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和平年代,我们致敬先烈——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是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宁与繁荣。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青岛早报记者日前采访了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葛德均,听他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忆往事
顶住飞机大炮轰炸击退敌人
1951年10月,还在青岛三中念书的葛德均被选中,成为山东军区机要训练大队译电班的一名学员。经过了8个多月的学习,1952年7月,葛德均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后勤部,成为了一名译电员。1952年9月,部队正在江苏南翔驻扎,突然奉命做长途调动的准备。几天后,葛德均跟随部队坐火车到丹东集结。1952年9月6日,葛德均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徒步1000多里路后于9月30日晚到达朝鲜元山市。葛德均说,由于白天空中有敌机的威胁,他们只能选择夜间行军。为了避开敌人的侦察和袭击,还需要走小路,以免被敌军的侦察机发现。“部队拿到的地图都是简易地图,路上的山川、河流标注得并不清楚,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有坠崖危险。志愿军战士本就疲惫,还要在夜间行军,其中难度,可见一斑。”葛德均说。
葛德均告诉记者,部队到达朝鲜元山后,立即在元山以南的崇山峻岭中挖坑道和构筑永久性防御工事,防备敌人从元山海上登陆。“在驻地,白天无法埋锅做饭,因为敌人的飞机一见到炊烟就狂轰滥炸,只能等晚上隐蔽做饭,中午我们都是吃冷饭。10月份的朝鲜已经很冷了,但当时大家都年轻气盛,士气颇高。”葛德均回忆道。
在元山驻扎了几个月后,1953年1月,敌人向第23军驻地发起进攻。第23军依托之前修筑的坑道工事,顶住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打死打伤大批敌人,守住了阵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葛德均说,这场“丁字山之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标志性的一仗。
忆战友
舍身为部队开辟进攻道路
第23军在熟悉了战场情况后,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使后续部队适时投入战斗,第23军67师在石砚洞北山的山腰部,距敌障碍物仅120米处,挖了一条屯兵坑道,战士们称它为“特别坑道”。“在敌人鼻子下挖坑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敌人发现我们战士的行踪后,多次出动兵力破坏,都被我们的战士击退。”葛德均说,“特别坑道”能囤积大量弹药、粮食、饮水、急救包等,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7月6日深夜,天空被密集的雨幕笼罩,第23军67师200团战士们不畏风雨,向对面的敌军发起了反击行动。这场雨夜中的战斗异常惨烈,雨水与汗水、血水交织在一起,葛德均的战友许家朋所在的突击排冒着大雨沿侧翼向敌军主峰阵地发起攻击。“接近主峰时,敌军一个暗堡突然开火,将我们的战士压制在山腰间。”葛德均说,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后,许家朋不待排长命令,主动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前进中许家朋右腿被打断,左腿也受了重伤,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剧痛,一步步艰难地爬向敌堡。当他终于接近目标,拉响导火索时,却遭遇了意外——炸药因受潮未能引爆。
此时,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许家朋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机枪。“许家朋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提起当时的场景,葛德均哽咽了,70多年前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在许家朋英雄壮举的激励下,战友们士气大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终于成功占领了主峰和次峰。尽管敌人多次组织反扑,但都被我军英勇地击退。从此,石砚洞北山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敌人再也无法染指这片土地。”葛德均说。
/ 延伸 /
比起英勇献身的战友们
任何军功章都不值一提
葛德均感叹要珍惜眼前美好生活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葛德均作为中方人员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直到1958年3月才撤离朝鲜回国。入朝作战、驻守6年,葛德均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在此后的工作中还被兰州军区评为英雄劳模代表,记个人三等功1次。葛德均说,“比起那些英勇献身的战友们,我的任何军功章都不值一提。”
离家从军时葛德均刚满20岁,后又随部队到青海玉树参加平叛战斗、到福建厦门驻守,退休后与几位山东籍战友还时有来往,大家一起谈起往事不禁唏嘘,感叹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和平从来都是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来之不易。”葛德均说,在战争面前,基层官兵面对的是战斗,兵团首长们关注的是战役,交战各国的元首思考的则是战略,“个人的努力和牺牲或许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个人的力量使得战略得以实现,国家意志得以彰显。”
葛德均告诉记者,电影《长津湖》中指导员梅生看着女儿的照片说的一句话十分触动人心,让他颇有共鸣,“剧中的梅生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回忆起在朝鲜的艰苦岁月,葛德均表示,“冬天鹅毛大雪不停地下,山上的积雪有半人深,战士们的身上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装,连睫毛上也挂着冰碴。我当时握着钢笔翻译电报时,感觉手里就像握着冰块一样刺痛,身体关节也因为极寒的天气肿胀难以弯曲。”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于倢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