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项目举行完工仪式,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又一重点项目成果落地。该工程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31个月的紧张施工提前建成,已具备通车条件。下一步,将视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简称“中北通道”)胶州段建设情况适时开放通行。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是中北通道的先行实施段,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建设单位为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桥梁全长3.4公里,概算投资18.8亿元,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标准宽度57米,最大宽度68.5米,双向十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单体公路桥梁。国道204和中北通道在此会合共线跨越大沽河。
近年来,随着胶东机场转场运营,区域交通承载量需求激增,原大沽河桥已不能满足高效通行的需求。新建大沽河特大桥高架跨越多条地面道路,与旧桥通行相比,通行减少5个红绿灯,通行速度由原来40-60km/h提升到80-100km/h。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四项特色创新——
创新党建和业务融合新模式。“公路修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项目开工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代建、设计、监理、施工、第三方检测等各参建单位成立工地临时党支部。各参建单位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合同约束关系转换为由党建引领的思想统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组织关系,对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创新项目施工管理新方法。项目坚持创新优先,在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勇于突破,取得丰硕成果,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山东省省部级工法1项,青岛市市级工法3项、科学技术奖1项,荣获科技建造示范工程。2021年、2022年连续获评青岛市“平安工地”示范工程,2022年获评山东省“平安工地”省级示范工程。
创新应用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通过BIM技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实现各阶段多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有效传递,提升青岛公路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省内BIM技术应用样板工程。项目获评BIM类示范工程,荣获“龙图杯第十一届全国BIM大赛三等奖”“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优秀成果奖”。
创新打造智能公路基础设施。贯彻“新基建”理念,以“全路段感知、全天候通行、全过程管控”为定位,项目设计的智慧公路设施主要有交通事件极速感知系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道路凝冰自动化处置系统,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
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大沽河区域骨架路网,优化胶东机场和临空经济区集疏运体系,大幅提升胶东机场周边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天候通行保障能力。随着与之相连的中北通道胶州段、城阳段等陆续完工,将有力完善青岛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支撑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更好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建六局:
聚力攻坚,确保优质履约
由中建六局承建的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一标段全长2.212公里,含有预应力现浇箱梁31联,最大跨度65米,单联最大混凝土方量为4600立方米。该项目具有异形变截面墩柱、超宽现浇桥梁、预应力钢束设计复杂及多次交通导流等施工难点。
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在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坚持目标导向,运用多种技术措施,创新管理思路,着力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团队采用大体积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箱梁一次性浇筑综合施工技术,解决了箱梁施工缝及施工进度问题;采用智能激光摊铺技术,提升超宽桥面混凝土铺装质量。此外,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发扬“白加黑”“5+2”奋战精神,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工期节点完成。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开展技术创新、方案优化,全面应用“十项新技术”,通过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等手段充分发挥技术对项目生产、安全和质量的保障作用;积极运用“BIM+”工作法,综合管控各项工作,建设智慧工地,实现项目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实现从“建造”到“智造”的转变。打造安全工地方面,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及“一岗双责”等制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党建+安全”暨“人人争当安全员”等专项活动,加强宣传培训,深植安全生产理念。项目经理周明洪牢记使命,履责于行,带领项目团队成员严格落实公司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全面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控力度,消除早晚作业时间管理盲点。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作为具有红色基因的建筑央企,中建六局将继续秉承“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中建精神,积极融入青岛市城市更新建设,践行央企担当,聚力攻坚、突出服务、优质履约,建造精品工程,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铁十局:
匠心促创新,精工育匠人
由中铁十局承建的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二标段全长1.198公里,主要包括主线桥758米,C辅道桥桥梁210米、路基392.176米,D辅道桥桥梁210米、路基276.874米。施工过程中,中铁十局大沽河桥梁工程项目部以“匠心促创新,精工育匠人”为目标,积极发挥李龙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质量、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四新”技术施工等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制定专项方案,精心打造示范工程,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开工以来,面对涉及专业多、施工难度大、工期压力大、交叉作业等情况,项目参建人员上下一心,加强施工全过程管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快施工进度。
建设期间,李龙深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管理,克服了水中墩、深水基础、水上作业难度大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抢晴天、战雨天,加班加点推进施工进度,自主攻克完成了“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分单元平移施工工法”和“深水基础强风化泥岩地质旋挖钻机+螺旋钻头引孔施工工法”两项省部级工法,申报了包括“脚手架单元托运装置”“轴力计定位保护装置”在内的七项发明专利。新技术的应用为项目累计节约施工工期84天,降低施工成本1142万元。项目部先后获评中铁十局青岛公司“成本管理先进单位”“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先进集体”“星际幸福之家”,荣获中铁十局“我为创效献一策”优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获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示范工地”、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