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1:青潮
现实的或虚构的月亮
  插图 阿占

  阿占

  现实的月亮在海边。当堤坝探入深蓝,我在上面跳起玄妙的舞,脚下是涌动的潮水,头上是明晃晃的月亮,它们组成了光明的路,一直通到天边,正应了《二十四诗品》里的那句“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现实的月亮在山中。当月光沿山体的走势流淌,耳边是汩汩的水声和沥沥的风声,一切相似的情感纷至沓来,幽微的,恬淡的。迎着漫山漫天的珠玉清朗,我竟然生出了透明的翅膀,与候鸟一起,与种籽一起,飞往史前。

  现实的月亮在餐桌。当风长而秋实丰盛,梭子蟹也到了最肥美的时候,饕客们尝鲜,充满着仪式感——掀开白玉肚皮时,须惊叹膏脂的丰腴;轻剔蟹肉时,须赞美肌肉的紧致;咀嚼吞咽时,须感谢味道的鲜甜。如此几番,身心已俱美。

  现实的月亮在虫鸣。当月过中天,虫鸣声骤起,犹如裂帛一声清厉划响。一部秋声赋,半部是虫鸣,虫儿们弹唱的是交欢的歌,繁衍本能让它们使出浑身解数,粉墨登场。中秋一夜,虫儿们的歌声化做山谷里的回响,躯体变成空壳,或随风飘散,或辗转成泥。

  现实的月亮在月饼。当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小饼”出现在北宋,苏东坡便写下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至元末,月饼已扎扎实实地成了中秋美点,后因地域各成流派,苏式的松脆香酥,广式的皮薄馅甜,京式的素油素馅……

  那么,虚构的月亮呢?答案是在我的小说里——

  《制琴记》,我这样写:韩五抬头看着月亮,痴痴地,傻傻地,呆呆地不动。胡三笑了,伸出手指,弹了一下月光,那铮铮鸣响,不自觉间,把人世的一切都水银般流散了。《来去兮》,我这样写:那晚月亮硕大,映得螃蟹盖子泛青,王小鱼如履平地般从容,她很想和谁打个赌,如此智勇双全的事,林晴林朗一定做不到。《孤岛和春天》,我这样写:秋月洁白高远,海在几百米以外的地方细浪漫卷,老城正处于黄金周到来之前的片刻宁静之中。

  至于文学大师虚构的月亮,更是一次次将我的情感代入,或忧伤,或喜悦。比如契诃夫的月亮:外边很静,俄罗斯的夏夜安然来临。月亮从遥远的山丘后面升上来。蓬松的浮云镶着银白色边缘,迎着月亮游过去。天边白茫茫,十分宽广,铺满悦目的淡绿色。星光变得微弱,仿佛见了月亮害怕,把微弱的亮光收敛起来似的。又比如赫尔曼·黑塞的月亮:古老的、尖尖的屋顶、钟楼、凸窗、尖塔、墙墩和尖拱形的回廊上方,升起半个苍白的月亮,月光洒在房檐、门槛上,从哥特式的窗户和罗马式的拱门上泻下,在回廊喷泉高雅的大圆盘里颤动,闪烁着淡黄色的光。

  月亮如同古老的情感海绵,渗透整个人类社会。众所周知,由于地球的强大引力,月球总是有一面朝向地球,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到背面——月背一向被视为“秘境中的秘境”,充满了神秘色彩。也因此,“月之暗面”不仅是一个天文学概念,也具有了隐喻的意味,用以指代人类精神和心智中的阴影。最典型的,自然是马克·吐温那句“每个人都是月亮,都有不曾展露的暗面”以及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那张著名的专辑《月之暗面:疯狂的一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发布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人物故事
   第A08版:火热的一线
   第A09版:城事
   第A10版:作文课
   第A11版:青潮
   第A12版:开卷
现实的或虚构的月亮
开海日
月满乡思
青岛晚报青潮A11现实的或虚构的月亮 2024-09-14 2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