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3: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97岁抗战老兵于可节回到即墨农村 用唱红歌、讲故事的方式怀念并肩作战的战友
一首抗战红歌唱了79年
97岁抗战老兵于可节回到即墨农村 用唱红歌、讲故事的方式怀念并肩作战的战友
  于可节向记者讲述当年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

  扫码观看

  相关视频

  剪辑 记者 尉杨

  开篇语

  以国之名致敬英烈。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1个烈士纪念日,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由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青岛早报联合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各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永志不忘”特别报道。连日来,记者深入实地调查采访,深入乡村,面对面聆听抗战老兵讲述战斗故事;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红色文物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一幕幕鲜活的先烈纪念场景、一个个感人的英烈故事,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凝聚着那段峥嵘岁月的伟大精神,更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国家的尊严与荣耀。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后洪兴村抗战老兵于可节就是其中之一。于可节与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冲锋在前。面对采访,于可节讲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战绩,而是那些牺牲的战友的故事。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位战友都是那么鲜活,他们的名字和音容笑貌,历经70多年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9月27日,青岛早报记者来到于可节家中,聆听这位年近百岁老兵讲述他与牺牲战友的故事。

  敌人子弹从耳边呼啸穿过

  今年97岁高龄的于可节,身板依然硬朗,虽然视力已经模糊,还有点耳背,可老人说起话来声如洪钟。1945年6月入伍的于可节,经历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多次战斗,之后又参加了解放青岛战争。回忆起7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他依然激动不已。

  “记得有一次接到了侦察敌情的任务,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我和战友扮成了百姓,混入敌占区……”于可节说,现在想起当时和敌人面对面,还真有些害怕。也是那次,年轻的于可节第一次直面死亡,直面战争的残酷。“子弹嗖嗖地飞过来……”还有一次,他们在执行任务途中和几名鬼子面对面相遇。突然,耳边冷风响起,一颗子弹呼啸而来。当时以为“挂彩”了,但是没看到出血,回去后才发现,是自己的棉袄被子弹打穿了。“离得那么近,敌人长什么模样都看得一清二楚,紧接着就是一场激战。鬼子以为遭遇上了八路军大部队,吓得一路逃窜了。”于可节声情并茂地说。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次的战斗都伴随着巨大牺牲。于可节说,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连的副连长为了掩护战友,不幸中弹牺牲,于可节回忆起那个场景,眼中闪烁着泪光。“在一次指挥战斗时,被敌人发现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副连长的腿。中枪后,他继续指挥战斗,被再次打中胸部,英勇牺牲。”讲到这,老人哽咽了,他说,副连长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了保护大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趴在战壕里耳朵差点被“震聋”

  回忆起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于可节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那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们一起啃过冰冷的干粮,一起喝过浑浊的泥水,一起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一起紧握钢枪赶走了鬼子,那份生死与共的情谊,比钢铁还要坚固,比火焰还要炽热。在解放青岛的几次战斗中,他们同样经历了难以磨灭的岁月。“记得解放青岛的时候,发生在即墨的一次战斗,敌我双方打得非常激烈。那时候,炮声一响,地动山摇。我们趴在战壕里,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就等着冲锋号一响跃出战壕冲向敌人。”于可节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脸上的皱纹也随着表情的变化而更加深刻。接着,他又握紧拳头,提高了声调:“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我们一点都不害怕。”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在激战中,几位战友不幸牺牲。“有一个同村的,还有几个是邻村和海阳的。”这些曾经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的伙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英勇无畏,什么是舍生忘死。战友的离去,给于可节带来巨大触动的同时,也激励他更加机智勇敢地战斗。他善于利用地形,巧妙地躲避敌人的攻击;他敏锐地洞察敌人的弱点,果断地发起进攻,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为了胜利而拼搏。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多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战斗的画面却始终深深地刻在于可节的脑海中。只要他一闭上眼,无数的场景便如电影般在眼前浮现。他看到了战友们冲锋陷阵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呐喊声;他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一首红歌唱了半个多世纪

  “战斗英雄任常伦,19岁参加了‌八路军。打仗像猛虎,冲锋在头阵,完成任务坚决又认真,为人民战斗才有决心……”9月27日,秋日斜阳照在后洪兴村的大街上。这个时候,村民们熟悉的那首红歌《战斗英雄任常伦》响起。后洪兴村的人都知道,这是抗战老兵于可节的歌声,这首歌他已经在村里传唱了79年。

  在烽火硝烟的岁月中,于可节和千千万万的英雄一样,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然而,这位老兵却始终忘不了在自己眼前牺牲的战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老人经常在村里唱起那首《战斗英雄任常伦》。

  《战斗英雄任常伦》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首歌,也是为数不多的歌颂战斗英雄个人的一首歌。对于刚入伍的于可节来说,任常伦的英雄事迹便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那一刻,他在心中立下了坚定的誓言,一定要成为像任常伦那样的抗战英雄。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他刻苦训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而战。而这首《战斗英雄任常伦》给于可节提供了精神食粮。他很快学会了这首歌,那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成了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力量源泉。

  70多年过去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无法抹去他心中对英雄的敬仰和对那首歌的热爱。每当他唱起这首歌,眼中依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他身上,老人挺直脊梁,微微仰头,那首《战斗英雄任常伦》便在空气中荡漾开来。那熟悉的旋律,仿佛带着他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延伸 /

  这盛世,如你所愿

  入伍后,于可节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小几十场战争,多次负伤,但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在战斗前线。1959年回到地方后,被安置在济南化工厂工作。然而,曾经的战火岁月,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1962年,他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即墨。

  “这么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在这片山上走一走看一看,给村民唱红歌、讲战斗故事。”于可节说,回到即墨后,他每日守望着这片土地,仿佛在与战友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他会在清晨的微风中,对着曾经的战场诉说着思念;他会在夕阳的余晖下,回忆着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他不想让他们太寂寞,他要用自己的陪伴,让战友们知道,他们从未被遗忘……

  如今,于可节每天听收音机,了解国防事业。当听到国家在军事领域取得的一项项重大成就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默默对牺牲的战友说:“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我们的军队也越来越现代化了。”

  曾经那些炮火与硝烟、困苦与抗争,那些真实存在过的人和故事,都在于可节慷慨激昂的叙述中,从细微处缓缓勾勒出真实图景,那是老人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如今,每当他唱起那些熟悉的抗战歌曲,声音虽已不再嘹亮,但却充满着深情与力量。那歌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血与火的战场。他用歌声向牺牲的战友汇报着祖国如今的强大,用歌声告诉战友,他们守护的土地如今生机勃勃,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实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抗战老兵于可节将初心写进岁月,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第A03版: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第A04版: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第A05版: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第A06版:长假乐翻天
   第A07版:长假乐翻天
   第A08版:长假乐翻天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深读
   第A11版:健康
   第A12版:常青树
一首抗战红歌唱了79年
青岛早报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A03一首抗战红歌唱了79年 2024-10-01 2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