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4: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宁17年来坚守污水处理系统一线
~~~
~~~第二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灵山湾海水浴场在8月份评价中胜出
~~~
他让污水变清流 汩汩涌动润民生
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宁17年来坚守污水处理系统一线
李宁对废水进行化验。受访者供图

  城市废水处理不仅关系到许多行业的发展,也牵动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安全。入行17年,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宁几乎日日与污浊废水为伴,致力于寻找废水处理最佳技术方案,跑现场、做化验、清污泥、加药剂、维修管道、检修设备,让恶臭熏天的管道污水变成达到排放标准的一泓碧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和守卫者。近日,李宁获评第125期“山东好人”。

  坚守污水处理一线

  李宁200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污水处理工作中,危险无时无处不在,操作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危及生命和健康。2014年,李宁主持建设了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基地。他立足于制度的修订和执行,从思想上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消除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对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清点改造,设立了有限空间作业演练操作台、高空作业救援演练操作台、刀闸操作模拟屏、脱水机房车间气体报警装置、危化品库等一系列设施,保证设备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各项规定,从而实现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的稳步提升,每年可对所属项目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重点岗位员工全覆盖培训20余次。

  新冠疫情发生后,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主管部门要求污水处理厂加大消毒力度。作为一名老党员,李宁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小组,作出疫情形势下污水处理的方案部署。他连续3个月压缩睡眠时间,以高度紧张的精神和统筹全局的头脑,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前沿阵地,全力以赴开展疫情下一线项目工艺稳定运行、出水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

  创新发明10余项专利

  李宁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善于反思总结工作经验,作为一名技术管理干部,不断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成果创新。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他先后为诸城银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济宁银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年节约生产成本数百万元。2021年,完成了黄岛、滕州项目的碳源投加替代项目,引进复合碳源替代原有传统的葡萄碳源,每年节约碳源费用1000余万元。多年来,累计节约电费、药剂费成本3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他利用丰富的水务设计研发及节能降耗方面经验,发明了《一体化回用水设备》《完全混合型氧化沟状微孔曝气生化反应器》《一种用于降低水中总氮含量的化学沉淀池》《一种水质模拟器》《化学除磷加药系统》《一体化回用水设备》等10余项专利,并独立拥有专利权;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发表SCI论文一篇,在《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管理》《环境工程》《科学与技术》《中国知网期刊》发表论文各一篇,其中2项专利已经进行成果转化,在水务行业进行落地应用,实现了行业内公认的难降解废水如造纸废水、医药中间体废水、焦化废水、香精香料废水的稳定化达标排放,创造了极大社会效益。

  李宁主持发明了诸城项目AAO节能降耗操作法,通过技术调整,该项目去年9月份吨水电耗为0.5493度/吨,比8月下降0.0671度/吨,日均节省电量5000度,节省电费10.66万元;9月份药剂费为30.89万元,较8月份节省86.65万元。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喜迎二十大
   第A03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5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6版:同心抗疫
   第A07版:奋斗者 正青春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深读
   第A10版:暖新闻
   第A11版:悦读
   第A12版:早读书
   第A13版:五月风
   第A14版:地产
   第A15版:验房
   第A16版:博览
他让污水变清流 汩汩涌动润民生
中韩街道开展创城攻坚行动
3处海水浴场获评“优秀”
胶州提升有机废气治理监管
青岛早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A04他让污水变清流 汩汩涌动润民生 2022-09-08 2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