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6:理论周刊
提质心理健康服务 推进乡村善治善为

  刘海生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居民的心理压力也在增大,乡村治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提质乡村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乡村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善治。

  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因此,乡村治理要主动适应当前居民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越来越需要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制定政策、成立组织、打造队伍、落实制度等实际行动,及时为乡村居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新形势下乡村善治善为创造条件,促进乡村治理良性发展。

  强化主动服务。主动作为是乡村治理主体向乡村居民提供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做好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坚持以“四下基层”科学理念为指导,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动态把握乡村居民的心理动向和服务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实际解决乡村居民的现实问题,合法合理满足他们的实际诉求,建立融洽的乡村治理关系,为乡村善治凝心聚力。

  坚持科学原则。乡村治理主体要坚持科学原则,遵循人的心理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关注乡村居民中特殊群体、特别个体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工作状况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动向,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科学化解乡村居民的负面情绪,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观、价值观、社会观、公平正义观等,养成良好认知习惯,保持健康心理状态,为乡村善治夯实群众基础。

  提升专业素养。队伍建设是解决乡村心理健康服务“谁来做”的基础性问题。第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各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更多服务乡村的心理学专业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应积极为乡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好智库作用。第二,强化专业队伍的遴选和培训。政府人事部门在公职人员招考时,可适当增加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招录名额;乡村卫生院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心理治疗科、心理咨询室建设,并逐步足额配齐专职精神科医生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邀请临床心理学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服务技能培训班,向乡村基层工作人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对乡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胜任力。

  营造健康环境。随着乡村居民心理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此类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提供高质量心理健康公共服务,营造健康的村居环境十分关键。一方面要在乡村居民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乡村居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不断提升乡村居民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意识。另一方面,乡村社区治理主体要积极开展相关专业服务,比如提供家庭关系调解类、情绪疏导类、心理减压类、悲伤抚慰类等心理健康公共服务,帮助乡村居民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新时代乡村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乡村人际关系,引导乡村居民逐步建立起和谐互助、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

  (作者单位:青岛市即墨区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起舞胶州湾
   第06版:理论周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楼市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以高质量监督保障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提质心理健康服务 推进乡村善治善为
推动语言康复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青岛日报理论周刊06提质心理健康服务 推进乡村善治善为 2024-09-21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