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1:专版
~~~——青岛崂山科创集团创新驱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踏歌前行山海间
——青岛崂山科创集团创新驱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青岛国际创新园远眺。
  ■青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青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
  ■青岛微电子产业园生产线投产。
  ■建设中的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繁华的崂山区香港东路。 邢志峰 摄

  金秋时节,天高海阔,云淡风轻,又是一个收获季。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崂山区区属国有企业——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崂山科创集团)传来系列喜讯:经国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评审,集团被授予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评级展望为“稳定”;9月22日,正在建设中的冲刺“千亿级”、聚焦打造全球VR第一园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揭牌,同时设立规模25亿元的虚拟现实引导基金,包括5亿元规模的种子基金和2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可期……

  崂山区拥有国家级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是青岛市新兴高端产业的核心区。源于创新、支持创新、引领创新,2013年4月,崂山科创集团应运而生。成立以来,该集团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发展,综合运用投资、金融、园区、专业服务等服务手段,积极布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健康四个产业生态,运营产业园区14个,楼宇载体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步入拔节生长、抽穗灌浆的快速发展期。

  “筑巢引凤”建高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入驻青岛国际创新园的企业即将享受重大利好: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调试完毕,具备投用条件,将于10月底上线运营。届时,园区将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务,实现“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服务”,享受到数字经济最强算力底座。

  用时不到4个月,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具备100P算力。算力领域加快布局,是崂山科创集团把握AI产业快速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及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馆,经常处于满座状态的“五点半”课堂;共享的大讲堂和党员活动室……集创新创业企业办公、科技展示中心、企业加速器孵化器、企业交流平台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投资增值服务——青岛国际创新园让人耳目一新,这里是创业者梦寐以求的理想舞台。

  园区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崂山科创集团在服务青岛市和崂山区总体发展的大格局下,充分利用好政府提供的战略性资源,着眼高端、放眼长远,自觉服务全区战略发展全局。聚焦全区重点建设的7条重点产业链,按照“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的布局思路,全力打造新动能产业载体。建立产业链专班,制定实施产业链行动方案、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梳理产业链重点企业、支撑项目、招引目标,建立园区建设、招商促进、管理服务专业化团队,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联合崂山区相关部门,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协助280余家企业及孵化器平台办理登记注册。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用好企业联合会,听取企业声音,协助企业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优渥营商环境,让更多的管理、技术、资源、服务、人才等要素聚集,为全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国际创新园正在建设“三生融合”的现代产业园区。对标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的经验做法,高起点、大手笔规划产业园建设格局,注重园区人文景观、综合服务等配套要素的整合完善,打造生产高效、生活便捷、生态优良的“三生融合”园区。以“数据驱动、创新引领、创新园区管理新模式”为目标,打造全国首个引入开源鸿蒙智慧互联概念的特色园区,实现向智慧零碳园区、全场景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生态共建智慧园区跃进;以“按需定制”为原则,针对园区企业、员工的不同层次需求,引入银行、餐饮、休闲、娱乐等不同业态,2021年新增商业面积3000余平方米,目前园区入住商业配套27家,商业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今年又投资1.53亿元,全面推进园区品质提升工程。

  不单单是青岛国际创新园,在崂山区巨峰科技大厦、创智谷、医疗器械产业园、院士智谷、巨峰飞地产业园等一批创业园区,均孕育出一批科创生力军,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了成长沃土,支撑起崂山科技创新发展的“骨架”。

  梧桐叶茂凤来栖。在崂山科创集团引领下,一批批大项目、一个个产业园,助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角逐新赛道布局新产业,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

  设立时间短、信用不足、模式新、缺乏抵押物……一个个中小微企业就这样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失之交臂。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为一家上接政府战略要求、下接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区属国有企业,自成立以来,崂山科创集团一直在探索发挥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已成为崂山区角逐新赛道、布局新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为崂山成为引领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臂助。如今,枝繁叶茂、蓬勃涌动的人才队伍,铸就了崂山的产业集群,一项项技术突破像一粒粒载有创新梦想的种子,扎根于芬芳的泥土里,静待花开的声音。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了多普勒激光雷达和环境遥感的多项国际“第一”。“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获得入驻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不到一年时间便得到了崂山区属国有企业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成立短短四年多时间里,就实现了从‘跟跑’到与国际‘并跑’的跨越发展。”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华说。

  自有资金的注入还只是个开始,得益于国企所代表的“政府眼光”,“市场眼光”也开始对公司另眼相待。最终,带动了银行等投资机构对该公司的跟进投资。崂山科创集团以国企应有的担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投早投小,一路相伴,共同生长。像这样为高精尖、技术前沿企业制造资本“风口”、放大效应的案例,只是崂山科技金融成就的“冰山一角”。

  当好产业新秀的专业“孵化器”。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落地间缺乏畅通的渠道,存在“玻璃窗”,这是多年来科技界一块不小的心病。为此,崂山区以崂山科创集团为重要抓手,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4所高校和中科院生物能源研究所等22家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建立“企业牵头、政府引导、高校院所共建”的创新联合体,培育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北航青岛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发机构,打通产学研壁垒,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资源流通互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以产促研、科技兴产”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当好产业创新的协同“突击队”。落实“汇智崂山人才十大工程”“一业一策”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建成青岛国际创新园、院士智谷、千山高创园等高能级人才载体,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格局。联合青岛银行、崂山交银村镇银行畅通政银企渠道,创新推介“人才贷”产品,帮助企业获取授信、贷款,助推人才创业、助力企业发展,切实打通人才企业升级发展的融资壁垒。截至目前,已为14家企业成功办理“人才贷”。

  当好产业源头的“天使”投资人。科技是创新之本,资本是驱动之源。探索实践“人才+产业+资本”模式,依托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率先创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板”,集聚80家挂牌企业、实现融资1.15亿元。聚焦人才型初创企业多元化融资难的痛点,打造涵盖“人才贷”“人才险”“人才投”“人才债”“人才板”相互融合的金融赋能链条。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5亿元的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持续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初步形成涵盖各阶段的基金投资产业链。推进市场化运营“股权投资”,对区内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以直接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

  抢占新风口迎接新挑战,助力城市格局重塑

  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推动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高度。在崂山,无论是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处处都能感受到崂山科创集团履行使命担当,全力推进区域发展的“热度”和“速度”。

  走进位于株洲路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塔吊挥舞巨臂,200余名工人挥汗如雨,抢工期,赶进度。据崂山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5月22日开工建设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4个月,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又一次刷新“崂山速度”。项目建成后,将助推崂山区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今年以来,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崂山是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战场。大战略带动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作为全区城市更新的主力军,崂山科创集团把握历史机遇,服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自觉承担起在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中蹚出一条新路子的任务。

  以资金融通为城市建设添动力。通过联合央企资本,吸收社会资本,利用地方政府资本,扩大区域合作基金,实现资本的层层放大,为全区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供充足、及时、低成本的资金保障。崂山科创集团与中信基金、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朗威控股集团等单位合作成立了10亿元的中信医疗产业基金,为医疗类项目落户提供资本支撑,形成了“园区开发+资本支持+项目入驻”的建设招商模式,加速与周边医疗类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活力。抓好株洲路等重点片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运用土地整备、“工业上楼”、成片区开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方式,同步推进动能转换与空间转型,释放低效闲置产业载体新活力。整合专业资源,与山东松立控股集团建立合作,导入“慧停车”品牌资源,推动崂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及产业园区智慧改造、升级迈出关键一步。实施产业园区能级跃升行动,提高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项目准入标准,提升国际创新园等既有园区规划布局、功能配套和运营水平,新建一批承载力强、成熟度高的新兴产业园区,全面提升园区效益。立足于新经济,建设新型楼宇,开发一批“办公+N”多场景的特色楼宇,实现“四新”经济上楼,向空中要空间、向空中拓发展,丰富楼宇经济新的内涵。

  三轮驱动一体发展,建设区域性科创产业发展新高地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等不利条件和复杂形势,崂山科创集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资源整合、资产运营和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科创策源地板块上发力,成为全区科创板块的一块“金字招牌”。旗下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按照功能定位,奋力角逐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在崂山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实现了从“花开三朵,各表一枝”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转变。如今,三家子公司正手拉手、肩并肩,以最美姿态共绘新时代崂山科创板块的“千里江山图”。

  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崂山区现代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平台,管理青岛国际创新园片区载体楼宇总面积超过95万平方米。作为全市单个园区体量最大、高新技术聚集度最高的园区,青岛国际创新园先后获评国家通信产业园区、山东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青岛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入驻包括中科曙光、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海尔卡奥斯等企业300余家,员工总数超1.5万。2021年,园区企业总营收超2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园内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速超10%,已有挂牌上市企业10家,规上企业22家,税收过亿元楼宇5栋。

  下一步,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为目标,启动以国际创新园为支点的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预计2024年实现产值250亿元;做强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场景应用、技术服务等领域产业生态,将重点招引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潜力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打造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园区;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抢抓机遇、科学谋划、超前布局,全面启动崂山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计划。

  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崂山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投资平台,2021年,园区企业产值19.1亿元,营业额22.1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直投项目34个,重点支持靖帆新材、海华生物、镭测创芯、罗博科技等崂山区内企业。参股基金25只,规模约305亿元,合作方包括中国国新、中国中车、中信医疗等国内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投资的一批项目已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目前,海尔卡奥斯、特来电等3家已成为独角兽企业,直投及参股基金投资项目已上市12个,IPO过会1个。

  公司以株洲路两侧为主战场,通过整购、合作开发、自建、租赁等方式盘活低效空间利用,为全区储备了各类产业载体20余个,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两所一院一企”党建共建联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海济医药、国数科技取得7000万元投资。先后获得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首批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下一步,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将积极服务崂山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培育、载体空间开发建设、股权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崂山区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青岛市知名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投资平台。

  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崂山区重点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以来,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公司坚持创新载体运营商、公共服务提供商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的战略定位,通过技术平台搭建、园区建设运营、投资融资、招商合作等方式建立产融结合机制,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完成股权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11.4亿元。目前,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已入驻大唐半导体、信芯微电子、核芯互联、聚能创芯等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随着青岛EDA中心、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平台、磁传感芯片公共研发平台、人才实训/培训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相继投入运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虹吸效应,初步建立了基本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投资约10亿元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一期已实现建成即投产。

  下一步,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将加快推进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实现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2023年9月交付,形成“双园驱动”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建设产业孵化器,筹备申报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平台;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融合发展智慧城市业务,推进5亿元产业基金落地。

  管住产权、管好收益、防范风险,离不开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和与时俱进的治理能力。作为区属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崂山区国有资产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险表示,下一步,崂山区将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目标,推动区属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匹配全区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双招双引”、“四新”经济产业集聚,在提升区域建设品质、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延链补链强链方面充分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打响崂山国企改革品牌。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股权管理运营水平,修订完善一系列国资监管制度,加强国企在投资经营合作、资金类业务运作、大额资金使用、融资债务等方面风险管控,形成国资国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闭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放眼未来,崂山科创集团正按照市、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区三级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培育、载体空间开发建设、股权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勇毅前行,笃行不怠,努力锻造“善打仗”“打胜仗”的国企铁军,自觉汇入新发展阶段百舸争流的大江大河,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区域性科创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梁太宏  王妮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喜迎二十大
   第04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5版:国内
   第06版:专版
   第08版:要闻·专题
   第09版:体坛·文旅
   第10版:学习思考
   第11版:专版
   第12版:楼市
踏歌前行山海间
青岛日报专版11踏歌前行山海间 2022-10-12 2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