延伸,并与横向的门楼相连。门楼直面大海,门楼的正中辟为主入口,上南筑置了中式双层四角落楼。一层展厅通体由粗面花岗岩贴面,女儿墙被砌成城墙墙垛的样式,厚重的墙体上仅开有小圆窗,搭配红柱绿瓦白墙的阁楼,如同中国古代城门一般。阁楼室内则在四周设置有方柜,陈列海洋生物标本。
展厅中央像一内院,分设有三座圆形水池,以供放养。两侧则为回廊,回廊东西侧为沿墙而筑的室内养鱼池,嵌在墙中,墙体底面的高度与人的胸部平齐,东侧墙辟分为八格,西侧墙辟分为十格,顶上与正面均镶嵌有厚玻璃,用以通透日光。池中注满海水,并置海草岩石等,放养鱼类,以模拟海底景象。总计放养水族百余种,数量合计超过千余。
青岛水族馆伴随建设,费用再度面临问题,1932年4月,宋春舫再赴南京面见蔡元培。蔡元培当即致函沈鸿烈及青岛市政府、财政局等要员,建议从青岛万国体育会加赛的门票收入中补充水族馆建设费,“望成全其事,将加赛照例免税,不胜感盼”。
经过年余施工,1932年5月8日青岛水族馆举行了开馆典礼,并于次日起对外开放。从青岛水族馆的建筑费捐助铭牌上可以明确,总捐助费用28800元,教育部2000元,实业部1000元,东北海军司令部1000元,山东省政府1000元,青岛市政府6000元,中央研究院2000元,北平研究院2000元,青岛大学1000元,青岛观象台2000元,青岛万国体育会9500元,爱礼司洋行100元,宋春舫先生600元,朱润生先生500元,宋云生夫人50元,蒋丙然先生50元。
在这份名单中,朱润生是德资礼和洋行买办朱鉴堂的公子,也是宋春舫的内弟;宋云生夫人,很可能是宋春舫的伯母,是其父宋季生的嫂夫人。
在水族馆施工期间,《中央日报》在1931年10月又刊出了《蔡元培李石曾等发起设立海洋研究所》的消息,披露了蔡元培等“欲以最经济方法而达到研究海洋学为目的”三期建设筹划。第一期,设水族馆、海洋博物馆及图书馆;第二期,置办小汽船一艘,以及测验海洋之重要仪器,专供研究员赴海研究之用;第三期开办海洋理化研究室及海洋生物研究室。三期规划总投资20万元,其格局可以全面延拓海洋科学事业。
水族馆开馆,蔡元培虽未亲临,但也发来贺辞,“予惟亚洲大陆之有水族馆,大连而外,仅有此馆!大连水族馆,出自日人之经营。规模既小,设备亦殊简陋。然则此馆,当为吾国第一矣。比年国家多故,百事尽废,独此水族馆,得二三君子之努力,以底于成。于此亦见事在人为,苟能赴之以毅力,持之以恒心,又安能惧其不能终济乎?”
青岛水族馆自此成为东亚最具规模的海洋生物展览馆,直隶于中国海洋研究所,由青岛观象台代为管理,联袂开展海洋学研究。其建筑,也伴随宣传,逐步定格为青岛海滨的标志性建筑。来青岛的西洋画家,大多会到青岛海滨作写生,而青岛水族馆也成为了不息描摹的对象。
青岛水族馆自1932年5月9日开放,实行购券参观制,每人每券国币一角,至是年11月10日冬季休馆,计有42413人入馆参观,“就青岛市居民而言,半年来参观本馆人数,达七分之一,亦可谓不少矣。”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