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训
公元2002年秋月,青岛市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组织了对唐岛湾琅琊台海域的田野调查和水下考古,去探寻远古在这片海域曾经发生过的海战遗迹古航道及古代沉船踪迹。
位于今胶州湾畔、黄岛区域唐岛湾畔之琅琊古港,位居春秋时期中国五大港口之首。可供停泊大型舟船,加之腹地深远富饶,因此琅琊古港成为兵家争夺之战略要地。公元前485年深秋,在这片海域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海战,这便是著名的齐吴琅琊海战。
早在公元前496年,在吴越之战中,吴国败于越国手下,吴王阖闾战败而死。后吴国太子夫差继位。他励精图治,整顿军队,瞅准时机进攻越国。这次吴国占尽先机大败越王勾践,一度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吴王夫差雄心勃勃意欲称霸中原,于是穷兵黩武四处扩张,首先意图呑并富庶的齐国。
吴王夫差为实现呑并齐国版图之目的,进行了充分准备。一是不惜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兴兵备战开凿壕沟,作为水陆运兵准备;二是大造战船意图从海上进攻琅琊进而占领齐国,水陆并进攻打齐国,齐国危在旦夕。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以齐国“鲍氏弑君”为由发动对齐国呑并之战。为了师出有名,吴王夫差巧妙地利用了齐国内部的政变,以“讨伐乱臣贼子,维护天下正道”为旗号,在军门外故作姿态,痛哭三日,以显示其出兵之正义与无奈。随后他亲率大军,借道鲁国,联合鲁、邾、剡三国之师,意图一举击溃齐国。在齐国琅琊古港海域展开了一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大海战,即历史上有名的“齐吴大海战”。据《左传·哀公十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吴越春秋》等记载,吴帅徐承陆上攻齐失败,遂率水师从海上直扑齐国南部的重镇琅琊港区域而来。
当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其海上水师配置有各类大型楼船、桥船等大战船。而齐国也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借天然军港优势及渔盐强盛之力,大兴水师建设。齐国得线报,对于吴国的海上进攻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远航奔袭的吴国舟师到达琅琊古港之时,齐国舟师早已摆好战斗队形以逸待劳应对吴国水师的进攻,激烈的齐吴大海战在琅琊古港以东海域爆发了。
琅琊古港成为两国军队海上激烈较量的战场。吴军企图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齐国彻底击垮。齐国水师在吴国舟师激烈的进攻中,使用了新发明的“钩拒”“长斧”等战斗工具,在海面上扭转了战局,吴军水师遭受重创,残存的吴国水师狼狈返回了吴国。此次海战以齐胜吴败而告终。
此后,齐国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实力,逐渐在东海乃至整个北方海域树立了威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师大国。而这场海战,在世界海战史上也具有重要记载,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海战。
(作者系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作家、文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