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向海图强
~~~今年已帮扶5.4万名困难群众 解决8万余名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 完成93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全市老年助餐机构数量达到1265家
今年已帮扶5.4万名困难群众 解决8万余名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 完成93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助老食堂用“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幸福“食”光。

  11月6日上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持续完善社会帮扶体系,关爱重点人群的情况。记者了解到,我市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兜牢残疾人保障底线、优化关爱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今年救助帮扶困难群众5.4万人次

  2024年1月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1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6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提高,保障标准位于全省前列。截至9月底,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6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1.3万人,临时救助困难居民1.5万人次。我市救助体系救助对象由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全体遇困居民拓展,救助内容由物质资金救助为主,向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互相衔接拓展。

  通过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今年以来共监测预警低收入人口2.7万余人次,救助帮扶1100余人次。通过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社会救助一件事”系统,将12个救助部门28项救助事项纳入社会救助一件事,低保、特困、低边家庭实行一次申请授权、一次调查核对、一次审核确认,目前共受理“线上、线下”困难群众救助申请、转办6万件次,实施救助帮扶5.4万人次。

  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7万张

  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218元,高出全国、全省标准115元、50元。老年普通居民全部纳入居民医保保障范围,全市33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全部设置老年医学科。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照护”管理。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市911万城乡参保人,解决8万余名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

  全市现有养老机构302家,其中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84家,占94%;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7万张,占80%,保障老年人入住机构刚性需求。

  在全市137个镇街建成139处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助餐送餐、助洁助浴等服务功能,承接养老机构优质资源。全市建成1032处村居养老服务站,按需灵活设置助餐送餐、照护服务等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可及的养老服务。

  全市聚焦特困低保老年人,目前共保障2998名特困低保老年人入住机构,共为8380名特困低保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对包含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内的经济困难和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政府按照每户2000—3000元标准进行补贴,老年人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改造项目。

  对普惠性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市区两级助餐补贴享受人群范围由70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65岁以上老年人,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折扣补贴由原先的6.66折提高到6折,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标准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额外增加随访回访、健康指导、住院接送、陪同就医等服务项目。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约3.6万人

  目前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约3.6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约10万人,困难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惠及约1.1万人。今年以来已发放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岗位补贴、稳岗补贴、超比例安置奖励约40万元,60周岁以下残疾人代投意外伤害险约8.1万人,农村非低保残疾人水气暖费用减免1.4万余户。

  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涵盖学前、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全程教育救助,根据接受教育学段和类别最高给予5000元的救助;对接受全日制或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并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残疾学生,分学段、分类别给予一次性教育奖励,最高奖励20000元。目前2024年度申报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惠及3000余人。

  全市现有各类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51家,通过“寄宿制、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方式,为5600余名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视力残疾人按政策分类别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等照护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服务,已完成3197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4万人。

  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930户

  2024年,全市已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930户,超额完成原定700户目标任务。“十四五”规划以来,全市累计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200余户。

  记者了解到,我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实施对象为符合以下条件的青岛市持证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困难肢体、听力和视力残疾人;民政部门认定的分散供养特困残疾人;低保边缘的肢体、听力和视力残疾人。一户多残、多重残疾、老残一体和重度残疾人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三年内未改造过的有需求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和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和城乡重度残疾人家庭优先改造。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内容,根据每户残疾人的不同实际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在山东省和青岛市相关改造指导目录范围内确定,具体改造内容因人、因需而异。比如,肢体残疾人家庭,根据残疾程度、活动范围及本人意愿等实际,着重对厨房、厕所、卧室等部位的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包括改门、改坡、改灶、改水、改电、平整地面、安装坐便器和扶手等,消除其居家障碍。听力残疾人家庭,可以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配置闪光开水壶、振动闹钟等聋人无障碍生活用品等。

  用“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幸福“食”光

  目前,全市老年助餐机构数量达到1265家,服务老年人就餐1337万人次,老年助餐订单总金额达到1.16亿元。各区市因地制宜,探索出“市场化运营”“村集体领办”“多方资源支持”等一批具有青岛特色的助餐服务发展模式,得到老年人一致好评。目前全市1265家助餐机构中,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有1032家,市场化率达到81.5%。村集体领办方面,目前全市有233家助餐机构由基层党组织领办,通过政策补一点、集体添一点、个人出一点等方式,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运营。

  为了让助餐更“适老”,我市对老年助餐补贴政策进行精准提标,提高老年人助餐支付能力,并且优化完善老年助餐线上订餐和代订餐系统,满足出行不便老年人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提供送餐服务10.9万人次。为了让助餐更“安全”,我市开展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加强扶持引导,助力助餐机构提高经营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并联合纪委监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助餐机构进行联合检查,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小饭碗承载着大民生,老年助餐服务既要“暖胃”更要“暖心”,不仅能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有的区市融合志愿服务、孝亲文化,成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一顿热饭让老年人享受“幸福”的味道。有的老年人讲:“不光是为了这顿热乎饭,更是图个亲近、图个热闹。”有的镇街将助老食堂的“餐桌”变为“课桌”,开展医疗服务、传统文化、政策宣传等活动;“助老餐厅”同时也是“民主议事厅”,村居干部通过陪同老人就餐,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幸福“食”光。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陈小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向海图强
   第A03版:区市
   第A04版:发布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教育
   第A08版:关注
   第A09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10版:城事
   第A11版:综合
   第A12版:博览
全市老年助餐机构数量达到1265家
青岛晚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向海图强A02全市老年助餐机构数量达到1265家 2024-11-07 2 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