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7:未来教育
参加艺考身累、心累、花钱多,看似“捷径”却荆棘满途;随着文化成绩标准的提高,艺考更加“不易考”——~~~
~~~
~~~
~~~
ChatGPT来了,教育的“预言”要实现了吗

  □赵黎

  近来,ChatGPT横空出世。这款AI聊天机器人软件以其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作能力,上线两个月活跃用户破亿!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ChatGPT答不了的”。和ChatGPT聊天的过程里,突然想到了那个有关教育未来的预言:未来,传统模式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教师从三尺讲台上解放出来,成为“人机共教”教学模式的受益者。如果ChatGPT不断强大,实现了学生有求必应的知识传授,那么朱永新在《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中描述的就不再是幻想。机器人老师眼看就要到位了,人类导师准备好了吗?

  正如教育界专家所言:“数字教育能够在个性化地学、差异化地教、科学化地评等各方面发挥独特优势,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科学监测评价等,描绘学生成长轨迹,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得教师传授知识的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很大程度上被替代。

  虽然教育部和各省已经建成一大批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虽然老师们基本都掌握了线上直播教学的方法,但对数字化参与教学的认识一直以来存在着偏见。有的教师认为数字化教学不如传统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数字化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投入产出比偏低。但当ChatGPT引发全民狂欢,学生乐此不疲地追问“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能不能帮我写一篇作文?”的时候,给老师留下用于纠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未来已来,教师该如何应对?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这也体现了国家对数字化教育教学的重视。教师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更新与“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相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复杂的技术创新带来巨变,教师工作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型为更复杂的发掘需求,激发潜能。

  教育从来不由技术主导,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灵魂呼唤不会被ChatGPT的话术取代。机器人可以改善教学,但无法取代教师。教育的范围宽泛,不只是推送知识、巩固薄弱点,而是要赋予学生面对未来的能力。只有教师才能从学生成长规律着手,走进学生心灵,发掘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据此进行教育的设计和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益,作出机器人老师无法计算出的学业规划。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进而发展出最好的品质和素养。

  就像撒贝宁在《开学第一课》中举的例子:“下围棋,‘阿尔法狗’赢了人类,可能我们会因为遗憾而流下眼泪,但是‘阿尔法狗’就算赢了棋也不会笑。”在人工智能盛行时,人们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更加强烈,群体的归属感让学生更容易被老师的言行示范打动。未来的教师一定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指导者、参与者、陪伴者和帮助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全国两会·聚焦
   第03版:全国两会·聚焦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关注
   第06版:青报影像
   第07版:未来教育
   第08版:未来教育
摒弃“功利心态”,“曲线高考”期待“最优解”
教育·快读
ChatGPT来了,教育的“预言”要实现了吗
九中千余学子赶“课程大集”
青岛日报未来教育07ChatGPT来了,教育的“预言”要实现了吗 2023-03-13 2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