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踏上他乡之土,只要时间一长,总有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余光中的“乡愁”不知不觉中便涌入耳鼓。
前阵子去加拿大,因为待的时间比较长,自然有机会见一些老乡和朋友。基本都是熟人,而且大都过了“花甲”“古稀”之龄,正所谓垂暮之年,惺惺相惜。
万里迢迢远赴他乡尽管目的不同,但绝大多数是为了孩子。最普遍的版本,孩子在外上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然后申请移民,之后结婚育子有了新家庭,异国他乡成了第二个“故土”。
儿女的召唤,极少是为了单纯享福。来了都要担负任务:打理生活。买菜做饭,收拾家务,照顾幼年的小宝宝,或“保护”下一代上幼儿园去学校,工作虽简单,但也“缠人”,属于自己的时间有限。不像在国内,“甩手掌柜”想干什么自己说了算。有的人家住别墅,院落里的花草、树木、落叶,都需要自己打理。冬天遇上大雪,清理自家门前雪是法定责任。孩子忙于工作,清扫的任务自然“责无旁贷”留给了“老人”。住新房好说,若是旧房屋,漏、堵、裂、破等毛病司空见惯。请人花钱舍不得,于是自己动手。虽“老态龙钟”,但仍“老而弥坚”。勤俭惯了,即便孩子一再劝说,还是“义无反顾”。没办法,秉性难改。
说累也不累,但一刻清闲不下来。特别有下一代的人家,一个还好说,头疼的是有两个甚至三个。虽满屋尽是欢闹声,但“宠爱”并不能永远“保鲜”,特别是那些好静的“老人”,有苦难言。
老乡见老乡,亲切热情,真诚相邀:来家坐坐。但凡能发出邀请的,一定是有自己的住房而且相对比较宽裕。要么是别墅,要么是联排,住公寓房的除非面积不小,否则一般不会轻易开口。好面子的习惯,即便入了人家的乡,也很难随人家的俗。
很多是贷款购房,别看面积不小,但首付一般也就三成左右,说白了,房子真正完全属于自己,少说也要二三十年之后。这虽属正常交易,但在一些“老人”心目中,特别是享受过福利分房的“老人”,对贷款购房总是心怀戒心,生怕有个闪失,落得个“无家可归”的惨境。所以,听得最多的是对孩子贷款的焦虑。有些人表面看跟儿女相聚挺开心,但私下却忐忑不安。应了那句话: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其实孩子根本不需要父母忧心,然而传统的情感作祟,什么也要为孩子着想,这也是没办法。
朋友相见必撮一顿,此俗自然不能免。在附近超市买来果蔬、鸡鸭鱼肉,大都是安排在家里,买大包装比较便宜,一次吃不了也无妨,反正断不了吃。几乎所有人都抱怨物价涨得太厉害。一把小葱,只有四五根,接近三加元,折合人民币十七八元。在国内退休后有四五千元甚至更多的退休金,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若折换成加元,就要仔细盘算省着花。是的,我到超市去逛过,价格不折换看着挺便宜,一折换,什么也舍不得买了。饭店吃饭也是心痛不已,一份越南粉,二十多加元,这还没加税。偶尔吃一次还行,多了,荷包不给力,谁也受不了。
见了轻易不愿分开,一再挽留,那亲热劲儿真的令人感动。最多的是问家乡的情况,问周边朋友的情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尽管离家不多时,似乎隔日如年。这让人想起白居易的《望驿台》: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远赴他乡,最难忍受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物质生活的优渥,可能满足一时,但满足不了感情上的一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准备回去,回自己的家,过自己的日子。
我问朋友:平时能经常与这里的新朋旧故聚一聚?答曰:也聚,但不经常。因为各个家庭有各自的情况。有的空闲些,有的一直忙。聚,要提前预约。打打够级,玩玩掼蛋,唱唱卡拉OK,学学跳舞,然后一起吃点喝点。机会虽少,但大家十分珍惜。因为此时此刻,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当年王禹偁的感慨,正是当下“游子”们的感受。
分别时总少不了那句话:回去见!难舍、感叹,却又分明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