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0:人文青岛
青岛文艺的早期耕耘者:王卓
后排左起:王卓、王玫、孙瑜,坐者为刘继群。
为《青潮》设计的封面,内含“王卓”两字。
1933年刊于《北洋画报》的指画崂山华楼一奇峰。

  ■臧杰

  伴随着1922年的主权回归,青岛进入胶澳商埠时代。随着新政府的成立,社会管理、工商文教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一些经由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青年开始投身青岛,成为青岛文艺的早期耕耘者,临沂人王卓就是其中之一,也是留下了深远影响的一员。

  画油画·拍电影

  原名王幹华的王卓,号文桢,幼年成长于济南。其父王廷瑞毕业于齐鲁大学医科,曾在冯玉祥部做过军医。1922年,周爱周在济南贡院墙根教育会举办美展并发起唯美画会,少年王卓是成员之一。

  同年9月,王卓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学习。毕业后曾短暂到成都参与创办私立四川美术专门学校,并担任过西画系的主任。

  1925年前后,王卓回到山东,在中学任职。其时由京返济的俞剑华在济南芙蓉街北开办了翰墨缘美术院,并出任周爱周创办的山东美术学校的国画教员,同时编辑发行《翰墨缘半月刊》(共出版13期)。王卓到美术院协助工作,并和张愚瑛辅助俞剑华整理了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这本著述系由陈师曾1922年在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时的讲座记录辑录而成。1925年6月,《义宁陈师曾先生遗著 中国绘画史》以翰墨缘美术院的名义刊行,收录有俞锟(剑华)所作的序言和陈师曾小传,售价大洋六角。

  次年,王卓投身青岛担任私立胶澳中学任美术教员,自此与青岛结下七年之缘。

  王卓来青岛后,很快与自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在青岛养病的孙瑜结识,二人与王卓的弟弟王玫(文栋),药房开办人钟振东曾一度筹拍过电影《青岛之波》。生于1890年的钟振东乃天津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医科大学,在山东路10号开办有华振氏大药房。而王卓的弟弟王玫生于1907年,时为法资银行万国储蓄会山东总分会的打字员。万国储蓄会山东总分会原设于济南,1927年北伐军沿津浦铁路北上后,在济南的外国人纷纷逃往青岛避难,万国储蓄会山东总分会也迁至青岛并改称青岛分行。

  《青岛之波》原是一部抒情喜剧,后因故未拍成。孙瑜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曾有文字说——

  由于上海的电影圈难进,我曾有过在青岛自己计划拍摄电影的一段经历。

  我在青岛结识了王玫、王卓弟兄俩,当时他们也和我一样,是抱着各种伟大理想的好青年,他们原籍山东临沂县,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十九代后裔。

  王卓钻研人像摄影,弟弟王玫自幼就是提琴迷,他除了喜爱提琴演奏外,还钻探小提琴的制作。我还结识了一位在青岛开药房的天津人钟振东,他交游广泛,富有行动,钟和王家弟兄见我回国“怀才不遇”,进不了电影圈,就和我多次商谈,共同计划出一个所谓“简单可行”的自行拍片方案。这个方案是这样的,由我编写一个以著名消夏胜地青岛为背景的抒情喜剧——《青岛之波》……但是拍摄一部电影谈何容易,《青岛之波》在我们千方百计筹划之后,仍然无法在当年夏季到来之前开拍,最后终于风平浪静地消逝了……

  而根据孙瑜的通讯录所记,王玫的工作地址“万国储蓄会”位于“馆陶路二号”,住址在“云南路汇兴里八十三号”,后者也应是王卓的寓居地。和王卓、王玫共同生活的,还有小妹王文俊,她后来在两位哥哥的支持影响下,考入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图画专修科。

  搞戏剧·办刊物

  1928年,王卓还和弟弟王玫以及李同愈、杜宇、马纳川、魏常华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专业话剧团“光明剧社”,并在他供职的学校(1929年改为“青岛市市立中学校”)排演剧目,同年于“新舞台”公演了《卞昆冈》。《卞昆冈》系由徐志摩与陆小曼合作写就,在1928年四五月间连载于《新月》第一卷第2号、第3号。

  据王玫的回忆,在“新舞台”公演的《卞昆冈》,是免费赠送戏票,观众以青年学生为主。这出戏的女演员多为文德女中的学生,由杜宇任导演,马纳川等为演员,王卓绘制布景,而王玫则在舞台的一侧拉小提琴伴奏。

  这一年,王卓还加入了以胶济铁路职员为主干的书画社团——少海书画社。少海书画社也是第一个青岛民间书画社团,有着健全的组织架构,除简章明确的责权利外,对研究、创作、展览、出刊、销售都有清晰的规定。是年冬,少海书画社在青岛火车站钟楼的二楼举办了第一次书画展览。

  从同时印行的书画册可以看出,王卓作了“丹青曙光”的题词。其著录部分对他的介绍是:“王君卓,字幹华,号文桢,山东临沂人,嗜金石,工书画,又擅指墨及一切法西绘画,用笔秀劲,卓然成家,不蹈前人蹊径,历充唯美画会委员,四川美专西画系主任,及山东中校、青岛中校美术教员。”

  在附录润例表中可见,王卓所订的润例价格在社员中居中,每平方英尺精细山水3元、写意山水2元、写意花卉翎毛1元,篆刻石章小篆1元大篆2元,画像和油画面议。

  此后,少海书画社又连续举行了三次画展,在第二次画展时也印行有画集一册,亦收录有王卓的画作。

  也是在1928年,泗水路4号的李宏爱向报刊主管单位——胶澳商埠局警察厅申请创办《灿烂画报》,这份画报以“提倡文化 灌输美术”为宗旨,每周三发刊一次,内容涵括古今书画、金石、器皿、照片以及文学、小说、笔记等。王卓也参与其间。

  一年后,新文学作家王统照发起青岛第一个文学月刊《青潮》的编印,王卓、王玫及杜宇、李同愈等仍是最热忱的支持者。王卓提纲了封面的设计。他以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和月亮的搭配,同构了新的封面。编者的话里说:“人们的生活不能离开自然,但也不能不靠科学的力量。我们这个封面画是科学与自然的共同表现:上面那个新月是自然的光辉,下边是科学的工具。”在这个封面设计中,王卓心意独运,将自己的名字“王”“卓”,潜藏于“青”“潮”的中间,成为一份极特别的时代存证。

  1930年1月,《青潮》第二期发刊,刊末则印有王卓参与的《灿烂画报》广告一则,文中说:“这是青岛市惟一的画报,每五日出版一次,内容以艺术与新闻稿画并重,每期有论艺术的小品,及美术摄影等。材料丰富,印刷明洁。定价低廉,每期五分。”

  这则广告同时披露了画报新的编辑与总发行处:青岛中山路立斐照像馆内。

  《灿烂画报》和这间立斐照像馆,也应该是王卓向职业摄影师转化的一条通道。而上海《良友》画报、《文华》艺术月刊,天津的《北洋画报》,很快成为他的美术及摄影作品的发表阵地。1930年2月20日印行的《文华》第七期“平面艺术”之页中,刊出了他的油画花卉静物,而后又有《玉兰花》《藤影》等摄影作品刊出;《良友》画报则在1930年的43期和44期分别刊出了他的《青岛名媛杨文娟》《迎春》;《北洋画报》亦在1930年3月刊发过他的油画《诗之门》、摄影《藤花》等。

  从这些作品可看出,其时的王卓沉浸于以花卉静物为题材的美术摄影当中,对影调和诗意的强调清晰可见;其油画出品,《静物花卉》系为全国美展特约出品所作;《诗之门》则参加了“鲁省中日俄艺术展览会”出品。

  赴津门·走西南

  从王卓当时的交际看,他与《图画时报》驻青特约记者徐汇浚(1906—1993)过从甚多。193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徐汇浚是山东益都人,在读书期间即活跃于摄影界,是复旦摄影学会的成员。自1929年起,大量刊发于《图画时报》《华北画刊》《良友》《上海漫画》以及《北洋画报》《新嘉坡画报》有关青岛的照片,均出自于徐汇浚之手。王卓的部分作品,从刊发的情形看,还是他寄给《北洋画报》发表的。

  根据王玫的琴友谭抒真的照片附记证实,1932年—1933年之间,王卓改在即墨中学任教。他和王玫曾去演出过,并在早晨动身回青岛时于汽车站合影留念。或也意味着王卓在开办照像馆、主编《灿烂画报》时即已辞去了青岛市立中学的教职,这也为他北上天津埋下了伏笔。

  1933年3月印行的《北洋画报》,曾刊发《记画家王卓》一文,详细披露了他到天津后工作的情形:画家王卓,鲁人,十五年旧学友也,毕业于上海美专,登泰山、泛西湖,所作画盈箱满箧。久居青岛,负盛名。曾自营美术摄影馆,影如其画。数年前并创办《灿烂画报》一种,出百余期,至今青人犹视为拱璧也。顷移家北来,此描写自然之画师,已一变为从事工业美术之工师,现任美术主任于本市义租界东亚毛呢纺织公司……工厂宿舍中,精屋一椽,画幅满壁,案头颜料仪器堆如蚁,书籍杂陈,窗门皆掩以黄帘,阳光射过,铺地如金……

  这篇报道文末还提及山东益都人宋裴卿、宋宇涵兄弟,与徐汇浚也是同乡。而1932年4月在天津租界成立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同时也有韩复榘以其子名义入股的5万元。或许由于这个缘故,王卓在日后的摄影工作中也为韩复榘拍摄过小辑,而在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15日印行的《良友》画报第134期刊出“韩复榘误国伏法”的图版时,也选用了王卓与高剑虹的旧照片。

  在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供职期间,王卓的摄影实践一直未曾中断。1933年,天津市市立美术馆开办摄影研究所后,王卓还曾登台授课,并于1934年受聘为导师。他同时兼任《北洋画报》特约记者,在画报中发表有摄影《人去》、指画《崂山华楼一奇峰》等,可见即使到天津,他对青岛的风物还有着不少的怀恋。在1935年印行的《黑白二届影展》中,黑白社社员名录已收录有“王卓”的名字,通讯地址标记为“天津法租界北洋画报社、天津河北中山公园天津美术馆”。

  抗战爆发后,王卓的弟弟王玫离开青岛到天津投奔他,并开始了教琴、教书生涯;而作为摄影记者的王卓却选择了南下,据说,他还参与了淞沪抗战的拍摄,后避走于西南。据其侄儿王坚回忆:“抗日战争期间王卓只身去延安,一路上用拍摄的抗战照片作宣传展览,所收到的票费作为旅费,经过三个月才到达重庆,遗憾的是到重庆不久他就因心脏病去世,因为战乱,家人很久才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其少年时代的师友俞剑华先生在后来主编的 《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这样为他留下了一个条目:王文桢,改名卓,山东临沂人,幼习美术,工西画,惜早卒。

  图片由作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发布
   第A04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5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6版:青岛面孔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文体
   第A09版:周末嗨钓
   第A10版:人文青岛
   第A11版:文艺评论
   第A12版:汽车
青岛文艺的早期耕耘者:王卓
青岛早报人文青岛A10青岛文艺的早期耕耘者:王卓 2022-10-29 2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