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求来源
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
党报热线82863300
■话题热度 ★★★★★
社区活动室是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参与文体活动、增进邻里和谐、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场所。今年8月,青岛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三放两化”指示要求 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部分市民反映,一些已落成的社区活动室不能使用,他们无法“近”享家门口的福利和便利。记者梳理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党报热线82863300、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平台近3个月受理的信息,发现有关社区活动室不开放的投诉约120条,涉及七区三市的51个社区活动室。
现场1
升级改造后却弃用
家住李沧区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绿城蓝岸北区的李女士向党报热线反映,从去年3月至今,他们小区内的社区活动室一直“闭门谢客”。
记者在绿城蓝岸北区西北门外的一处临街网点看到,一楼设有音乐室、会议室、24小时自助书屋等活动室,房间内配套设备一应俱全,但大门紧闭并挂着链条锁,现场找不到管理人员,也没有张贴联系方式。
“这几个活动室设施齐全,就这样闲置太可惜了。”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处活动中心于2013年和小区一同交付、投入使用,当初室内设施比较简单,后期几经升级改造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活动中心最近一次完成升级是在去年2月,之后有不少单位特地来参观学习,但从去年4月起,就再没有向居民开放过。
“我曾向延川路社区询问小区内的活动室关闭的原因,社区工作人员的回复是抽不出人手管理,并建议我们到延川路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李女士说,那个社区活动中心的条件确实更好,但无法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他们希望就近利用现有的资源。
记者在位于延川路2号的延川路社区活动中心看到,这里有文化活动室、理论宣讲室、科普教育室等功能性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内都有居民在上课。门口张贴的活动表显示,课程有美术、书法、气功、瑜伽、体能训练等。这些活动室从周一至周五几乎全天都有排课,有的活动室在周六、周日或工作日的晚上也有活动或课程,可见抢手程度。
现场2
挪作他用成仓库
家住市北区河西街道河西社区的王先生反映,新都心苑小区里的社区活动室被挪作他用,成为堆放物料的仓库。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活动室位于小区5号楼一层,大门紧锁,室内堆放着大量破旧的展板、桌椅、文件柜等办公物料。
据王先生介绍,这个活动室由开发商配建并移交给社区管理,面积约260平方米。2019年,社区将其打造成了社区活动室,供居民下棋打牌。但好景不长,因为活动室位于居民楼下,并且隔音效果不好,存在噪音扰民的问题,当年就关闭了。社区承诺升级改造后再重新开放。
“我们起初满怀期待,但始终没有看到活动室有升级改造的迹象。如今,这里成了仓库,居民只能在半露天的廊道里下棋打牌。”王先生认为,如果对活动室的门窗等设施实施隔音改造,并规范活动室的使用时间,可以解决扰民问题。即使活动室不用作棋牌室,也可以改造成自习室、阅览室、书画室,都可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王先生还提到,河西社区文化中心的健身活动室也是“铁将军把门”。
记者在河西社区文化中心看到,这里设有棋牌书画室和健身活动室。棋牌书画室里摆着8张方桌,座无虚席,30余位居民正在下棋、打牌、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而健身活动室大门紧锁,现场没有张贴是否开放的告示,室内摆放着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推举训练器等多台大型健身设备。
“从2017年落成,这处健身活动室就没怎么开过。”一位在广场上运动的居民说,如果能到室内健身,即使遇到雨雪、降温等特殊天气也不耽误运动。
还有受访的居民表示,由于这个活动室经常锁着门,他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具体用途。
探因
经费不足 管理缺失
社区活动室的建设初衷是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市近期发布的《通知》,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低于30平方米,用于直接服务群众和开展活动的面积不低于70%,还要求加大社区养老、普惠托育、文化体育、助餐助医等“个性化、兜底线”精准服务力度。
在我市大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硬标准和软服务的背景下,为何部分活动室不能正常向居民开放?
记者采访相关街道、社区时,多名基层工作人员表示,社区活动室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后期管理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而且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尤其在一些远离社区办公地点的活动室,工作人员无法在现场管理,担心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
一些社区活动室尽管被市民屡次投诉,但依然不开放。不少投诉者表示,他们反映问题后,出面回复的大都是本街道或社区的工作人员。“答复的内容不是没钱就是人员不足,到头来社区活动室还是不开。”一位投诉人说。
根据《青岛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服务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区(市)民政部门负责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监督管理,并应当定期组织检查。
某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针对个别社区活动室不开放或挪作他用的问题,他们只能敦促街道、社区整改,没有进一步的制约措施。
建议
专业运营 完善法规
市政协委员安波曾就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运行做过专项调研。他认为,应当加大社区基层综合服务设施的经费投入,并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以解决社区资金、人力负担过重和管理不专业等问题。
安波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文体活动经费的投入,保障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强对公共文化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记录并核查落实资金的使用情况,保障资金能够专款专用。另外,对于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鼓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合作平台,择优确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单位,明确运营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从而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我市2015年出台的《规范》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后期运营管理方面,缺乏标准和处罚措施的相关规定,应当进一步完善。上海在这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安波介绍,早在2013年,上海便出台了专门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立法——《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细化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定了项目清单、评估考核办法、投诉处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例如,对于经费问题,《规定》明确,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建设规模、服务项目、服务人口确定每年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财政投入数量,并不断加大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投入。
对于后期监管问题,《规定》明确,挤占、挪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由文化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擅自拆除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青岛也能尽快实现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