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5:健康波报
~~~青岛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团队成功开展一例高难度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莱西沽河街道96名村民奉献热血
~~~不开刀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巧治腰椎间盘突出
~~~十二字方针规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安度晚年
远离颤抖不用害“帕”
十二字方针规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安度晚年

  帕金森病又被称为“不死癌症”。在疾病悄无声息中进展,这是帕金森病最折磨人的地方,从确定诊断的那一刻起,医生和患者便要联手与疾病做长期的抗争。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量超过500万,其中近300万患者在中国,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面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该何去何从?本期《健康青岛》邀请了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东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李冬梅,同市民交流疼痛的那些事儿。市民如有问题可拨打健康热线85702120。同时,市民可关注市立医院官微了解相关内容。

  对于帕金森病来说,震颤只是患者表现出的一种症状。今年72岁的王老先生每天都要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行走训练,一圈圈地走着与帕金森作斗争。三年前,老人的右腿突然无力,本以为是脑血管出现了问题,不料经过治疗并没有好转,走路变得举步维艰。生活中,老人常常出现迟钝、摔倒等症状。为了寻找答案,在家人的陪伴下,老人专程赶到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求助于神经内科专家李冬梅。经肌张力等检查,李冬梅给出了诊断——帕金森病,右腿无力是其运动迟缓的表现。从明确诊断的那天开始,王老先生每天进行半小时以上的行走训练,久而久之,症状得到了好转,身体也变得轻快不少,走路步伐也大了一些。15年前,70岁的苏女士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彻底打乱了她的退休计划。在病情严重时,她没有嗅觉,腿抖、手抖,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于是,在李冬梅的建议下,苏女士开始漫长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了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苏女士每天需要服用四种药物。如今,帕金森病对她的个人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已降到最小。这也得益于15年来,李冬梅携手苏女士持之以恒地鏖战帕金森病,从没有轻言放弃。然而,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影响,苏女士有时会出现幻觉,因此药物的控制尤为重要。在临床上,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往往合并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时,李冬梅都会不厌其烦地开导患者: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它有治疗药物,如果及时就诊、沟通、定期复查、调整剂量,帕金森病不会成为影响患者寿命的疾病,相反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62岁的李先生患有帕金森病,这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为了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病人,他擅自加大原本的既定药量,可强烈的药物副作用让他无法控制身体,日常起居都难以自理。于是,李先生重新回到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一科,希望回归正常的生活。李冬梅为其调整药物种类、剂量以及服药时间间隔,慢慢调整心态,学着积极接受现状。如今,他的症状逐步得到好转,终于恢复了白天基本能够行动的状态。

  李冬梅介绍,在帕金森病治疗中讲究十二字方针: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剂量滴定,从而让生活能够自理。因此,李冬梅建议市民,若出现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走路姿势改变以及步态异常等症状应前往医院就诊,帕金森病其实并不可怕,可以通过早发现、规范化治疗等手段,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于波 许伊婷 张小青

  《健康青岛》播出时间

  QTV-2首播:周六8:50 重播:周一9:25 周三9: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3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4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火热的一线
   第A07版:利群
   第A08版:利群·品牌
   第A09版:利群·品牌
   第A10版:利群·品牌
   第A11版:人物故事
   第A12版:城事
   第A13版:核心价值观·感动每一天
   第A14版:健康波报
   第A15版:健康波报
   第A16版:民生新闻
不开刀,也能换“心门”
拯救生命是“头等大事”
一针解除腰痛 仅留针眼小孔
远离颤抖不用害“帕”
青岛晚报健康波报A15远离颤抖不用害“帕” 2023-03-31 2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