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5:走在前 开新局 喜迎二十大
实施“八大工程”,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实施“八大工程”,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
青岛市人工智能国际客厅。资料照片

  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实施7大计划

  ●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产业创新能级提升计划

  ●科技惠民提升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计划

  ●高端创新人才提升计划

  ●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8大科技创新工程

  ●战略科技力量起势工程

  ●新兴产业创新工程

  ●未来产业培育工程

  ●科技园区提升工程

  ●开放合作深耕工程

  ●成果转化促进工程

  ●人才强青蓄能工程

  ●创新生态优化工程

  9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走在前 开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介绍了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整体情况,市科技局局长朱铁一介绍了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条件、具体考虑和推进措施。依据《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青岛将重点聚焦“国际化”和“创新型”两个维度,通过实施七大计划、推进八大工程,形成长短期搭配、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勾画和诠释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架构和内涵,深度对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全球坐标系中重新定位

  近年来,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创新能级稳步攀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高,成功迈入全国科创城市“第一方队”。

  但从竞争形势来看,青岛对标部分先进科创城市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南京、武汉等相比,高校、科研院所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与苏州、杭州等相比,科技型企业队伍规模还不够大、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深圳等相比,科技创新生态还不够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融合不足。

  对标国内外科技创新先进城市,青岛要努力扬长补短,更加注重面向全球开放、整合创新资源的国际化创新。这是青岛城市规模和等级演进到更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青岛立足国内、国际创新全新态势和未来趋势做出的科学决策。

  重点实施七大计划

  依据《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到2026年,青岛战略科技力量更加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更加强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更为广泛,人才创新活力有效释放,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建设海洋科学城,重点推动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汇聚,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培育形成一批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建设智造创新城,重点突破产业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争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两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65%。

  建设未来产业城,重点让未来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场景开放与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

  建设湾区科创走廊,重点促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等湾区集聚,争取全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6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50亿元、人才总量超过300万人,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提质扩容,推动青岛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十位。

  突出赋能实体经济的需求导向和科技创新策源转化能力,青岛依据《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着眼系统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七大计划。

  实施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立足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推进海洋科学考察船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加快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共同体、企业研发机构相衔接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梯次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

  实施产业创新能级提升计划。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创资源集聚,建设一流科技园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培育未来产业。

  实施科技惠民提升计划。开展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加大节能、环保、公共安全领域技术攻关,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计划。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挥开放优势,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实施高端创新人才提升计划。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战略支点,持续拓展全球引智渠道,形成梯次人才队伍。

  实施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孵化器提质增效和离岸孵化基地建设,导入全球创新资源;建立市场导向的科研管理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实施八大科技创新工程

  如果说《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是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那么《青岛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就是落地落实的具体“施工图”。

  实施战略科技力量起势工程。推进“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海洋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全省50%以上。

  实施新兴产业创新工程。围绕24条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梯次培育体系科技型企业,以“线下+云上”多元化方式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支持基因技术、海洋物联网、类脑智能、深海开发等前沿领域探索颠覆性创新;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支持建设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实施科技园区提升工程。谋划建设10个左右市级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微生态专业化园区,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都市科技创新园,打造10家左右不同特色模式的标杆孵化器。

  实施开放合作深耕工程。依托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等促进国际间技术交流和产能合作;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推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青转化;深入开展外国人来青管理工作试点,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管理服务。

  实施成果转化促进工程。引导研发机构定向服务企业,支持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争取输出和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00亿元以上、高校院所本地转化科技成果超过2000项。

  实施人才强青蓄能工程。围绕“人才强青”计划,持续拓展全球引才引智渠道,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支点。

  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探索科技创新容错机制。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耿婷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4版:走在前 开新局 喜迎二十大
   第A05版:走在前 开新局 喜迎二十大
   第A06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7版:发布
   第A08版:今日看点
   第A09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10版:同心抗疫
   第A11版:身边事
   第A12版:都市圈
   第A13版:悦读
   第A14版:五月风
   第A15版:地产
   第A16版:楼视
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
青岛早报走在前 开新局 喜迎二十大A05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 2022-09-22 2 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