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公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至少有15名学子被两校的强基计划录取,今年考入清华、北大的青岛学子已升至40人左右。昨天,记者采访了9位被这两所名校录取的青岛学子,听他们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强基经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被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录取的15名学生来自全市9所高中,其中青岛二中5人、青岛西海岸新区一中2人、平度一中2人、胶南一中1人、城阳一中1人、即墨实验高中1人、即墨二中1人、莱西一中1人、莱西实验学校1人。
15名学生中,9人被清华大学录取,6人被北京大学录取。其中,青岛二中冯青同、汪之茗为竞赛生,被破格录取;青西一中朱昭宇曾在物理奥赛中夺得银牌,被破格录取;其余12名学生则凭高考成绩入围。
15名学生中,3人高考成绩达到了690分,分别为青岛二中的殷艺轩(691分)、冯青同(691分)以及青西一中的尹之桐(690分)。据老师介绍,按照高考成绩,3人是可以被清北裸分录取的,但在位次上没有太大优势,专业选择上会受限,为此3名学子选择冲刺强基计划并成功。
根据高考成绩公布以来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青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已达到40人以上,这一数据中还不包括艺术类(美术)、提前批等考生。接下来,随着不同批次、不同类型的录取结果出炉,今年青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青岛二中 殷艺轩
注重课内学习,做好日常积累
“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的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面试为线上面试,主要考查考生平时对知识点的积累。”殷艺轩表示,想入围名校的强基计划,高考成绩非常关键。平时应该注重课内学习,保持课内成绩的稳定,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解决。
对于北大强基计划的笔试,殷艺轩总结自己的复习计划后坦言:“我虽然参加过物理竞赛,但数学成绩并不占优势,所以我提前复习高一、高二的数学知识,练习一些高中数学竞赛一试的题目,这些对于强基计划考试很有用。此外我还学习了数论相关知识,同时多练习计算,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语文方面,平时就要做好积累,把基础知识学得更加扎实,强化文言文功底,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在强基计划的笔试中灵活应对,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于北大强基计划的面试环节,殷艺轩告诉记者:“北大的强基面试主要考查考生平时积累的与基础学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所以殷艺轩在参加物理竞赛的过程中,会提前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参加相关夏令营等活动,了解物理学前沿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是帮助她从容、顺利走出面试考场的关键所在。
青岛二中 冯青同
重改错多积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很荣幸能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学习方面的经验。”冯青同向记者介绍,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位老师曾说过:“文科是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这话确实不错,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积累。
冯青同告诉记者:“当把所有做过的选择题放在一起比较时,会发现选项的错误类型和内在逻辑是有迹可循的。有时面对主观题会觉得无从下手,但记录题目类型、整理题目答案时就会发现,只要把答题角度立起来,主观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做。让很多人头痛的作文题,总结出题目的不同类型,也有可以套用的结构和思路。”所以,想要学好语文,不能只靠大量做题,最重要的是让每一套题都做得有价值,要学会使用改错本、积累本,并且经常翻看,只有这样,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
“模拟题夯实基础,多思考提高上限。”对于数学学科,冯青同说,2023年高考数学Ⅰ卷的难度有所下降,侧重考查考生的细致、心态等应考能力。想要培养这些能力,多做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和学习语文一样,做数学题也不能只追求量,而应该追求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学会见题思类、见类归法,并尝试深入思考命题人的意图和题目解法的内在逻辑。
针对今年高考中略有难度的英语试卷,冯青同认为英语的复习方法和语文学科相同。“多积累、多运用。”他说,英语单词是读懂文章和写作文的基础,不认识单词,一切都是空谈。对于背单词,他给大家推荐了一种记忆方法:首先要会读,查阅音标,弄清单词发音;其次要掌握英译汉、汉译英,背诵拼写。做好以上步骤后,就到了应用的时候了。语言的应用能力主要反映在作文上,想要写好作文,一是要多背诵词组、句子,做好积累,要多写并且多找老师帮忙看,才会有所提高。
青岛二中 宋佳霖
建立“解题体系”,答卷快速准确
“高考备考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基础扎实,这也是贯穿高三学习的主旋律。”宋佳霖认为,所谓基础,就是一个涵盖所有题型、记录所有规范答题格式的系统性解题体系。这一体系的优势在于,首先它能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拿到所有中低档题的分数,而这些分数可以占到试卷分数的80%;其次,虽然它不一定能帮助考生解决部分难题和创新题,但它可以帮考生节省下充分的时间来尝试解答这些难题。
如何构建系统性解题体系?宋佳霖以数学举例:“可以找一张白纸,写下所有知识点,在知识点后写下所有见过的题型,在每个题型后写下所有的答题思路。第一次整理的体系肯定是不完整的,但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不妨在每次考试前都尝试整理一遍,既能总结前一阶段的收获,也有助于在考试中应用体系,锻炼熟练度。多次重复这一过程,这一解题体系就会日益完善,实践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高考备考的第二步是要做到能力提升。”什么是能力?宋佳霖认为,就是拥有临场解决20%难题的解题素养。如何能够提升这种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地刷题。这种刷题不是为了提升熟练度,而是为了培养临场应变的思维和能力,所以追求的不是量大,而是质精。还是以数学学习为例,多尝试练习压轴题,认真研究答案。一种精妙的解法,标志性的、有别于其他解法的步骤往往只有两三步,一定要找到它们,厘清它们的脉络。在这一过程中,你会认识到这些步骤在解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面对难题时,在条件和结论中插入一个个步骤,用它们串联起整条逻辑链,解出难题也就水到渠成。这是对于数学解题逻辑本质的掌握,对于其他学科也有借鉴意义。
对于明年想要备战强基的考生,宋佳霖也有经验分享:“准备强基计划,重点在于平时的积累。”以清华强基计划为例,笔试包括两部分:难度略低于竞赛的数理化不定项选择和展现专业志趣的文章写作,而面试则是让考生现场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平时就着手准备的,很难通过一两周的冲刺实现质的飞跃。“我建议有志于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们,一是从现在起就开始学习达到竞赛难度的知识,辅以刷题练习;二是有意识地关心学科前沿领域,做有深度的研究学习;三是可以利用一些时事新闻材料,模拟现场阅读和回答问题,锻炼短时间内分析材料和组织观点的能力。”
莱西一中 史尚坤
在规划中学习,在思考中拓展
在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中,史尚坤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围。7月6日,在谈到学习心得时,史尚坤说,自己平时学习时喜欢提前做好计划,明确行动目标。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有了极强的规划能力,学习中才不会浅尝辄止,而是系统性地学习并进行反思总结。
“学习理科,数学尤为重要,一定要学好数学,用数学来带动化学、物理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史尚坤分享了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和经验。对于文科学习,史尚坤认为关键在于平日的积累,只要在学习中好好规划,不断累积知识,到时一定会有所收获。史尚坤的老师介绍,史尚坤的规划力和行动力极强,每天都会自觉学习到晚上12点,同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
青岛二中 汪之茗
在参赛和学习之间找好平衡
“在2021年和2022年,我两次获得了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银牌,破格入围北大强基计划。今年高考,我获得了686分的总成绩,数学和物理都是满分,但是语文失利了,没能达到裸分线。我想介绍一下平衡竞赛和文化课学习的方法以及文化课的学习经验,希望学弟学妹们取长补短。”汪之茗说,如果选择竞赛这条路,首先要在平衡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参加竞赛时,如果想要冲进省队、赢得奖牌,一般都需要停课数月,这就对赛后回归文化课学习、恢复正常成绩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结束竞赛后,需要大规模补强文化课。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每段时间集中学习一个科目,其他科目只保持最低限度的学习节奏,当这一科目成绩显著提高之后,再转移学习其他科目。在学习顺序上,应该尽可能选择相对较强且容易拉分的科目,通过集中学习,将这一科目的成绩提高到很突出的水平。”汪之茗认为这种学习方法会产生一种带动其他科目提高的效果。
对于每个学科的学习,汪之茗也分享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2022年高考时数学题很难,此后一年中的模拟题都难度大增,结果今年的数学高考题却比较简单。”汪之茗表示,不能把拉分的希望过度寄托于数学,自己就是猛练数学,结果高考分数根本拉不开。而对于数学成绩的提升,在先掌握基础知识和一部分二级结论之后,再从正常难度的模拟题刷到较难的模拟题,中间总结遇到的套路和错题即可。
城阳一中 张无忧
每周钻研一两道超出能力的难题
“我对成绩直觉还是挺准的,考完后就觉得自己考得还行,这个结果也算在意料之中。”张无忧表示,自己的自信源自于对文化课的扎实掌握。“高三时的复习要针对各科特点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并且做到回归课本。”张无忧说,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每个单元,首先熟悉整体内容,最后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而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在平常训练中养成规范化书写答题步骤的习惯,并每周钻研一两道难度超出自己解题能力的题目。
张无忧的父亲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己从孩子小的时候便教育她“每天坚持一个好习惯,改正一个坏习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改掉一个坏习惯,就相当于养成一个好习惯,你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突出。”
张无忧考出优异的成绩也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培育,她说:“刚上高三的时候,同学们的各科学习都存在一定问题,老师教会我们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记者了解到,城阳一中的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学方案,而张无忧则不打折扣地落实学校和老师安排,无论是听课还是写作业、考试,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张无忧表示:“我们全班同学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业,我觉得和同学们交流起来更轻松和容易。同学们的友情是支撑我走完高三艰苦学习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
即将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学科的张无忧,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北京大学历史学科更偏向于科研,我计划在大一、大二时打牢知识基础,大三、大四时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做出一定的成果,毕业之后能够在国内高校任教,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
胶南一中 刘宇轩
将强基思维和课内知识衔接起来
“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刘宇轩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告诉记者,他通过强基计划,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
对于强基考试的成功,刘宇轩特别感激胶南一中长期以来对学生强基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寒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竞赛和强基培养,在高三冲刺阶段,学校和任课老师也非常注重强基思维与课内知识的衔接,专门聘请教练助学生拓展知识。高考结束后,刘宇轩就投入了强基计划的备考中,心无旁骛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并从中总结反思,收获知识、提高能力,“虽然很累,但是收获满满。”在高中学习中,刘宇轩喜欢涉猎一些课外知识,尽管没有参与过正式的数学竞赛,但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竞赛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强基课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忆起强基的笔试过程,刘宇轩说自己很放松:“笔试第一个小时考语文,基本上是阅读理解、文言文题,其中掺杂了字音字形等基础题。第二个小时考数学,共20道题,难度比较大,当时按部就班地做出来的可能不到一半。但我觉得,除了参加过数竞的同学,题目的难度对大家来说是一样的,只要保证会做的题做对、做好就行。”
成功进入面试后,刘宇轩回忆:“约8分钟的面试,主要是自我介绍。两位主考老师的提问主要围绕对专业的理解和志向,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刘宇轩表示,面试过程中一定要沉着自信,体现出自己对未来规划的决心和认知很重要。对于未来,刘宇轩十分笃定,他从小就喜欢医学,长大后更热衷于通过研究基础医学认识人体与疾病的本质与规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即墨实验高中 刘峻硕
做任何事都要“早一点,勤快一些”
7月5日下午,即墨实验高中刘峻硕被拉入清华大学学长组建的微信群,他得知自己向往已久的清华梦终于圆了!经过再次确认综合成绩,他通过了强基计划综合考核,并被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录取。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自律。”刘峻硕的老师介绍,刘峻硕是个擅长规划、目标明确、坚韧自律的孩子。高一开始,报考清华大学的梦想就种在了刘峻硕心底,并成为他高中三年努力的目标。每天,第一个走进学校的总是刘峻硕,他相信做任何事都早一点、勤快一些没有坏处。他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打牢了自己的知识基础。
“学习之余,我会通过网络搜罗教辅资料,进行自我拓展。高考后的一个月是冲刺强基的关键时期,适当放松之余,我一直按部就班地进行拓展训练。我对航空航天领域心怀向往,希望能在自己的兴趣领域里深耕。”刘峻硕介绍,清华大学强基综合成绩是由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折算得来的。刘峻硕认为清华大学的校考既站在了时代前沿,又很接地气。当时3位考官面试,给了他一份材料,让他分析材料中的问题,并问了他对于专业方向的想法。刘峻硕说自己拿到材料时比较紧张,但老师们交流起来很随和,整个面试过程自然流畅。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学习便利,他建议学弟学妹在日后的学习中要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相对专业的网站和公众号,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即墨二中 郑姜砚多
竞赛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科思维
即墨二中考生郑姜砚多的高考总成绩,正处在清华和北大祼分录取的边缘。让郑姜砚多兴奋的是,自己顺利通过了强基计划的选拔,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7月6日,郑姜砚多的班主任王龙介绍,郑姜砚多在强基考试中表现突出。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笔试考查数学、物理、化学三科,题目比高考难很多。强基的笔试成绩在总分中占9%,面试成绩占6%,高考成绩占85%。
郑姜砚多介绍,自己在笔试和面试中发挥得都不错。清华强基计划的试题侧重对理科思维的考查。面试时,他拿到了一篇长文章,要求现场阅读、分析题目,并给出答案。凭借着平时的知识积累,他取得了优异成绩。郑姜砚多此前有过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并拿到过省二等奖的好成绩。他认为竞赛经历对自己培养学科思维有很大帮助,有了竞赛经历,应对高考中的拔高题以及强基选拔中的考题都游刃有余。
王龙介绍,在强基面试的前两天,几个老师陪着郑姜砚多一同到了北京,为他加油鼓劲。郑姜砚多说起自己取得的成绩,对每一位老师都表达了感激之情。他将心怀梦想,背负着老师们的希冀,继续奔赴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康晓欢 图片由学校和受访人提供
图1:青岛二中冯青同(左)和汪之茗(右)。
图2:青岛二中宋佳霖。
图3:青岛二中殷艺轩。
图4:即墨二中 郑姜砚多。
图5:即墨实验高中刘峻硕。
图6:城阳一中 张无忧。
图7:胶南一中 刘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