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0:学习思考
突出青岛特色,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赵明辉

  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是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2022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青岛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在全球彰显特色的重要抓手。当下,青岛已按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快进键”。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应突出青岛特色,放大优势,加快打造全新的城市消费功能和城市魅力新亮点,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青岛优势

  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城市魅力和开放地位,具备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础。作为全国首批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青岛在行动上“走在前”,如率先制定《青岛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等。2022年以来,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青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态势,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青岛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放大。

  一是城市国际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加快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有利于推动消费需求与优质供给的相互促进。

  二是城市商业实力和魅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975.4亿元,居全省首位,增长14.8%、增幅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在6月1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青岛以总分51.04分,排名全国第19位、新一线城市第15位、山东省第1位,再次跻身新一线。

  三是城市消费活力持续提升。随着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启,青岛商业街区改造步入“快车道”。如通过改造,青岛将中山路区域打造成“最青岛”的历史街区、“最时尚”的商业步行街。今年举办的上街里啤酒节,以及百盛裸眼3D大屏点亮、天主教堂光影秀等,更是将中山路推上了“热搜榜”,成为市民游客竞相前往的休闲旅游消费目的地。商业空间优化发展。中山路商圈、台东商圈、浮山湾商圈、金家岭商圈、李村商圈等商业空间不断拓展和提升,为全市消费扩容提质注入新动能,成为城市消费的活力之源。

  四是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首店”数量及品质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成熟度、时尚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首店”经济成为激发青岛商业的新亮点。目前,青岛已招引各类国内外首店项目200多个。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占线上零售业比重32.9%,增长20.9%,高于全市线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速16.8个百分点。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上合特色商品馆、中服免税青岛店等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地方特色及经验

  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一年多来,北京、上海等城市从自身禀赋出发,聚力地方特色,采取一系列举措,为青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路径参考。

  北京从新消费品牌孵化、打造消费新地标等角度,持续赋能,助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海从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消费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着力提升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推动实现消费氛围营造与品牌打造有机结合、服务能级提升与产品质量优化并重、国际范与烟火气相得益彰的发展局面。

  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及对策

  第一,突出国际化特色,提升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强化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国际化理念。青岛正在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应充分发挥青岛开放优势和涉外经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各种先试先行的机会,通过建设食品和农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中日韩消费专区等一系列平台,使青岛成为国际商品进入中国的集散中心,提高青岛的影响力。提升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国际氛围,以国际标准的商业综合体和商圈建设为抓手,用国际化的发展视野推进城市更新中特色商业街区的改造和提升,实现青岛消费市场载体建设国际化。

  第二,突出时尚特色,打造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业态新地标。打造时尚商业街区和时尚消费圈。当前,大力实施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青岛特色商业街区的改造升级带来了机遇。要不断丰富“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建设具有欧陆风情与里院文化的体验式、沉浸式特色历史消费街区,建设成为适合多层次消费群体的多业态、多品牌的时尚综合消费圈,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地标。发力“首店经济”,打造时尚青岛国际会客厅。鼓励购物中心、商业运营企业引进业内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首店”,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全新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等,丰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创时尚、新零售等“首店”业态供给,推动“首店经济”迅速发展,打造时尚青岛靓丽名片。依托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城市更新与建设所开发的存量空间,积极发展“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和新品首发”,形成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的新热点,吸引消费人流、资金流到青岛集聚,打造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风向标。

  第三,突出品牌优势,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施消费品精品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大众对国产消费品的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提振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青岛制造”的信赖。促进“青岛创意”发展。鼓励品牌企业开发具有“国际水平”“中国元素”“青岛特色”的商品,打造“国潮品牌”。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提升自主品牌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第四,突出旅游、节会等资源优势,彰显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利用好独特的区位条件、海洋文化特色等优势资源,以商旅休闲、文化创意、特色演艺、体验消费等为内容,深入挖掘青岛本土民俗文化、商街文化,并与保留的西方文化遗迹相结合,打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青岛旅游品牌和更多旅游“拳头”产品。做大、做优、做强青岛国际时装周,提升青岛时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以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活动引进和培育世界顶级赛事和国际文化活动,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精心组织放心消费在青岛、青岛购物节等消费促进活动。

  第五,突出政策环境优势,全面提升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保障水平。加大对零售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在税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可通过政府买单等方式,将公益文化、体育等场所融入商业综合体。加强促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服务流程,强化服务细节,建立规范、统一的国际化消费服务标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高、大、上”指标,更需要“细、实、美”的考量。建议按照国际主流城市做法和国际标准,提升退货、退税等诸多细节服务水平,加强青岛消费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延伸消费维权的广度、深度和强度,让消费维权实现国际化、标准化、快捷化。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喜迎二十大
   第04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5版:国内
   第06版:专版
   第08版:要闻·专题
   第09版:体坛·文旅
   第10版:学习思考
   第11版:专版
   第12版:楼市
彰显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全力打造“活力海洋之都”
突出青岛特色,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青岛日报学习思考10突出青岛特色,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2-10-12 2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