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3:医声
用爱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

  每天早上不到8点,60多台血透机依次排开飞速运转,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为患者上机、测血压、查体征、床边巡视……这里是关乎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地方——血液透析室,每个患者平均每周要来2至3次。作为血液透析室的“大管家”,护士长王焕娟从建立科室起二十余年如一日,陪伴着这些肾透析患者的朝朝暮暮。近日记者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采访,听到了许多温情的守护故事。

  透析室是患者“第二个家”

  每天清晨,当阳光还没照进门诊大楼的时候,血液透析室的护士们早已穿戴整齐,做着透析前的准备。这里的患者,一年有几乎一半时间在这里透析,因此许多患者说“这儿等同于第二个家”。“这样特殊的科室,特殊的病患,赋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就是让生命在我们手中得到更好的照护和延续。”王焕娟说,她1994年参加工作,见证了30年间血液透析室的一次次技术升级,一次次扩地搬迁,从最初的6台机器到现在67台,从以前的十几个病人到现在服务近270人。

  透析室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因尿毒症已透析20多年,她说,“以前跟着住在南京、武汉的女儿们也‘透’遍了大江南北,但哪里都赶不上咱胶州好。”长时间的相处和精心的服务,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就像家人朋友一样。

  记者看到,在透析室内,无论患者年龄大小,所有的出入区、结账、开药等环节基本都由护理人员亲力亲为,办好之后直接交至患者手中,免去后顾之忧。近年来科室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了多项便民措施,如门诊住院化管理、个性化健康宣教模式、弹性排班制等,技术设备升级与服务细心用心,一同保障透析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延时服务用心携手“奋战”

  15床的小王患有先天性肾小球疾病,从12岁做透析,至今也有20年了,每次透析,他都安安静静地躺着看书;20床的一位销售员,曾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并发症不得不前来透析,极大地影响了工作……他们原本都有正常的生活轨道,却因为每周需要三次透析,每次一做就是4小时,而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甚至脱离社会。

  面对这些情况,护士长王焕娟思来想去,咬咬牙说“开晚班”。早班护士清晨5:30就到院,直到下午5:30下班。晚班护理人员则从下午5:00一直工作到深夜11:30。“面对病魔,医护人员与病人是在同一个战壕携手奋战的战友。”这是王焕娟一直在科室推行的理念,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刚下班,只要病人有需要,团队都会及时出现在患者身边。曾有一次,一位患者因在家里贪嘴多吃了东西(透析需要忌口),在车站突发不适症状,浑身瘫软无力,家属紧急联系王焕娟,王焕娟开车带上2名护士直奔车站,提前做好透析准备,带回医院第一时间做上了透析,使患者化险为夷。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庄笑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3版:青岛面孔
   第A04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5版:深读
   第A06版:大爱青岛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11版:警戒线
   第A12版:健康
   第A13版:医声
   第A14版:常青树
   第A15版:才艺
   第A16版:天下
肚子鼓包 小心“疝气”
半岁宝宝频频“鞠躬” 警惕罕见婴儿痉挛症
百岁老人不慎骨折 手术让她重新行走
用爱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
青岛早报医声A13用爱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 2024-03-26 2 2024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