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1:头版
~~~山东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
~~~68岁孙宏光办理遗体捐献登记将“生命厚礼”留人间
~~~
~~~
~~~
“我要为社会贡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68岁孙宏光办理遗体捐献登记将“生命厚礼”留人间

  “兔年伊始,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1月28日,青岛市68岁的孙宏光拿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颁发给他的遗体捐献荣誉证书。接过红彤彤的证书,他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

  校友义举激起遗体捐献想法

  孙宏光说,他捐献遗体的想法,缘自2008年。那一年,自己青岛二中70届校友陈树庆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除了敬佩之情,自己也有了要遗体捐献的想法”。

  同时,社会上墓地价格暴涨的现状也让他的想法更为坚定,“现在买块墓地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给家人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很多老百姓调侃‘死不起’。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上世纪90年代给父母买的墓地才几千块,现在几十万了,还要交服务费。人死如灯灭,给孩子留下那么重的负担没有必要。从社会角度讲,现在医学院、研究机构、还有很多患者都需要一些作研究或者捐献的器官。我的身体很好,常年坚持锻炼,能在最后时刻让自己的器官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遗体捐献,于己于国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孙宏光曾经在网上查询过一些关于遗体捐献的信息。其中的数据让他震惊,“截至2021年6月1日,青岛市实现遗体捐献1006例,登记5650人。所占比例实在太低了。咱们国人一直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的观念。但我父亲生前也说过‘人死如灯灭’,人到世上走一遭,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走得越简单越好。我之前看到过青岛最早遗体捐献者、青岛医学院沈福彭教授的雕像,至今受人尊敬。名人教授尚能如此洒脱,何况我一介草民?”

  疫情触动对生命的思考

  “疫情解封,医院一夜之间发热急诊爆棚。抢药、抢口罩、抢黄桃罐头、血站告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孙宏光急切地想做些什么,他拨打了血站的电话,可是他已经超过献血年龄,“我已经连续献血多年,献血证记录已经数千毫升,如今居然被剥夺了献血资格。看来是真的老了!”孙宏光打趣又无奈地说道。

  献血不成,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曾经那个“捐献遗体”的想法又浮现在孙宏光的脑海中,“那就捐献遗体吧!”于是,他立即拨通陈树庆的电话,咨询他遗体捐献登记的流程事项。“陈哥爽快答应说直接陪我去,也好久不见了正好一起吃个饭叙叙旧。”

  在陈树庆的陪同下,1月28日,大年初七,节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孙宏光来到了青岛市红十字协会。“程序比我想得要简单很多。听说也是近几年简化了,不再需要家属、子女陪同去签字。我现场给孩子打了电话,他同意后,我代替他签字,很快就完成了手续的办理。”

  走出青岛市红十字协会的大门,孙宏光感觉一身轻松,多年的一个心愿终于完成了。

  提及家人对自己捐献遗体的看法,孙宏光说,“我之前很多次在家中提到关于遗体捐献的想法,家人也早有心理准备,我去办理手续的时候,家人也没有阻拦。我这个人比较豁达,‘一辈不管两辈事’,无论以后,他们是效仿我还是埋怨我,那我百年之后都不知道了,也无所谓了。”

  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热

  孙宏光把遗体捐献视作“最后一分光和热”,在拿到捐献证书之前,他已经做了二十余年公益活动。早年在中山路街道一个社区负责工作的时候,孙宏光就经常组织参加各种助老、助学、环保等方面的公益活动,还创办了“居家馨社区服务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开始跟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公益红娘,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才能让人实现生命的价值。”孙宏光说。记者 崔佳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乐龄快报
   第A03版:健康周刊
   第A04版:健康周刊
   第A06版:健康问诊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博览
养老服务将实现“一码通”
“我要为社会贡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如何用手机挂号
用余晖照亮生命希望
广告
老年生活报头版A01“我要为社会贡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2023-02-06 2 2023年02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