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0:青报读书
2024青报年度书单智识篇~~~
2024青报年度书单智识篇
保持觉知与“桥接”

  1●《论确定性》

  (奥地利)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著

  楼巍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12

  2●《从熊口归来》

  (法)娜斯塔西娅·马丁 著

  袁筱一 译

  光启书局2024.04

  3●《弑神者的历史》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著

  侯健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09

  4●《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萧易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08

  5●《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

  (波兰)安杰伊·瓦利茨基 著

  刘文飞 译

  译林出版社2024.11

  6●《爱因斯坦的战争》

  (美)马修·斯坦利 著

  孙天 译

  译林出版社2024.10

  7●《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英)柯律格 著

  梁霄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05

  8●《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01

  9●《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

  刘子超 著

  新经典/文汇出版社2024.10

  10●《何物》

  何明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4.12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经如是评价网络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它变成人与日用品的关系,就如同人不会发誓对一把椅子忠诚,如果不再喜欢它,会随时买一把新的,人们不再矢志不渝或者彼此尊重或妥协,这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但我们学会以这样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人。

  另一方面,网络交流带来的同温层效应会创造一个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回声室,你只会与观点一致的人交流,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声,久而久之便产生幻觉,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网络把全世界的人聚到一起的同时,也分化了他们,它创造的沟壑比真实生活中的更深、更难桥接……”

  阅读将纠正我们单一的思维与偏见。我们将2024年出版的人文类图书做了梳理,从中挑选了10本或许可以在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上留下烙印的书,它们或基于肉身的行走,或再现思想的壮游,或忠于万物的互联,终将深化我们自以为已知的独断认知,令我们保持对于自我以及他者地球上一切生命鲜活的觉知,学会始终以敞开与接纳的态度与真实世界“对话”。

  1

  《论确定性》

  “‘确定性就位于语言游戏的本质之中’,那些具有确定性的命题好像构成了一个幕后的、隐秘的、无形的框架(或枷锁)它提供了框架,但又以这个框架制约着我们。它让我们呼吸,但又让我们只能这样呼吸。”

  哲学家安斯康姆和冯·赖特从维特根斯坦去世前一年半内写下的若干个手稿选取了讨论“确定性”的问题,集结成这本小书,碎片化的段落似乎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书中,维特根斯坦分析了怀疑的界限、语言游戏中不容置疑的信念的作用,以及这些确定性如何支撑我们的实践和生活形式。这部作品既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也是对人类理解之基石假设的深刻探究。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阅读关于“确定性”的命题,似乎本身即具有了某种哲学思考的仪式感。如编辑所言,无疑,这是一本深刻、有趣,甚至风趣的书,“带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美感和深刻性”;亦如维特根斯坦曾风趣地说:“我相信一个能够自己思考的哲学家会有兴趣读我的笔记。因为,即使我很少击中目标,他也会看出我一直在瞄准的是什么。”

  2

  《从熊口归来》

  “在那个时间里,我和熊在一起,我的手在它的毛皮上,它的牙齿啃噬着我的肌肤,我们互相启蒙;我们在讨论我们即将共同生活的世界。小船飘着,我似乎看到了这根锚消失在某个先于我、构建我的空间里。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把自己的小艇绑在那里,它就再也不会偏航:它会在当下鲜活的水面上漂浮。”

  这部作品横跨脏体和大脑两个层面。既是一部关于遭遇野兽并改变人生的动人回忆录,也是关于边界和边缘性、关于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吸收他者的一部分,以及人类学作为理解这一切的方法的局限性的探索。我们仿佛与作者共同经历了这段重创后的重建之路,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日常世界中看不见的暴力与野蛮,也发现原来还有其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如同社会学家对它的评论:“本书不是拟人化地把野兽纳入人类社会的伦理系统,而是以身体和生命的脆弱性为代价,对世界的开放性保持存在论意义上的忠诚。”

  3

  《弑神者的历史》

  “每部小说的创作都是一种隐秘的弑神行为,是一种对现实的象征性谋杀。”

  如果说《百年孤独》是一部“全景小说”,那么《弑神者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马尔克斯创作的“全景评论”。创作于1971年的《弑神者的历史》原本是巴尔加斯·略萨的博士论文,他用这本书告诉我们马尔克斯是如何成为马尔克斯的,是如何用技巧和结构来让笔下的魔幻世界显得如此真实的。略萨把自己的这本博士论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讲述马尔克斯的人生经历,进而揭示出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事、书(略萨将它们称作“魔鬼”),第二部分则从马尔克斯的第一则短篇小说着手,按照写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个故事进行分析解剖,讲解马孔多宇宙是如何逐步被搭建起来的。包括译者在内,所有阅读此作的读者都会惊讶于略萨的文本细读能力,通过他的解说,马尔克斯那些常常被人忽略或轻视的早期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马孔多宇宙”不可分割的重要基石。当然,此书的出版也让一段戛然而止的友情永远成谜,1976年,略萨与马尔克斯二人因一场争执,导致《弑神者的历史》被雪藏长达50年。如今,随着马尔克斯的离世与略萨的心结逐渐解开,这本书也终于重见天日,摆在了中国读者面前。

  4

  《漫长的调查》

  “当年,他们逆时代的洪流,用了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留下时代的背影。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它们,有的还在地上。有的,已只在纸上。”

  一本知名文物古迹探访者对先行者足迹的追寻之书。作者萧易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结合营造学社拍下的调查照片与今天的现场照片,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当八十年前的旅程与今日重合,如同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年逆时代洪流留下的时代背影,以及他们所注视的崖墓、汉阙、建筑、城市,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难以企及的一代人的精神标本。

  5

  《俄国思想史》

  “尽管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看法,即波兰人似乎对俄国的一切均抱有敌意,但是,甚至在被分裂的波兰也仍有一些学者和作家对俄国知识分子的伟大传统心怀感激,甚至赞赏有加,他们认为其任务即在俄国和波兰之间构建起思想的桥梁,或更具雄心,在俄国和西方之间构建起思想的桥梁。”

  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波兰历史学家安杰伊·瓦利茨基的《俄国思想史》,几乎涵盖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到1905年革命前夕的所有重要的俄国思想家,以兼容并蓄和开放的同情心,展开了一幅19世纪俄国思想史全景图。作者集中描写了一百多年里俄国思想的汹涌浪潮,以一己之力写尽俄国历史上的思想交锋与路径挣扎。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擎所说:“历经半个世纪的时间洗礼,瓦利茨基的这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俄国思想史论述的杰作之列。”

  6

  《爱因斯坦的战争》

  “科学与更广阔世界之间的关联,包括它与政治、宗教、文化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如何看待科学、如何将科学与生活的其他组成部分相关联,都会令科学研究的展开发生变化。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我们对于科学要实现怎样的价值和目标,都需要做出抉择。爱因斯坦已经做出了他的抉择。”

  即使你了解相对论的历史,你也可能不清楚爱因斯坦和爱丁顿的合作有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在一个与敌人稍有接触就可能被指控为间谍的时代,一位英国人接受了敌方科学家的思想,帮助他成为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一部扣人心弦、饱含人文关怀的科学史作品,既展示了相对论征服世界的历史,也呈现了充满隔阂和敌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身处敌对国的爱因斯坦和爱丁顿如何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才使得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理论。

  这本书告诉我们,相对论的广泛接受并不是一个纯科学的故事,而是跨越了人类世界的巨大敌意,开了科学国际主义的先河。马修·斯坦利的这部作品,是一部关于科学理性和求知精神如何战胜偏见和民族主义的史诗。百年前的事件竟如此契合当下民族主义复兴的趋势,正如评论所言:斯坦利是卓越的讲故事大师,他让相对论变得异常亲切,爱因斯坦和爱丁顿都会喜欢它。

  7

  《回音室》

  “我想要通过本书阐明的问题在于:我们在20世纪早期所见证的,并非所谓(借用1973年苏立文另一本著述的标题)“东西方艺术的交会”,而是“东西方艺术的形成”。正是建立于彼时的这套框架体系定义了中国过去的艺术是如何被研究的,而它也仍将在框架内继续被研究。”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这本书是一个奇妙的“艺术宝盒”,带我们穿越时空,走进1897到1935年那段独特的岁月,看中国画如何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英国汉学家柯律格,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脱去严肃学者的外衣,把复杂的艺术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门外汉”也能轻松听懂。在这部创新之作中,柯律格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既定的边界,以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艺术史的边缘和被形塑的“中国画”:以“气韵生动”的跨国传播为起点,通过探讨这一时期围绕中国绘画建立的“回音室”,讲述“中国画论”如何在传播、转译乃至误译与误读中形成。当“中西之别”早已是中国艺术史中的老生常谈,有时甚至成了令人尴尬的陈词滥调,柯律格提醒我们回到原点,对这一思维框架本身进行反思。

  8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我一直在想象这个图书馆。它还没有存在,它不是一个现成的物体,它是水和土,需要我的手先把它们和成一团陶泥,拉伸,揉搓,捏出形状,雕刻花纹。我渴望这泥泞而兴奋的事,那么多读书人都梦想做一个图书管理员,而我现在要做的事比这多,我可以为整个图书馆挑书!我们有一百万元购书经费,这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太少了,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真是一笔巨款,得好好谋划。”

  全年震动出版界的一本好书。这可不是什么图书馆的使用说明书,而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的亲身经历。家人和同事们心目中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学老师,偶然到政府部门挂职,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砖一瓦一书”地建起了一座图书馆。从初出茅庐的一介书生到拥有了一丁点权力的基层“小官僚”,作者经历的真实故事里,有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一地鸡毛,有对于下定决心去做的事的专注投入,还有对书籍、对于人、对于城市风物的义无反顾的热忱,其中亦闪现一股不畏势力、执着抗争的孤勇豪气。那些真诚且带有幽默气质的文字,也因此拥有了包罗万象、引人入胜的丰富质感。这本豆瓣评分高达到9.7分的非虚构小书,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没有屈服于现实世界的胜利宣言,也是写给每一个不甘随波逐流、依然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普通人的精神成长手册。

  9

  《血与蜜之地》

  “对我来说,巴尔干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对于刘子超而言,车牌上的字母,杯里的咖啡渣,街巷散发的气味,都藏着世界的秘密,

  穿越历史漫长的阴影,抵达布满弹孔的时间现场——没有一个地方的爱与恨,比这里更浓烈。

  这是一本四处漫游的旅行文学,却讲了一个个寻找家园的故事,酷儿与诗人,难民和毒贩,凶手和受害者,信徒与商人,悉数登场。在斯洛文尼亚,他闯入一场诗歌沙龙,看见诗人如何用语言重建家园;在黑山的深夜,少女接线员忙着为遥远的美国人订披萨,自己却从未尝过一口;活在南斯拉夫旧梦中的克罗地亚青年,可以修好一切东西,却修不好自己;选择“躺平”的波黑银行职员,却大声质问中国年轻人:“你们生活在中国,为什么要躺平?”——在不确定的当下,我们何以为家?这并非你我的追问,而是整个世界的未解命题。作者以肉身进入现场,所见证和书写的人的境遇,刷新了我们观看今日世界的坐标和视域。

  10

  《何物》

  “使用,可以让我真实地触碰器物的温度,一次一次,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器物背后造物者的关照及性情,‘见物如见人’;墨绘,将我与器物用另外一种方式连接,一笔一笔,从细枝末节处通抵器物中孕育的那平静且强大的精神世界,‘画物如画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沟通便能跨越时间与空间成为可能。打动我的,也许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羁绊。它常常始料未及,却也妙不可言。”

  2024年度的中国最美图书《何物》,呈现人与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以独特的生活美学视角表达私属的艺术见解。作者巧妙地将三维收藏品转化为二维图像,揭示日常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幸福市北
   第07版:幸福市北
   第08版:专版
   第09版:青报读书
   第10版:青报读书
   第11版:青报读书
   第12版:健康
保持觉知与“桥接”
青岛日报青报读书10保持觉知与“桥接” 2025-01-07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