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方便多了,不用天天担心下班回家停不下车。”看着眼前的永嘉路停车场,家住吴兴路的王先生高兴地说道。“人居其所、车有其位”,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的山东省132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中,青岛14个项目入选,其中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占据三席。今年以来,我市多举措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今年建成72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2.5万个。
小广场地下建起停车场
近日,位于市南区吴兴路、龙泉路、永嘉路围合区域的永嘉路广场地下停车场项目竣工验收。该项目为地下两层,总占地面积3312.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765.2平方米。可提供停车位86个,其中配备充电车位18个。目前该工程已竣工验收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该项目集约高效利用地上、地下碎片化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停车设施,积极盘活城区空间资源,将零星场地、空闲场地充分利用,上下发力要空间,采用“地上公园+地下停车场”的融合模式,在地面打造健身、公厕等便民设施齐全、园林绿化到位的居民广场,地下建设二层公共停车场,将有效改善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难,学校幼儿园接送难等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区域通行环境。
项目建成后,充分优化了市南区中片区区域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创造停车有序、安全便民的停车环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以后停车方便多了,不用天天担心下班回家停不下车。”家住吴兴路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广场周边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停车配套设施不足。近年来,随着居民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开车围着周边转上几圈。小广场建起停车场后,停车就会更方便了。“建起了停车场,也不耽误居民健身锻炼。”王先生表示,改造后的小广场各类健身设施更加齐全,更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据了解,目前收费标准是临时停放2元/半小时,根据时段月租费用300元/月、350元/月;充电车辆是充电两小时内免费停放,而后是2元/半小时,全天40元封顶。
充分利用各类空间建设
为让市民在城市生活中更方便、更舒心,去年以来,我市利用各类空间建设停车设施。以优先解决老城区等重点区域停车难为突破口,坚持“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因地制宜、分项施策,充分利用零星边角地块、人防设施、广场、道路等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破解停车设施建设用地难题。
攻坚过程中,探索多种停车设施建设新模式,通过“人防+停车”,实现利用人防空间建设地下停车网络;通过“公园+停车”,实现利用公园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通过“立交+停车”,实现利用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地下停车泊位;通过“学校+停车”,实现学校操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通过“边角地+停车”,建设智能立体停车设施,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青岛龙山人防停车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了“兼顾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保留和展示”的要求,在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了人防工程原有的裸露岩壁,将青岛的自然风貌、人文特色以及辉煌的工业历史“镶嵌”其中,打造了“山海青岛”“人文青岛”“品牌青岛”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停车区。停车场每天上限停车数量为340辆左右,不仅缓解了老城区居民、周边景区游客的停车难题,而且也部分满足了青大附院市南院区的停车需求。
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今年我市年内建成72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2.5万个、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推动312个经营性停车场、166个小区共10.5万个泊位开放共享。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