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5:城事·专题
随着产业进阶、配套完善,青岛高新区消费业态发展逐步升级,建立起立体化、多元化商业格局——~~~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副局长沈宏做客民生在线,回应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
~~~
育为所需 育有所需 育向紧需~~~
~~~
育为所需 育有所需 育向紧需
青岛电影学院:探索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
  ■青岛电影学院。

  大学的“然后”是就业。不论是专科本科,抑或考硕读博,最终都要落脚就业。能否有效衔环高质量就业是衡量一所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一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定位的大学,青岛电影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独特优势,坚持育为所需、育有所需、育向紧需,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通过做深做实做透“产教融合”大文章,为学子未来绘就实打实高质量就业新蓝图。

  产教一体 打造影视人才输出新高地

  自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成立,到2021年青岛电影学院正式揭牌,从北京电影学院的唯一独立学院,到青岛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电影学院,12年发展,12年跨越,青岛电影学院在传承北电雄厚师资力量的同时,又链接起东方影都广袤的产教融合资源,在“建设国内一流的产教一体影视人才教育与输出高地”的奋斗目标中路径愈加清晰、步子愈加铿锵有力。

  2022年,青岛电影学院获批“山东省应用型高校建设点”,这既是对该校育人成果的肯定,又是对其育人路径的鼓励。

  “育非所需”是当前高等教育之于“就业”的一道坎。由于对新形势、新业态、新需求对接不准确、跟进不及时、调整不灵活,导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培养4年出炉的学子与社会所缺、稀缺、紧缺岗位对不上茬,形成教学层面的批量溢出、就业层面的产能过剩。

  青岛电影学院将“应用型”作为自身教学输出的主动脉,结合自身实际,着力解决传统校企对接“一头热”的痛点,达到“两头甜”的效果,围绕“高质量输出”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出“毕业联合作业”“大师授课双师带动”“匹配城市发展融入东方影都”“内生驱动”等有效方式,最终在同类院校中形成“育为所需”的独特优势。最新发布的校友会2023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显示,青岛电影学院位列中国影视表演类民办大学排名榜首,在教学质量、科研基地、科研成果、社会声誉等12个指标层面彰显出产教一体、产教互促、产教共荣的优质育人生态。

  毕业联合作业 夯实产教融合根基

  产教融合,出发点是“教”。只有打牢“教”的根基,教而高质、教为所需、学用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产教真融合的应有之意。

  青岛电影学院蹚出了一条“教+项目”的创新路径,且已连续实施9届,那就是毕业联合作业,简称“毕联”。

  2015年起,青岛电影学院创新实施“毕联”。简言之,毕业联合作业就是由学校8个系的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合作完成一部影视作品。区别于常规实习见习,同学们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校内+校外,理论+实践,以作品的形式从不同维度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和生活的感受,其涵盖了大部分学科的终极成果,统筹创意、筹划、制作、展映等全过程。以表演系为例,同学们自大二下学期便要独自带戏创作,大三需要制作毕业大戏,大四则要拍摄短片,在参与“毕联”的实践中练就了未出校门便能在影视领域相关岗位独自担纲的本领。

  “一部完整的影片可由学校8个系合作完成,目前只有北京电影学院和青岛电影学院拥有这种完整的专业(系)架构。”青岛电影学院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主任陈亮说,“毕联”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影视文化产业人才,至今已完成拍摄作品300余部,涵盖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新媒体作品、实验短片等。

  自2014年设立“金象奖”以来,青岛电影学院学子们的“毕联”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累计获奖百余项。其中,2019届毕业联合作业《河流的第三条岸》荣获首届印迹创新视频大赛三等奖;第九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第三届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大学生短片大赛最具传播力奖。2021届毕业联合作业《大红摩托》荣获法国第十三届戛纳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第十一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学生组)最佳摄影银奖;第七届中欧青少年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八届“金贝壳”未来影像季最佳短片奖。2022届毕业联合作业《一双跑鞋》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大学院生电视节大学生原创作品最佳作品奖。

  双师带动 保障产教融合成色等级

  学术高度决定艺术高度,关乎产城融合的等级成色。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进路上,青岛电影学院锚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定位,国内外一大批既能搞创作又能搞理论的顶端师资力量在此引聚、落地、生花。青岛电影学院各系系主任均由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或中国影视界的业内专家担任,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队伍常年保持稳定,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副校长卢斌教授主编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在中国社科文献社连续出版4年,同时由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在伦敦、纽约两地向全球出版发行英文版《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产业竞争与合作》,成为各国政府、业界、学界和公众了解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态势的重要工具书。

  作为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大师级顶端行业人才以不同的方式云集,在带动学科优质发展的同时,也为青岛电影学院产教融合提供了“火车头”“助推器”的引擎作用。青岛电影学院创新形式,邀请著名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谢飞,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出品人、制片人、博纳董事局主席于冬,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影视话剧表演艺术家王劲松教授,著名导演吴兵、管虎、郭帆、丁晟等定期来校举办大师课,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又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接触到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最新指南和方向。

  国企背书 产城融合加速崛起

  在影视圈,近年来,青岛电影学院作为一股人才输出的新势力,正随着其成功转设而加速崛起。

  2021年青岛电影学院成功转设,海发集团作为全资举办单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海发集团的支持下,短短两年,青岛电影学院便在众多层面发生了蝶变,不但新建了高标准宿舍、餐厅,重新美化改造了教学楼、园区、大门,更是利用自身拥有的东方影都、5G产业园、藏马山外景地等电影产业资产,为师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场景。

  2021年5月,随着首批校企合作学生及产教融合企业入驻,总投资5亿余元、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集产业与教育资源多功能于一体的海发集团影视产教融合基地投入使用。实训基地配建有多功能实训实验室、双创空间、学生公寓、影人公寓以及配套的影视企业制作和生产场地,向学校开放数字影音中心、创客中心、动捕棚、风情街等场地的设备设施。此外,园区还协调园内配套企业,为师生提供实操机会。

  在东方影都,青影学子有机会参与到剧组拍摄、影视制作环节中,比如《流浪地球2》《异人之下》的拍摄工作和优酷综艺《这就是灌篮》的制片,随着众多电影、剧集、综艺纷纷入驻园区拍摄,这样的实训机会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借助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建立的一体式影视拍摄公共服务协调机制和服务网络平台,青影学子也有机会参与到园区以外项目的拍摄制作,拥有了更广阔的一线实战空间。

  内生驱动 产教融合续航领跑态势

  作为国内除北京电影学院之外唯一一所电影全学科本科院校,青岛电影学院既坐拥北京电影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又拥有海发集团这一国资平台的强大支持,还有着东方影都这样的同属青岛国资平台的实训基地,同时置身于青岛这座“天然影棚”,单从这4个层面评析,可以说青岛电影学院在国内所有艺术类院校中有着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新转设的高校,由于采用了“国有民办”这种介于纯公立和纯私立之间的办学思路,青岛电影学院自揭牌那天起,便透露着创新探索的气质,并用产教融合的行动在业内多个层面实现领跑态势。

  立足行业需求,瞄准市场缺口。青岛电影学院以影视特色为核心,以培养优秀影视人才为目标,实施多学科、多专业师资协同合作教学模式,一大批市场紧缺的新兴学科、跨界专业(方向)在8个大系的根脉上破土而出。目前,青岛电影学院已形成了以影视艺术为主,涵盖艺术学、管理学、法学、文学4大学科门类,多学科多专业师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的局面,跻身全国民办大学前20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影视人才培养基地。

  练好内功的同时修好外功。青岛电影学院加强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等国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加深学校朋友圈,不断为产教融合提升对标对表,探索新样板、新模式、新路径。

  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青岛电影学院将扩充建立5个本科新专业,并在做大做强本科教育基础上,扩充专科教育,新建12个专科专业和7个专升本专业,同时争取硕士学位授予点,增加研究生层次招生,努力在3到5年内,建成3-5个省级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

  从最初的“为考大学而来”到如今的“为电影梦想而来”,12年来,青岛电影学院的生源内生力在梦想领衔下悄悄发生着变化。近几年青岛电影学院招生成绩斐然。去年,青岛电影学院新生报到1283人,突破往年最高报到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新生们尤其关注学院优势学科,知识产权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漫画专业、动画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非常抢手。据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益于产教融合探索实践,这些优势专业紧贴影视产业需求实际,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全国学法律的人很多,但是影视版权领域的律师很少,对于一个影视项目来说,未来的盈利预期、利益如何划分、版权收益如何分配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所以这个专业备受关注。

  从梦想出发,奔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而来,奔着新兴行业需求而来,建校至今,青岛电影学院已培养9届毕业生,累计4000余名应用型人才,在国内艺术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优质单位高质量就业去向落实率逐年提高。

  “通过深度产教融合,青岛电影学院的学术力量、技术资源与产业提供的硬件设备、平台资源相结合,一方面对新技术进行有步骤、有参照的孵化速成,另一方面对影视技术中间力量、项目制作人进行早期培养,形成了人才、技术、影视基地硬件升级等多方面的有机循环。为实现山东省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和青岛市‘世界电影之都’建设目标,青岛电影学院充分整合国内外影视文化资源各要素,依托海发集团强大国企背书,与行业头部企业携手推进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合力推动建设国内一流的产教一体影视人才教育与输出高地的目标实现,在此过程中,学校的创制能力+产教融合+高质量就业组合越来越强劲,越来越具有独特优势。” 青岛电影学院常务副校长苏文洁说。

  (李爱国  杨海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青报调查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都市+
   第07版:文旅·体坛
   第08版:健康
一批商业综合体正在这里组“圈”
青岛加速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试点
刘天意同志逝世
青岛电影学院:探索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
今日海浪水文预报:
青岛日报城事·专题05青岛电影学院:探索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3-07-05 2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