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7:理论周刊
从“手艺”到“手造”: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王睿璇

  传统手工艺是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和结果。传统手工艺即“手艺”,是人民群众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技能,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些手工艺采用天然材料,以精湛的手艺来完成,形成有特色的工艺流程和民俗意蕴。其历史悠久、体系庞大,涵盖了从饮食制作到建筑营造,从染织木作到雕塑陶瓷等领域,是民族文化基因的生动展现。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近年来,“手造”概念的提出,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活力。作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的产物,“手造”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更在形式、材料、功能等方面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消费需求。山东手造作为代表山东传统手工艺和相关非遗文化的品牌,是“手造”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山东手造以物化的形式传达了“非遗”魅力,唤醒了消费者的文化自觉,使“非遗”以现代表达与生产模式活在当下。

  从“手艺”到“手造”源于传承环境的变迁

  近百年来,人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中国社会转型尤为显著。这一进程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手艺”到“手造”的转变,不仅反映了手工艺的革新发展,更是传承中适应环境变迁的结果。

  第一,城镇传统手工艺传承环境的变迁。在农业文明时期,城镇传统手工艺传承主要为“官造”与“民造”。“官造”手工艺以宫廷和达官贵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其生产管理严格,技艺精湛,代表了当时手工艺的最高水平。而“民造”手工艺则更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满足日常需求,体现了民间文化和审美偏好。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私营手工业的繁荣,民间手工艺产品贸易的品类逐渐增加,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城镇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品的涌现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从“器”向“艺”转变。一些精湛的手工作品不再被视为日常用品,更多地受到市场和审美趋势的影响,其制作技艺和风格也随之变化。同时,部分传统农业文明中作为副业的手工艺(如纺织、榨油等)也转向工业化生产,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第二,农村传统手工艺传承环境的变迁。传统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不仅是满足生活之需的手段,也是提高家庭收益和满足交换需求的重要途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当社区结构发生变化时,手工艺的传承也会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导致手工艺传承失去原有的社区基础。同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成本产生了影响,使其无法与工业制成品相抗衡。

  总而言之,从“手艺”到“手造”的转变是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中适应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从“手艺”到“手造”反映创作理念的时代演进

  时代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手艺人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上的变化。“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的职责就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传统工匠精神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为核心。在当代,这种精神需与创新精神相结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一,从技艺传承到创新设计。在过去,传统手工艺在传承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技艺的精准复制和风格的保守。在现代社会,非遗传承人开始注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创新设计表达传统文化。如在胶州剪纸技艺传承中,年纪大的传承人通常是会剪“古花样”最多的人,其剪纸创作是在“古花样”基础上的即兴创作;但年轻传承人则更倾向采用新的题材、创意和技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结合,技法更加多元,作品融入了较多现代绘画和设计的手段。在文化“两创”视域下,传统技艺的创新设计变得愈发重要,但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实践未必能使技艺保存延续。因此,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第二,从封闭创作到社群互动。传统手工艺人的生产生活往往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创作过程相对独立,程式相对固定。“作坊”是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其生产、销售、使用都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完成。在现代社会,行业协会、网络论坛、行业培训等新形式为传承人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非遗传承人开始重视社群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交流,促进技艺的成熟与发展。这种互动不仅为传承人提供了更多创作灵感,也为其市场转化提供了更多机会。

  第三,从经济生存到文化使命。过去,许多传承人靠其技艺为生,创作更多是生计所需。现在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将非遗传承视为自身的使命,他们不仅是技艺的承载者和实践者,更致力于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从“手艺”到“手造”的转变,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在技艺层面的创新发展,更是创作理念的转变。非遗传承人在注重传统技艺传承的同时,不断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传承方式的转变源自传承理念的革新

  当代非遗传承人实践着更为开放多元的传承路径,从家族或师徒间的传授,拓展为包括公共教育、线上分享、志愿服务以及社区传播的开放式传承。

  传承方式从一脉相承到多元习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历来重师承、讲流派,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是最常见模式。一般通过“拜师仪式—师父口传—徒弟模仿—师父心授”这几个过程,最终得以“获得真传”。另外一种传承方式是社会传承。社会传承往往是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如刺绣、剪纸、面塑、糖塑、编织等。传统手工艺人的创作过程,往往是传播学习的过程,学艺者通过模仿、复制或者拜师请教等方式进行学习。近年来,传承方式逐步走向多元化,传承人和学艺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构。数字化传播和公益性传承领域的兴起,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化传播使技艺的传承突破了地理和时间限制,线上课程、视频教学、互动平台等使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

  传承理念不断革新,非遗保护更强调活态传承。从“手艺”到“手造”,是探索传承道路,让手工艺不再是单纯需要保存的“遗产”,而是在新时期继续实践其价值,成为活的文化现象的表现。“非遗在社区”正是基于活态传承理念提出的非遗保护工作方式。在非遗保护工作逐步深入的当下,众多曾经消失于公众视野之外的技艺,正通过公益性的传承传播活动重新融入当代生活。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技艺的展现和应用,更是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融合体,它们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青岛作为“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城市,通过实施“一社区,一手艺”计划,以及“展、演、传、教、建、特、创”方式,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非遗传承人不仅是非遗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更是非遗社区培育过程的关键力量。

  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将非遗文化带入社区,让更多居民得以亲身体验和感受非遗的魅力。通过举办展览展示、公益展演、传授技艺等活动使之融入社区,在加深社区居民对非遗认知的同时,激发他们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随着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社区居民成为非遗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非遗社区的形成不仅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基础,也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文系2023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QDSKL230125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城事
   第07版:理论周刊
   第08版:人大在行动
   第09版:今日即墨
   第10版:青报读书
   第11版:福彩
   第12版:专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行风在线》模式的现代治理价值
从“手艺”到“手造”: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青岛日报理论周刊07从“手艺”到“手造”: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2024-11-29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