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2024乐季秋季档,青岛交响乐迎来“青春风暴”:从9月到10月,青岛交响乐团连续与三位“90后”青年指挥家合作献艺,他们分别是西安交响乐团驻团指挥董超、宁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俞极、昆明聂耳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孙一凡。这三位指挥家与青交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古典乐的有生力量。在交响乐行业面临全球性的乐迷老化、曲目老化、演奏家网红化等问题的当下,三位“90后”指挥家或执掌热门城市乐团或赢得国际指挥大赛大奖,对交响乐的发展有着全球视野的观察和入局者的思考。
高雅音乐在2024年“涟漪”不断。中国钢琴家王羽佳蜚声国际,成为引爆演出市场和古典乐坛的话题人物;德国柏林爱乐中国之行带来系列音乐会、校园普及活动,两位中国首席梅第扬、曾韵备受乐迷关注;而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球,游戏配乐主题音乐会开售两分钟门票便被一抢而空,让人感慨“年轻乐迷原来藏在游戏里”。交响乐如何下沉至“90后”“00后”,让年轻感吹拂年轻乐迷?在青岛交响乐团即将迎来重新组建20周年之际,“90后”指挥家也在为新时代交响乐“破题”。
以年轻人吸引年轻人
交响乐的年轻化,交响乐团最为焦急也最勇敢。年仅28岁的芬兰指挥家克劳斯·麦凯莱执掌了四大交响乐团:6年前,他出任了奥斯陆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两年后,他又担任了巴黎管弦乐团总监,接着是2022年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今年4月,芝加哥交响乐团宣布克劳斯将是乐团下一任总监,他也是这支世界名团133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音乐总监。据指挥家孙一凡的观察,“以年轻吸引年轻”是国际乐团的通行策略,“现在,全世界的乐团都希望更多吸引年轻乐迷。古典乐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乐迷薪火相传。国外比较火的指挥克劳斯·麦凯莱、钢琴家奥拉夫松(2023年起六大洲巡回演出96场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都是通过年轻的音乐家吸引和他同龄的观众走进音乐厅。”从王羽佳、梅第扬到曾韵,新生代演奏家也成为国内年轻乐迷最认可的艺术偶像。
作为布加勒斯特国际青年指挥比赛冠军获得者,孙一凡对国际交响乐的发展有着近距离的观察:“从曲目来讲,国内外交响乐团正在大力将当代音乐家推向前台。一些青年音乐家平时没有机会上演的作品,如今也进入了职业乐团乐季曲目里。以德国乐团为例,几乎每场曲目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位置留给当代音乐作品。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因为古典乐要想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有源源不断的新作品补充进来,不能只演贝多芬、莫扎特。”
从演奏方式来看,古典乐的演奏也正在多元化发展,交响乐团越来越亲民,姿态越来越亲和。“有些音乐会让听众坐到乐团中间,感受360环绕立体的效果,让更多观众了解交响乐团的工作状态。”孙一凡与青交有过多次合作,“青交的公开排练、公开走台等活动对于交响乐普及是特别好的事情。与听音乐会相比,乐迷在排练时得到的信息绝对是更多的。很多观众不知道指挥是做什么的,通过观摩排练,观众能够得到非常完全的解答。”
游戏音乐,乐迷新门径
今年音乐会的出圈爆款无疑是《黑神话·悟空》主题音乐会。“随乐西行 且听天命”音乐会首开深圳、上海、北京、杭州、重庆5个城市,门票迅速售罄,而多个城市求一场巡演而不得——年轻人原来愿意为交响乐买单。
回顾近年来的音乐会演出,2022年,青岛交响乐团与谭盾合作的《敦煌五乐神》迄今让岛城乐迷津津乐道。这部作品也是谭盾为《王者荣耀》里“五虎上将”创作的配乐,筚篥、奚琴、尺八、五弦琵琶、唐笙5件古乐器与交响乐融合,诠释这部致敬“三国”5位英雄的力作。在青年指挥家俞极看来,游戏音乐、电影配乐脱胎于晚期浪漫派的创作思路,“这些音乐按照主导动机来创作,以类似瓦格纳的创作方式延续到游戏音乐。像是《怪物猎人》中每个怪物都有自己的主题音乐,本身就有英雄化的主题,让年轻玩家听了就记得住。他们游戏陪伴过程中熟悉音乐、建立对游戏音乐的认同,这也是很自然的道理,就像是民族乐派扎根于民间音乐一样。”
近年来,游戏音乐的质量飞速提升,大型游戏里混搭着民间曲艺、民族音乐、交响乐、爵士乐等多种元素,构建了丰富的听觉体验。《王者荣耀》除了谭盾外,还邀请了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代表作《雨人》《狮子王》《黑暗骑士》《沙丘》)创作音乐,而《原神》更是引发年轻作曲家奔向游戏配乐赛道。孙一凡表示:“游戏音乐是近年来新兴的、有潜力的板块,玩游戏的人肯定比乐迷多。比如最近很火的手游《原神》,它的配乐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游戏厂商会找像伦敦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一流的乐团来录制游戏音乐,演奏水准有很高的保证。”
从宫崎骏动画配乐、电影配乐到游戏配乐,年轻人通过万千门径进入音乐,关键的一步是引领至下一个层面:亲近古典乐,转化为真正的乐迷。俞极表示:“游戏迷也是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才会欣赏游戏配乐音乐会。怎么让他们进一步对高雅音乐也感兴趣?熟悉感是非常重要的,从熟悉感变成对有组织的、复杂的音乐产生认知和审美,需要通过更多的讲解,让年轻人变成潜在的音乐观众。”
流量加持,如何引流?
在国内众多城市交响乐团里,西安交响乐团堪称网红乐团。它在B站有着数十万粉丝,而乐团的演出策划也别出心裁:与郭达合作《将进酒》,与董宇辉合作演绎《琵琶行》,让音乐会获得了乐迷的高度肯定。
8月,指挥家董超出任西安交响乐团驻团指挥,他对乐团的推广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是一个后自媒体时代,大家普遍意识到宣传对乐团的重要性,输出更为丰富、多元的演出内容有助于交响乐团侧面提升其品牌影响力。”董超介绍,“不同的平台有其各自的受众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乐迷朋友会在聆听音乐会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发声于网络世界中。在大数据、关键词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这股新生力量正在不断聚集。”
在指挥家俞极看来,乐团在宣传策划的同时,要不断加深与城市乐迷之间的关联。“参照足球的案例,欧洲足球为什么蓬勃发展?它的模式包含了社区俱乐部、半职业俱乐部到职业俱乐部,很多时候大家不会因为成绩和水平来决定‘我看不看这场球’,而是‘这个球队跟我有关系’,我有朋友、有亲戚从这个球队走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家都是俱乐部的支持者。城市乐团也是这样,城市乐团要跟城市的人在一起。比如进校园、进社区就是非常好的方式,曲目思路要改变和翻新,我们有责任提供惠民演出,跟市民有愉快的关联和深度的联系,才能获得城市乐迷的支持。”
在国内众多新兴乐团里,俞极非常欣赏贵阳交响乐团的发展思路,“重要的是观众和这个乐团的关系很理想。其实,贵阳之前没有交响乐的传统,通过乐团的普及和推广,尤其是张国勇总监不懈地做公益演出、讲解音乐会,每场之前都要讲解作品,跟台下的观众建立了交流和关联。实际上,很多演出不如听CD更好听,但城市乐团的魅力在于现场观众跟舞台上的演奏家是有精神连接的。”
交响乐不只是正襟危坐,也不是只能在晚间聆听,而是完全可以更有亲和力和“温度”。董超介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室内乐团会将演出场地从传统的音乐厅与剧院转入‘黑匣子剧场’、艺术博物馆、画廊等。一方面,乐手与听众的距离感在这些不同以往的场所中被削弱;另一方面,场地租借的成本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参照各地乐团的情形,广州交响乐团推出了“周日音乐下午茶”活动,苏州交响乐的音乐讲座还带着茶歇,不断拉近乐迷和交响乐的距离。
开放心态,多元审美
随着时代的变化,交响乐团对于音乐的处理、乐迷对音乐的期待也在应时而变。孙一凡介绍,指挥大师阿巴多堪称现代指挥审美的分水岭,“从阿巴多开始,指挥们更加注重乐团的‘室内乐化’。从欧洲乐团到国内乐团,大家在演贝多芬、莫扎特作品的时候乐团编制越来越小,演奏法越来越往巴洛克靠拢:弓子更加轻盈,弓速更快,音乐的流动感更强。好处在于,乐队的演奏更加通透和轻盈,声部交流更加细腻,而不是像卡拉扬时期比较有‘吨位’的感觉。”另一方面,随着乐团水平越来越高,指挥与乐团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现在的交响乐团每个成员都有很好的教育,都有自己的音乐鉴赏和理解;现在的指挥越来越偏重于交流和合作者,用不同的理解去说服乐团。”
构建一个“交响乐友好”的文化环境,需要乐迷与城市的合力。孙一凡看来,乐迷需要对音乐保持开放的态度,“做到国际顶级的中国演奏家很少,然而,国内青年演奏家虽然名气没那么大,却有着非常棒的音乐造诣和潜力。希望乐迷减少追星的心态,每个演奏家对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理解,并不是只有明星的演奏才是标准答案,10个人演奏就有10个不同的版本,大家的心态要开放一些。”对新作品的包容度也会促成“新经典”的诞生,“上海乐迷对新曲目的接受度很好,演奏家可以大胆演一些小众甚至大家没听说过的作品,票房都会非常好,这代表了城市对文化的好奇心。确实,乐迷喜欢听那些已知的、比较顺耳的作品,而当代音乐一开始往往不好听、听不懂。但音乐要重复听,才能得到更多的艺术信息,贝多芬、莫扎特都是经过无数次地演奏,才会变成现在的经典。”
从学生时期到担任乐团指挥,董超、孙一凡都与青交有着多次合作,在他们看来,青交担负起了城市乐团对城市文化的责任,同时也担负起了扶掖新人的责任。董超表示:“青岛交响乐团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未来指挥家系列’音乐会的合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年轻指挥家的支持与帮助也一定会体现在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像是柏林爱乐乐团中国行也会加入指导学生乐团的行程,这对于交响乐团的社会形象有非常大的作用。乐团不只是负责演出,还要以艺术回馈城市。”孙一凡表示,“每个城市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包括人文环境、观众对交响乐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样,没有普适模式,乐团要因地制宜才能走近观众。青岛交响乐团之前推出《琴岛序曲》这样的委约作品,让听众觉得‘交响乐跟我的生活环境是有关联的’,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