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青岛市民政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消费的行动计划》,提出12项重点举措,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智慧康养到旅居产业等多维度发力,力争到2025年全面激活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居家养老更贴心:
家庭床位、助餐服务全覆盖
针对失能老人居家照护需求,青岛将加快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计划2025年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同时深化老年助餐服务,通过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目标新增助餐签约老年人2万人。此外,支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专业服务,让居家养老服务更贴心。
社区服务再升级:
家门口享“一站式”养老
未来,青岛将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2025年,建设10处区(市)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拓展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功能。社区层面将重点打造“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建设30个嵌入式失智老人照护中心和20个康复辅具租购站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康复辅具租赁、认知障碍照护等“一站式”服务。
智慧养老新场景:
虚拟养老院、智能设备齐上阵
青岛将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业态,2025年,计划建设2家配备智能设备的标准化智慧养老院,并推广“虚拟养老院”模式,通过线上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远程监护等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和家政公司也将加入养老服务队伍,探索社区养老新路径。
旅居康养成亮点:
山海疗愈打造国际目的地
依托滨海资源,青岛将推出一系列“山海疗愈+智慧康旅”特色产品,打造康养旅居基地,并联合其他省市共建合作机制,目标建设国际旅居康养目的地。2025年,青岛还将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推动银发经济集聚发展。
适老化改造惠万家:
1万户家庭享“沉浸式”体验
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青岛将支持1万户以上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将相关用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范围。社区还将设置适老化产品展示点,组织“沉浸式”体验活动,帮助老年人直观感受改造效果。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优化机构养老床位结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推广中医药康养服务等举措,并明确对养老机构落实税费优惠、水电气热居民价等政策支持。
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通过多部门协同、全链条布局,旨在让养老服务更普惠、消费选择更丰富,助力老年人乐享“夕阳红”。随着政策落地,青岛银发经济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记者 尚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