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均鸣
青岛作家耿煦东先生的散文集《夏夜里最后一盏灯》近日出版发行。作为他的老朋友,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样书,通读了书中收集的二十余篇精彩文章。我对于作者在文字方面的操持水准是有一定心理预期的,他没有让我失望。更让我惊喜的是,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温情与浪漫所给予我的震撼和感动却是空前的。
在这本“献给友情和亲情,献给记忆中的老青岛”文集里,有对朋友的描写,也有对亲人的追记,还有对左邻右舍的回忆。身边人,身边事,以及这座熟悉的城市街巷。在滚滚红尘中,那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波澜不惊的寻常事,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其实更像是一本私人相册,同学、同事、朋友、亲人的影像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是一片青春的芳草地。纵然记忆有些许折痕,依然会将那时、那人、那物、那情景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里。作为同龄人,在这本书里我找回了一份与自己相似的青春岁月,也读到了独属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从上世纪80年代初相似的时间节点上出发,作者与我的“起跑点”不尽相同。耿煦东没有上名校,读大学,在人生道路上踉踉跄跄,磕磕绊绊,可谓“杂草”丛生。但他并没有躺平,一直坚定地走在踔厉前行的道路上,孜孜矻矻,初心不改。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成为好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是岛城知名诗人了。之后,我们分别加入不同的媒体阵营。这就是人生,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其具有高深莫测的不可确定性。人世间,殊途同归的故事可谓多矣,但耿煦东给朋友们展现出来的故事细节似乎更励志、更昂扬。
对于年过半百的作者来讲,青春是一段渐渐远去的岁月。猛然回首,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是可以想象到的。但是,穿过作者的文字缝隙,深入其内心世界,那种青春的律动,始终被一抹温暖的柔和的光照耀着,这构成了《夏夜里最后一盏灯》的基本底色。
在《十四五岁》一文中,作者回忆了与初中同学晓明横亘近四十年的友谊。他们一起偷偷抽烟、开洋荤,一起听迈克尔·杰克逊的录音带。即使晓明一家移居海外后,他们依然保持着纯真的友谊和密切的联系。作者坦言,在晓明和他的家庭那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平等交流,认真倾听。要尽量多陪伴孩子们去看看世界,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快乐。
在这些文章里,对于同事也是曾经的领导田宏的回忆最让人动容。这是一位对待同事既能严格要求,又能热心呵护的人。田宏与作者从相识,到相知,完全是悠长岁月淘洗后的结果。在作者苦闷、无助、潦倒的时候,他明明是给作者推荐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却要淡淡地说“你帮我个忙吧”,以此维护作者脆弱的自尊。
在《送一把米》这篇文章里,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下了与“朋友+同事”阿岱之间的故事。他们同样出身于草根,命运相近,人生成长路径相似的两个人,他们的友谊发端于岛城小报野蛮生长的草莽时代,最后又一起投入到狼烟四起的报业竞争大市场,也演绎了一段老友之间惺惺相惜的佳话。显然,在作者的心中,他对阿岱是心存感激的。因为阿岱总会在他身陷困顿的时候送给他“一把米”,这把“米”既有精神上的慰藉,也有生活中的切实扶助。这把“米”更像是缘分的种子,播撒在彼此的心田里,时间久了,便长成了一株株摇曳着的树。
《想起了外公杨曾涛》是一篇扛鼎之作,长达1.6万字,分五个小章节依次铺陈开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作者的外公杨曾涛自诸城挈妇将雏迁居青岛,内心一定怀揣着一份新生活的愿景。这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翩翩公子,对于即将到来的时代风暴显然尚处于懵懂之中,而他的孪生兄弟杨曾波却坚定地选择了革命,去了延安。这也是一位见证了家族破落过程的读书人,却在长达八十余年的人生坎坷中始终如一地保持了一位书生的体面和尊严。他爱自己的儿女和外孙几近于溺爱,也爱着那些和自己趣味相投的文人墨客老友。作为书法家的他,即使到了晚年,仍守着一身清高,从不求回报。
对于一位成熟的作者或者作家来讲,操练文字的技巧实属“间间小智”。要想写出真正优秀的文章,必须由正确的哲思来加持。耿煦东先生从日常点滴的小事中提炼出了岁月印迹的智慧和感悟,并付诸清晰明了的文字表达,这就是值得点赞的“闲闲大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耿煦东先生之所以把这本散文集定名为《夏夜里最后一盏灯》,以我的理解,他是在以此向自己曾经于暗夜里邂逅过的一盏盏灯致谢,更是在向自己的青春岁月深情回望。有作家朋友曾经评价他的作品“故事是柔软的,细腻的,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善良”。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则是以露珠似的晶莹和通透,折射出海洋般的宏阔和辽远。读懂了这粒露珠,便意味着读懂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时代。
具体到每个生命个体,青春自有其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所有人的青春宛如一条条涓涓细流,终将汇入江河湖海,这奔腾的潮流,便构成了一个街区,一座城市,一代或几代人的整体记忆。
这份记忆,沧桑而感动。
作者简介:崔均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