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大力探索开展标准化建设,通过动态化、系统性制定完善制度机制,堵漏洞、补短板,助创新、求发展。经过青岛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持续努力,全市检察人员确立了标准化的工作理念,基本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备的标准化制度机制,有效发挥了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推动作用。近年来,市南、黄岛、即墨、平度等基层院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院等荣誉称号。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青岛检察机关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如: 突出探索性,通过制定、实施具体明确、全面统一、可操作可追溯的标准,确立详细、科学的目标,规范各项检察工作流程,并通过规范、常态的监督检查来检验工作任务是否按标准开展或完成,确保各项检察工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程序规范、奖惩有据;突出融合性,积极探索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思路举措和方式方法,把标准内容和工作要求同步嵌入网络流程的操作环节,相继建成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平台、青少年法治建设云平台、公益诉讼服务中心等,打造出能用、好用、管用的“标准化建设2.0版”;突出集成性,动态补充、优化各项制度,同步加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融合,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标准化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由静态、平面、孤立的制度向动态、立体、体系化的机制发展;突出长效性,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出围绕党建统领、理念先行、监督办案、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全面总结巩固近年来标准化制度机制建设成果,促进各项标准化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更加科学规范等。
在此选撷部分基层检察机关探索以标准化建设助推检察工作的具体实例。
李沧区检察院:
“司法救助家”温暖百姓心
“多亏各位检察官的帮助,让我申请到这笔救助金,帮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太感谢了!”近日,在李沧区检察院检察服务大厅“司法救助家”,申请人王某激动地说。这是该院建立司法救助金额计算标准化工作机制以来,办理的又一起司法救助案件。
2021年1月,王某被前夫李某打伤,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级。李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审查起诉时,发现王某急需救助,便依据司法救助标准化工作流程,将案件移送该院第五检察部。
第五检察部主任刘远龙审查发现,被害人王某右侧眼眶下壁骨折,医院建议手术,但因生活困难无钱医治而放弃治疗。她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而李某平时既不支付抚养费,案发后也未对王某作任何赔偿。走访确认王某实际情况后,李沧区检察院依法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并依据该院制定的司法救助金标准化计算方法,将王某家庭困难、受伤程度等情况换算为具体的分值,确定向王某发放1.4万元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李沧区检察院在开展司法救助时,发现司法救助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已影响到司法救助工作质效。为此,该院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辟出专门场所,创建“司法救助家”,并出台《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施细则》,对司法救助方式、救助标准进行规范,形成了一套以经济救助为主体,以法律援助、支持起诉为配套,以思想疏导、宣传教育为辅助,以衔接其他社会救助为助力的科学救助体系。
为明确救助金额、减少争议,李沧区检察院结合被救助人的困难程度及受侵害情况,对司法救助金额设定了标准化计算公式。“我们推行的救助金计算标准化工作,将申请人伤情等级、困难状况、赔付情况、因案遭受损失等均列为评估因素,通过明确救助标准、完善救助程序,真正让来访群众在我们的‘司法救助家’感受到家的温暖。”刘远龙说。
2021年以来,李沧区检察院秉持“应救即救、应救尽救”原则,深入探索标准化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具有李沧特色的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模式。2021年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3件,发放救助金37.3万元,正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
崂山区检察院:
二维码串起案件“生命周期”
“有了案件二维码,档案再多也不怕。”日前,崂山区检察院档案管理员宋晗婷以这句话向记者概括自己的整体感受。2021年,该院引入“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理念,大力建设智能检察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部案件“一案一码”和动态管理。
崂山区检察院虽然是全市人数最少的基层院,但每年办理的案件数量却并不少,与办案相关的档案信息更多,档案整理工作非常繁重。以往每到月底,宋晗婷的电话就成了最“火”热线,必须挨个部门询问案卷整理情况。有时案管流程统计出现延迟,她还要和一线办案检察官、案管部门反复核对,确保案件归档无一疏漏。
崂山区检察院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梳理出案件底数不清、归档效率不高、办案风险防范难、评查审查不及时、案卷质量难以保证等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堵点。随即成立攻关组,以标准化、信息化融合为引领,探索构建业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和归档考核系统深度融合的检察档案管理新机制。推行该机制后,案件管理部门每受理一案,都会在第一时间生成案卷二维码,通过办案系统即时推送到办案的各个阶段,通过“一案一码”,形成“受案、线上办结、实质性评查整卷、程序性审查、线下归档、考核得分”单线闭环。
“这样的归档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用标准化方式回答了‘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崂山区检察院案管办负责人周博见说。
借力信息化,崂山区检察院实行了应归卷、实归卷自动在线比对精准推送和超期卷、问题卷后台自动预警分类处置等机制。同时,该院还把案卷归档作为检察人员考核的硬指标,逾期信息会自动记录到考核系统的相应质量评价指标中。办案人只有在线上线下“双归档”,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查无误后才能生成绩效得分。
为确保案件归档入库后的安全保密,崂山区检察院对归档案卷实行联网管理,系统根据档案二维码和档案架条形码对每一份卷宗进行精准定位,同时联通电子卷宗,对档案借阅进行位置定位和出入库时间记录,借阅效率和安全性大为提高。
“小小的二维码,能串联起每个案件的全部生命周期。”崂山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于鹏说。
即墨区检察院:
依法务实办案避开“二级风险”
“希望你们吸取教训,遵纪守法,敬畏法律才是长远之道。”近日,即墨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此前被不起诉处理的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说:“这次教训非常深刻,没有检察院的帮助,我们公司就垮了。”
据了解,这家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产品研发重点企业,年营业额2亿多元。2017年至2018年,公司负责人周某在无真实业务的情况下,安排运营总监张某、业务员赵某按照价税合计7%从外地5家公司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27份,用于公司进项支出。案发后,涉案三人均投案自首,企业也补缴了税款。随着周某、张某和赵某被采取强制措施,出行受限,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多家金融机构与其解除合作关系,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员工纷纷辞职。
案件进入检察环节后,即墨区检察院及时启动涉企案件标准化办案程序,按照“分类定策、分级评估、分层决定、分块服务”的“四分式”要求,第一时间听取公安、税务和街道党工委意见,在综合考虑自首、补缴税款情节及企业发展、员工生计等因素基础上,研究确定依法从宽的办案策略。通过开展办案经济影响评估,办案检察官将该案确定为“二级风险”,即可能造成企业停工停产三个月以上,影响职工就业,并导致重大项目建设停工停产。
该院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和检委会进行研究,经向即墨区委和青岛市检察院请示汇报,依法对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案件办结后,该院向涉案公司送达检察建议,促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并承担了青岛市5G通信行业重点研发项目。周某激动地表示:“我们一定全力把企业产能搞上去,合法经营多纳税,多创造就业岗位,为青岛经济发展作贡献。”
该案是即墨区检察院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该院打造基层检察服务标准化工作体系的成果展示。近年来,该院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标准化理念为引领,构建了契合基层检察工作实际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并于2021年10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