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4:琴岛
◆王开生~~~
◆李直东~~~
◆刘赞科~~~
◆盛文强~~~
◆颜德义~~~
◆王开生
画家物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体到中国画的笔墨纸砚和颜料使用上,亦是如此。

  岁值戊戌清明,适逢青岛籍画家姜宝林回乡祭祖,邀刘咏和我一叙。姜宝林早年求学于潘天寿主持的浙江美术学院,随顾坤伯、陆俨少攻山水,随陆维钊攻书法,兼习人物、花卉。与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周昌谷、方增先等皆有密切的师友关系。后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班,受益于李可染、叶浅予等。闲谈之中,他娓娓道来自己对文房的独家见解。

  中国画的择笔很关键。姜宝林直抒胸臆。过去画画用的毛笔,都是取动物的毛做笔芯,故称做“毛笔”。如常见的羊毫、鹿毫、狼毫等。狼,是黄鼠狼。狼毫,是指黄鼠狼尾巴上的针毛。亦有用兔毛、水貂毛或老鼠的长须制笔的,如今都不多见了,改用猪鬃、尼龙丝替代。还有一种山马毛笔,潘天寿后期最擅用,是从日本带回来的。山马毛芯是空的,故弹性很强,潘先生用着得心应手,亦画了许多传世佳作。他有一幅示范中国画的照片,手中握的笔,笔毛呈散开状的,即是山马毛笔。

  我注意到,姜宝林常用的毛笔,是一枝普通的素竹管,长长的笔锋,笔头和笔管连接处,开裂后又缠紧。一问才知是伴随其身三十余年的旧物,属长锋兼毫,即笔芯是猪鬃,外围裹羊须。姜宝林用顺手了,故舍不得更换。他的许多大画精品,皆出自这支已有包浆、看似寒酸的旧竹管毛笔。

  姜宝林在浙美求学时的老师陆俨少,案头文具极简单,仅一块端砚,另有两支笔。一支加制山水笔,画画题款用;一支大白云,专门着色用。另有一只瓷制小笔洗,内有三个分格,一大二小。陆先生用笔用墨十分精准,画完画后笔洗内的水基本还是清的,着实令人佩服不已。

  黄宾虹的毛笔则从来不洗。用笔作画时,抓过来将结硬凝固的笔尖,在嘴里吮一下,待笔尖松动了即开始画。故其画中有些笔墨似硬笔书法般。画着画着,笔慢慢晕开了,接着再画。他的这个特点非常有趣。

  虹叟择笔不甚讲究,甚至喜欢用秃笔。而与他曾一度住楼上楼下的邻居陆抑非,擅画小写意花鸟,是恽南田、新罗山人一路,程十发曾称他是“自恽南田以后三百年来,兼工带写和没骨法开宗立派第一人”。其用笔很讲究,是海派领袖吴湖帆的得意弟子。他将用过后淘汰掉的毛笔,悉数赠送了黄宾虹。虹叟感到过意不去,让陆抑非随便挑几张自己的画作答谢,陆抑非竟然只挑了两页小册。黄宾虹见状十分不悦,背后对其夫人说:“陆子尚非知音者。”

  聊至此处,姜宝林哈哈一笑,说这些画放到现在,可统统都是宝贝啊!老先生们真是可爱极了。

  谈到国画用墨,姜宝林亦深有体会。他说,他在浙美求学时,都是每天自己砚墨的,砚台每天也必须清洗干净。过去的墨大都是油烟墨,少数松烟墨。徽州的名墨有曹素功、胡开文等老牌子。松烟墨多亚光,古朴无光泽。油烟墨光亮、透明、有神采,越黑越亮。其中还加入了冰片、麝香、沉香、犀角、珍珠、樟脑等名贵中药材,其亦是止血、消肿的良药。现在的即用墨汁品质则差得太多。好的墨汁干后,以呈龟裂纹状者为佳;如是整张的薄片状,则差、则假。姜宝林认为,现存的清墨,最宜书画,尤以同治以后的老墨,作画使用时最佳。时间再久了,胶不固烟,墨就不能用了。

  黄宾虹用墨十分讲究,随身总带一锭好墨,且从来都用自己的墨。宿墨本来是国画中最忌讳使用的脏墨,虹叟却化腐朽为神奇,不仅用,而且创造了宿墨法。他在看似漆黑的画面中,善于用几块留白来透亮,让黑黝黝的墨色活了起来。

  文房四宝中,姜宝林认为,作画用纸亦至关重要。俗话说“纸寿千年”。过去安徽泾县的宣纸制作皆是用青檀树皮为原料,并要沤上一年,洗出来的筋(纤维)有一米多长,对着阳光看,宣纸中会有一圈一圈的云纹,非常耐用且不易破。如今制作宣纸用的原材料已近枯竭,现在的替代原料用机器把纤维裁碎,纸没有了筋性,皴擦用力过度,非常容易撕裂。以前宣纸用自然阳光漂白,现在使用化学漂白剂,看上去很白,却令纸脆而不自然。尤其同为化学原料的胶管颜料画上去,年久以后,真不知道两者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先生一脸凝重与无奈。

  姜宝林对宣纸品质的要求极高。他说,我每遇到好纸都要想方设法买下来。好的老宣纸现在已不可多得,在其上作画时,可以引发人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一张老纸,画出来的感觉绝不一样,画了还想画。上瘾!

  在普遍使用胶管国画颜料的当下,姜宝林却有着自己对传统文化品质的顽强坚守。

  “作画用的颜料,我一直喜用苏州姜思序堂出品的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自己研磨而成,此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讲道。“好的颜料,发色正,保存久。如国画中的石绿,原材料就是孔雀石。制作颜料时,经过粉碎研磨后,再漂出。漂在最上层最轻的细细一层,是四绿,再漂一层稍厚的是三绿,再一层是二绿,最后剩下颗粒最大者,是头绿,色最重。朱砂亦然,漂在上层的是朱磦,沉淀在下面浓艳的即是朱砂。再比如天然植物原料中的花青,原料即是蓼蓝。还有胭脂,其本身就是一种植物的名称,用其红色外皮的汁液加工出的颜料,就叫胭脂。我亦曾画过此种植物。”

  这些传统的与书画相关的知识,如今听起来却十分冷门和新鲜。

  李可染作画用颜料亦很讲究。曾是其研究生的姜宝林深情回忆道:大家都知道他创作《万山红遍》系列时所用的朱砂,是清宫旧物,异常珍贵,堪比黄金。可染先生另有一个特点,其作画从来不让外人看,包括妻子。邹师母(佩珠)和他刚结婚那会儿,师母要看可染先生画画,李可染不让,为此还吵了架。后来,师母了解到可染先生的性格习惯后,让步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老师独自关上门画画。

  “我做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时,看老师用笔还是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的纪录片中看到的。当时共拍了四部,另有蒋兆和、叶浅予和李苦禅等先生的。”姜宝林接着讲,“老师在家授课如讲到某处,师母会从屋里间,取出可染先生的画作来做示范讲解,却从未有课徒稿和当面示范用笔。但先生讲课特别细,备课也要好几天,甚至一周,极其严肃认真。”

  其他几位先生也各有特点。陆俨少作山水画习惯从三分之一处起稿,先画树,再画峭壁,画云。往上画满后,再从上往下画,通篇审视,然后在下面补石,再补其他。构图非常饱满,很少有坏画。

  叶浅予资格老,脾气大,白胡子大眼睛一瞪,十分威严。文革后恢复工作,其任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后来成立了博士生指导组,他任组长。我的第一节研究生课,他当着众多老先生、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面,上来就说讲两点,“第一,你们不要都学李可染,我们这里李家山水够多了,把你们从全国各地招来,就是要打破李家山水一统的局面。第二,你们是研究生,要研究问题,走自己的路。讲完了。”

  李可染就坐在下面,心里不知是做何感想。那时的老先生们,性情皆是如此率真烂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琴岛
画家物语
那晚的星光
红樱桃
唇唇鱼考
耶鲁大学里的《颜氏家庙碑》
青岛日报琴岛04画家物语 2024-06-30 2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