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2:开卷
~~~连谏新作《昨日之谜》 书写不可预知的“生活悬疑”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小说
连谏新作《昨日之谜》 书写不可预知的“生活悬疑”
连谏用虚构的小说展示生活的真实。
《昨日之谜》 连谏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3年5月出版

  又一次创作悬疑小说,又一次以男性视角写作。岛城作家连谏出版的新作《昨日之谜》,写的是两场命案牵扯出的复杂的爱恨情仇,她却说这不是情感悬疑,而是生活悬疑,“因为这个小说所有的爱恨情仇,并不是因为感情引起的,这个小说里所有令人扼腕嗟叹的情节,都像个生活的恶作剧。”

  在连谏看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她一直用虚构的小说讲人生的真实。这一次的《昨日之谜》之所以构成“生活悬疑”,连谏总结为一句带有悲壮色彩的话语:“走在被自己背叛的人生路上”——我们周围的人,有几个人过着的生活正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可预知的日常构成了生活悬疑

  某个夏天的雨夜,十二岁的叛逆少年谢磅礴永远失去了父亲。谢磅礴父亲遇害案被警方定性为抢劫杀人,因当晚大雨滂沱找不到任何线索,迟迟没有破案。为查出杀害父亲的凶手,同时也为追随多年暗恋的女生范小舟,谢磅礴考入警校,成为一名片警。他偶然调查的一起案件竟然与父亲的死有关,在抽丝剥茧的调查中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自己的母亲、范小舟的家庭均与父亲被杀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昨日之谜》里有不只一起命案,没有任何一场命案是情杀。连谏解释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死者,一个死于破釜沉舟的自尊捍卫,一个死于要死皮赖脸地拖毁别人的人生。两个凶手都是无辜的,一个压根没想杀人,却阴错阳差地杀人了,一个蓄意要杀人,因为如果不杀死那个人她将生不如死。

  小说中父亲谢福哉的案子已经被所有人放弃了,却又因为曲露露对表哥谭庆龙之死的怀疑,意外地浮出水面,所以,“这个小说里写的破案不像传统的刑侦小说那样抽丝剥茧,都是在日常生活的递进中,被岁月的海沟吞噬的曾经一点点浮出水面,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连谏认为生活的不可预知性太强了,“在这个小说里,我截取了几个家庭的生活片段,把它们连缀起来,就构成了这部一直盘旋在山回路转中的小说。”谏表示,她不太喜欢用太多的巧合去构建故事的关联性和惊险性,“太善于用巧合而构建故事,透着一定的人为的笨拙。我喜欢的是生活的长河,一路滔滔向前奔涌,它自身有着不可阻挡的摧枯拉朽之力量。”

  谢磅礴是我内心的异性的那个自己

  “写完这部小说,我真有种自己作为男人活过一次的感慨和庆幸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就是因为我把自己代入了谢磅礴。”之前很少在小说人物中投射自身感情色彩的连谏,这一次把偏爱给了《昨日之谜》的主人公谢磅礴,“写谢磅礴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一无所有,在这异乡的、对外来人有颇多偏见的城市里生活,就像谢磅礴必须在周遭的一片讥笑中顽强地活下去一样。”

  “谢磅礴很坚强,当年的我也是。倔强地昂着头,穿过所有讥笑,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连谏说如果她是男性,如果她处在谢磅礴的生存境遇下,可能也会是他的样子,“但是他活得比我勇敢。”连谏塑造每一个喜欢的人物的时候,都会把他们塑造成自己想成为却成不了的自己,“大概这就是文学或者说一切文艺的用途吧,寄托了我们想要而不得的人生模样,让我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得以治愈。所以我说谢磅礴是我内心的异性的那个自己。”

  《昨日之谜》也是连谏第二次以男性视角创作的小说。上一部小说《寻找朱莉美》是一次尝试,但没想到这个尝试让她着迷,好像突然离开了自己的本身去打量这个世界,变得维度更全面。“准确地说,我用男性视角写小说,其实还是使用了女性对男人的理解和审美,使得文本中人物的感情丰富度上更高。”

  把人生的悲歌唱得情深义重就是英雄

  连谏为《昨日之谜》写了一篇创作谈,题目为《走在被自己背叛的人生路上》。她解释说这句话说起来悲壮,“你想想或者看看我们周围的人,有几个人过着的生活正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也是我说这部小说是部生活悬疑的原因所在。”

  每一个人都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好像再迈两步,就到理想国了,但只有少数的人千万里的路迢迢之后有幸抵达自己的理想国,更多人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所苦,决定转身,去过一种相对来说更是轻易的人生。连谏说自己少年时想成为一个背着画架画世界的画家。可通往画家的路太长了成本太高了,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于是我选择了像个普通人一样去做一份普通工作养活自己。”

  小说里谢磅礴想要的爱情、工作、生活,都不是他所拥有的样子,洪雪娇也是,方翰闻和范小舟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连谏说,没有人真正抵达理想的彼岸,看透生活不过尔尔,把人生的悲歌唱得情深义重,就是英雄。

  这部小说最初被连谏命名为《一棵树》,“一棵树是我理想人生的一种样子,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旷野里的一棵树,无惧披风沐雨,在阳光下刷拉拉歌唱;还有,树因人的参与,有了命运感,不能自主,就像在时代洪流里的芸芸众生。”而本着让人看一眼就能留下印象的想法,出版社建议改一个书名,于是有了《昨日之谜》,“因为小说看上去是流年体往下写的,但对主人公造成困扰,和形成故事跌宕的全是往日之谜,叫《昨日之谜》也算对题。”

  《昨日之谜》是父亲赐予的“精神小孩”

  《昨日之谜》小说故事是虚构的,这个虚构的故事的出发点,直到小说最后才解开。谢磅礴一家和范小舟一家,十几年来命运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完全是因为谢磅礴小时候玩坏的一枚安全套。这一段小说缘起,也隐藏了连谏的一段家庭故事。

  连谏的父亲曾经在镇计生办工作,每个月都会把镇政府发放给村里的计生用品捎回村,但那会大家都拼命想多生孩子,很少有人主动计划生育,所以父亲捎回来的计生用品囤在家没人领,好多都被孩子当玩具玩了,尤其是安全套,被连谏和小伙伴们当成了气球玩,母亲每次看见了,都会一脸羞愧地往回追讨。“长大以后我知道安全套是干什么用的了,才明白为什么母亲每次追着我们往回讨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又羞愧又急切。那回我就想,万一村干部来领那些被我们玩过的安全套,不知道会不会因此有小孩横空出世啊。”

  这个问题连谏想了很多年,又结合当下生活,构思了《昨日之谜》。“如果没有小时候把安全套当气球玩的经历,我不会构思这个小说,那段经历,像颗种子,埋在我的心里,最终长成了这棵树。”小说里谢磅礴的诙谐幽默,很有连谏父亲语言风格的影子,“所以,写成这个小说,要感恩我的父亲,他的热爱阅读,他的诙谐幽默,他的达观坚强,他曾有过的工作经历,是我写这篇小说的基础。”《昨日之谜》被连谏称为父亲赐予的“精神小孩”。

  新的小说出版上市了,当下的连谏笑言自己有点“懒”,写作计划里有两部小说,一部是年代小说,关注女性命运的,一部是关注当下人的精神世界的,“都在胸口捂了好久了,觉得还没捂熟,就再等等,希望今年秋天我能写完其中一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贾小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3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4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5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6版:新闻现场
   第A07版:火热的一线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城事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慢读
   第A12版:开卷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小说
青岛晚报开卷A12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小说 2023-05-20 2 2023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